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反董
社会和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六章 反董,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社会和谐,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辰时末,啃干粮的声音渐渐的消失了。</p>
左右坐在一起的书生们开始互相的寒暄。</p>
大讲堂内嗡嗡嗡响了起来。</p>
不多时,从正前方台前的背后背后两侧走出来两队人。</p>
正是刘备他们。</p>
他们首先开始入座到这讲台下面的特殊席位。</p>
刘备等落座完毕,长十步宽五步的大讲台上,上来两个人,一个人拿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鼓,敲了三通。</p>
另一个拿着铜锣也敲了三通。</p>
鼓声锣声歇罢,场面也安静下来了。</p>
董良一身锦衣,开始站到了讲台上。</p>
讲台正中间竖了一个铁皮喇叭,可以略带些扩音的效果,再配上这大讲堂特殊的构造,从讲台上讲话声音可以清晰的传到所有的学生的耳中。</p>
马良在台下专门有一个独立的小桌,备好笔墨纸砚进行记录。</p>
宽阔的讲台上空荡荡的就站着董良一个人。</p>
三千多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董良多少也有些紧张,不过也很快的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p>
怎么说自己也是带过几万人上场打仗的人,身份不一样自然心理素质也就有了很大的变化。</p>
只因为自己身居高位,是领导,哪怕自己真说错了一些话,也没什么打紧的。没有人责备,不担心造成不良的后果,自然紧张就消退了。</p>
董良在台上看着下面三千双眼睛不停的往自己的身上、脸上扫视。</p>
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头凑到一块儿窃窃私语了,刚刚安静下来的场面又开始有些哄闹。</p>
董良知道他们是真的对自己过于年轻的面庞产生了犹疑。</p>
想到这儿董良心中不禁有些发笑还是自己过于年轻这个槽点让这些书生可以凑到一块儿讨论,反而让这些互相不认识的书生们开始熟络起来的对话了。</p>
董良定了定身形,往前走了两步,站在了铁皮喇叭前。</p>
“安静,安静!”</p>
声音确实很大,而且带些回声,基本上所有人都能听到,只不过不如在耳边说的清晰。</p>
清朗的声音回荡在这大讲堂内。书生们也都停下了窃窃私语,开始等待董良说话。</p>
董良微笑了一下,对着场下三千双盯着自己的眼睛说道。</p>
“我想各位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了。能同时容纳三千人学习生活的书院,不是一个小工程。各位来到了这里,想必也可以知道我们对于学术的重视,对于教育的重视。”</p>
“这是一个不小的里程碑,我想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而如果有从西边过来的,经过了豫章,你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有没有家庭背景的,或是贫穷或是富裕的,只要是有文化、有学识的,都可以得到提拔任用。”</p>
“无论是城中还是乡野,凡是家中有孩子的,官府都要管他们学上几年,如今虽然才刚开始实行,但可以期望一两年后我主公刘玄德治下的疆域必然德行充斥于乡里,教化大行之下,民智开启,勃勃生机就在眼前。”</p>
“诸位从天南海北齐聚于此,是寻找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寻找一个将自身的学识贡献于天下的机会,那么参与进本地的治理,济世救民,一改天下纷乱之局面,百姓怡然自乐的功绩,就在各位的眼前。”</p>
董良的声音在场中回荡着,一番话,说的刘备等人连连点头。</p>
大讲堂里的讲学还没开始之前,董良先进行的是一番招聘演讲。</p>
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识字的,都是个人才,眼前这几千名能远隔千里前来求学,无不都是由向学之心,内心坚韧或者自恃有些才学的人。</p>
这些人如果能留下大半,分散于扬州各地,或者派去一些到交州,可以大大缓解地方人手不足的问题。</p>
董良的话非常有诱惑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些书生无论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功业,还是为了实现心中儒家的理想,都渴望能投身于一方官府,济世安民。</p>
如果扬州真的像董良说的那么好,机会那么多,那么这些人一起参与进将此地打造的国富民强民生安乐的大工程,无疑是非常有成就感的。</p>
自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都可以得到实现。</p>
而那些来自于其他州郡,对于董良并不熟悉的儒生此刻,对于董良如此年幼却又有沽名钓誉嫌疑的恶感也有些消退了。</p>
“我本人在汝南时,便投靠主公,那时被曹兵追杀,惶惶不可终日,尚且在汝南城中修建书院,收养孤儿,培养他们。从汝南到荆州,到豫章,无时无刻不在重视教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培养出来了许多的人才,将豫章治理的井井有条,积蓄了巨大的力量。才如同风卷残云,势如破竹一般席卷了扬州和交州,正是靠豫章人才的支持,才给这两州之地的百姓在这乱世之中带来了安宁。”</p>
“所以各位来到此地,人人都有机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我们选拔人才的宗旨。”</p>
豫章那些黑黝黝的家伙此刻脸上仿佛在放光,他们非常的骄傲。</p>
其余州郡的书生也开始目光变得热切。无论董良有没有真才实学,有没有玷污这个大书院,他们都没有白来这一趟。</p>
“诸位,我知道你们对于我个人的年纪以及学识存在疑问,如此壮观的一座学院,实行先贤教化之道,也是官府重视教化的凭证。本该是一个充满了荣耀和清明的地方,却不该有一年轻人关系户大言不惭的站在讲台上,给三千名学富五车的书生讲课。以此邀名,这是对此地的侮辱。”</p>
“我知道你们是这样想的。而且这段时间以来你们因为这件事和豫章来的书生打了不少架。”</p>
董良略微停顿了一下,底下哄堂大笑。</p>
打架算不得什么耻辱的事,反而让许多人感到非常的有趣。</p>
底下这些人,因为豫章的书生,对于董良的名声据理力争,已经对董良早有改观。</p>
此刻见董良说话坦诚,毫不遮掩,似乎是在将自己的糗事拿出来让大家观看,也感觉眼前这个人坦坦荡荡,是个君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