汤加盐大伯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历代王朝更迭,汤加盐大伯伯,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郅都不进厕所救人,不是因为男女有别,而是为了皇帝的安危。其实仔细想想,郅都这套歪理根本就说不过去,皇帝进去救人是以身犯险,他郅都身为中郎将,保护皇帝及妃嫔是职责所在,为什么也不去救人呢?还找出这样堂而皇之、无耻之极的借口!
景帝显然对此未作深思,竟然停住了。幸好野猪只是出来散步一圈就离开了,已经“被放弃”的可怜的贾姬最终平安无恙。窦太后听说这件事非常开心,“赐都金百斤”,对郅都重视起来。
不过,事情奇怪就在于此。郅都逼死前太子刘荣,窦太后要贬他为民,其实不只是贬官,从后来的事情看,窦太后有一系列对付郅都的手段,非要把他弄死不可。而他对宫里的妃子见死不救,窦太后却对他大加赏赐。
一贬一赏的背后,是什么道理呢?原来,不救妃子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儿子是自己的血脉,孙子也是自己的血脉,所以逼死自己的孙子当然罪不可赦。可知窦太后是多么护短!
大概观察的时间久了,景帝也看出了郅都的才干,所以任命他做济南太守。郅都果然不负景帝所望,他初到济南,不动声色间就把瞷氏家族的首恶全部灭族,所谓“雷厉风行”不过如此。剩下的人为郅都的雷霆手段所慑,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再恃强横行。一年以后,济南郡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有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附近的郡守听到情况,都把郅都看做长官,不敢跟他平起平坐。这种心理十分正常,在每个人都保持礼貌友善的圈子里,如果突然来了一个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狠角色,这圈子里的其他人自然会害怕他、附和他。现在,由这些温和郡守组成的圈子里多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他的名字就是郅都。
不光在地方官场扬眉吐气,郅都在朝为官时也腰板挺直,总是一副要动手的样子,太史公说他,“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条侯周亚夫乃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了大功,终于被封为丞相,他长期做将军,风霜铁面上凛凛威严,大家都有点怕他,唯独郅都见了这个顶级长官,作个揖转身就走。郅都暗里对周亚夫有点挑战的意思吧。出身低贱的人对出身高贵的人总是暗里羡慕,表面却要装出不屑的样子,也许这种巧妙复杂的心理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郅都如是,后面要讲到的灌夫也是这样。
郅都负责长安治安时,执法严苛,毫不避忌,连皇亲国戚见到他也不敢正视。也许郅都的冷酷无情已经外化,以致他的眼睛像鹰这样的猛禽一样冰冷而又锐利,所以人们称他为“苍鹰”。苍鹰的利爪对准了景帝手指的方向,百发百中,无往而不利,难怪景帝为了保他不惜得罪母亲。
景帝不会不知道郅都严苛冷酷的作风,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前太子刘荣交给他审问?刘荣毕竟是景帝的儿子啊!这里面的道理太过深邃奥妙。不过有人将郅都背后、逼死刘荣的主谋者说成是王娡,却很难服人。
郅都又把他的强硬作风带到了边关雁门。匈奴人听说他的狠绝,知道有他坐镇,再也不敢寇犯雁门。据说,匈奴人雕刻了郅都的木像作为练习射箭时用的箭靶,因为慑于郅都的凶名,竟然没有一个匈奴战士能够射中。
这大概都是编出来的夸张故事。世上哪会有这种事呢?除非是匈奴人的雕刻工匠技艺太过高超,以致他虽然可能没见过郅都,但足以把他那种冷酷无情的神情完整地表达出来,影响到射箭战士的心神,使自小骑射的他们在放箭的一刻突然失手。
郅都所作所为令人侧目,他却不知窦太后也静悄悄地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自郅都官拜雁门太守后,窦太后就一直暗暗搜集他的罪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景帝还为他辩解,说他是忠臣。
“临江王独非忠臣邪?”太后怒不可遏地回道,声音尖利刺耳,景帝再没话说。一代酷吏,“苍鹰”郅都就这样被砍了头。
西汉初年,位极人臣的多是贵族,因为他们的祖先追随刘邦打天下,依功一一封爵。而郅都这样底层出身的人,想要出头只有“讨皇帝的喜欢”。郅都明白景帝想要什么,他做了这样的角色,又或者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景帝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通过行动和念白把其冷酷无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不管怎样,二者一拍即合,配合得十分默契。但是,像他这样剑走偏锋,不管乱世与否,一味“用重典”的人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他的一心只忠于皇帝,不管自己要面对什么,要面对什么样的对手,要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因为他的荣华富贵都是皇帝给的!而在这个国家里,很多事情皇帝也做不了主的。也许郅都也知道最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这是他的选择与其灰尘一样默默无闻地静伏,还不如烈火那样痛痛快快、轰轰烈烈地燃烧,哪怕最后烧成灰烬!
郅都的这把火之所以烧得这么旺,不仅仅是因为他不怕死、不在乎,更重要的是,他为景帝和一些人除掉了绊脚石,所以他的作为和死亡,几乎成了理所当然。这是“文景”到“武帝”,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现象,郅都绝非个案。
</p>
<crpt>;</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