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八十四节 军国主义,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屯垦移民的事情,一讨论,就是整整三天。
但三天后,刘彻走上返回长安,参与六月的朔望朝会时,他的手里,已经拿着厚厚的一堆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在过去三天内讨论出来的。
实际上,屯垦移民的政策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在朝堂上已经经过了十几轮的撕逼和争论。
而,刘彻的智囊团,兰台的尚书们则早在去年,就已经在位拟定相关法律和屯垦移民的细则而努力了。
仅仅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为了划定屯垦区域以及考察当地地理,兰台方面,就已经向辽东郡和新化以及朝鲜地区派出了超过三百人次的考察团和十五个采风团。
带回来的有关当地地理地貌和河流湖泊的说明文字超过了十万字,测绘的地图超过了一千张。
这使得刘彻和朝廷的大臣们,都能通过这些文字以及地图,清楚的知道,辽东、新化以及朝鲜的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在过去三天,兰台尚书们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将过去朝堂讨论的相关事宜以及汇总的各方意见整理出来。
然后,由刘彻亲自过目,定下基调。
这次回长安,主持朔望朝会,主要目的,就是给已经撕逼了大半年的朝野各方势力,来做个裁决。
这也是皇帝的本职工作。
大臣们讨论问题皇帝一锤定音,给出最终的结果。
当然了,这过程还是要充分的展现民煮,要搞得皇帝好像特别尊重和看重朝中贤者,在野士大夫的意见。
就像当年刘彻的老爹削藩的时候一样连诸侯王都能在这个事情上面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只是,结果是注定的。
皇帝的意志决定一切。
回到长安后,刘彻住进了温室殿。然后就立刻命人传唤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
君臣三人闭门商议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日暮时分,这场闭门会议才算结束。
会议结束后,当周亚夫和晁错回到各自家中,瞬间。他们就迎来一大波来自各个方面。探听口风的代表。
尤以周亚夫家中最为热闹。
起码有十几位列侯和七八位将军亲自登门拜访。
这些人一直在周亚夫家里逗留到人定时分(晚上九点以后)才各自散去。
翌日,鸡鸣之时,刘彻刚刚醒来,绣衣卫的报告就已经送到了他的面前。
随意的翻看了一下绣衣卫记录的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刘彻也没有在意。
天朝太祖都说过,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任何一个政治实体内部,都免不了拉帮结派,抱团取暖。
尤其是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两个职位的人,要是不能拉拢一批支持者团结在自己周围,早被人架空了,更不可能干出任何成绩。
刘彻对周亚夫和晁错各自拉帮结派,非常宽容,仅仅只是让人在两个人的小团体里埋下几个钉子。随时保持关注,只要他们不阴谋反对自己。刘彻就懒得去管。
当然,万一日后,跟这两个家伙撕破了脸。
今天这些周亚夫与晁错晚上跟人密议的事情,就能成为罪证了……
好吧,统治者就是这样无耻。
吃完早餐,刘彻就在义婼的服侍下,穿戴好冠冕,然后看了看还在熟睡中的一双儿女,在两个粉嘟嘟的小家伙脸颊上亲了一口,刘彻就前往承明殿,准备主持朝会。
承明殿在汉室历史上,是仅次于宣室殿的政治活动场所。
承明两字就足以说明其在未央宫建筑群中的地位。
西汉晚期的家刘向,就曾在其著作《说苑》中注解承明殿的意义: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
因而,从此可以看出,承明殿,实际上是皇帝的路寝(正寝)。
但,此时,自周代传下来的三寝制度,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高寝,在汉代成为了代指刘邦宗庙和陵寝的称呼。
路寝,因为逼格太高,历代天子都不喜欢住,反倒是本来只是妃嫔们居住的小寝,成为了皇帝日常常住的地方。
因而,渐渐的,承明殿就成为了汉室天子除宣室殿外,召开会议和朝会最多的地方。
后世辛弃疾在其词作中就曾写道:夜半想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以此表达自己对南宋小政权的不思进取的不满。
但其实,作为皇帝的路寝,承明殿还是非常舒服和宽敞的,甚至有着不下于宣室殿的规模其正殿完全能够容纳超过五百人议事。
这也正常,毕竟,路这个字,在周代的意思,本身就是与大、宽相通。
许多古文里,路、大、宽,都可以相互通假。
不过,承明殿,在刘彻登基后,还是首次启用,作为朔望朝的场所,因此,宫中的宦官和下人,不得不提前四五天就开始准备上一次承明殿被启用,还是在太宗孝文皇帝后元元年,距今已经有九年之久了。
当年,就是在承明殿中,刘彻的祖父,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议佐百姓诏》。
这道诏书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
但没关系,你只要知道,在汉代历史上这个《议佐百姓诏》与刘彻老爹在历史上颁布的《令两千石修职诏》和小猪的《求茂才异等诏》合称兴汉三诏。
这三道诏书,在西汉的历史地位,就如同天朝的太祖思想,太祖理论,世宗代表一样,构成了西汉政治的基本指导理论思想。
只是很可惜,与天朝太祖思想一样。昭宣之后,《议佐百姓诏》几乎成为一个空洞的理论和口号,只在每岁皇帝祭祀祖先时,拿出来充当门脸,甚至大多数官僚。都会尽可能的避免让这个诏书为人所知。
刘彻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所以,当承明殿被决定为本月朔望朝的朝会场所后,刘彻第一时间就下令,命令少府在承明殿前的台阶两侧,铭刻上太宗孝文皇帝的《议佐百姓诏》全文。
这道诏书的内容并不长,全文一共一百一十九字。
跟刘彻的祖父大多数诏书一样,这道诏书。用词讲究。行文流畅,且通俗易懂,更难得的是,全文没有一个字是空洞的,多余的,更不存在假大空。
直指官僚系统的弊政和百姓生活的艰难,强调官僚们必须让百姓吃饱肚子,干不到的。可以滚蛋。
刘彻踏着台阶,手持天子剑。在台阶两侧熊熊燃烧的火盘的照耀下,看着被铭刻在台阶两侧的诏书全文。
“真天子,当如是哉1刘彻看着,低声感慨:“朕也当着手颁布一道类似的纲领性诏书来确立国策和基本指导思想1
“今岁乃是朕皇祖太宗孝文皇帝《议佐百姓诏》颁布九周年,九为数之极,其令天下郡国四百石以上,温习太宗圣训,各作所论,乡道报与县,县报与郡国,郡国两千石,上奏于丞相,丞相直奏朕前,言有所物,特其所长者,朕将亲览焉1感慨完毕,刘彻就对随侍左右的汲黯吩咐,命其录诏,公布天下。
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稀松平常,天朝哪年不搞一次学习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各种理论研讨会?
但在如今,却还是首次,以国家的力量,皇帝的威信,号召天下官员,学习和贯彻一项思想理论。
效果如何,刘彻不清楚。
但起码应该比什么都不干强!
说不定,还能从中发现些人才!
想了想,刘彻觉得,这个事情既然干了,索性就干全。
于是,他又对汲黯吩咐:“一会朔望朝会开始后,卿领朕亲随侍中并尚书五十五人,齐颂太宗《议佐百姓诏》,使天下百官、士大夫,明知朕意1
“诺1汲黯点头会意。
于是,当参与朔望朝的臣子们,纷纷聚集来到承明殿前时,都被吓了一跳。
殿前台阶两侧铭刻的文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有些人看着这些文字,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尤其是以特进元老和周亚夫等人为甚。
对他们来说,太宗孝文皇帝虽然驾崩五年了。
但这位天子却仿佛从未离开他们,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他们,为汉室的强大和兴盛努力。
故丞相故安候申屠嘉,甚至差点抽泣起来。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这些文字,太过刺眼了。
实在是这道诏书,狠狠的揭开了许多官僚们不愿意提及也不肯面对的一个事情:天下风调雨顺,朝廷一再降低百姓负担和税率,皇帝连修个亭子都舍不得,为什么还会有百姓饿肚子?为什么还会有农民破产?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天下郡国,到处都有?
是皇帝我不够节俭?还是有人从中捣鬼?
很显然,很多人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苛捐杂税,摊派剥削和大地主大官僚肆意兼并土地,强买强卖。
九年前,太宗皇帝下达这个诏书后,很多人不得不收敛了自己的举动和动作。
但也仅仅是收敛,等太宗皇帝驾崩后,很快就故态萌发,甚至变本加厉!
如今,九年后,当今天子再次将这个诏书摆出来。
意思是什么?
许多人心里,都是不寒而栗!
有些人甚至连走路都有些发抖了。
他们很清楚,要是当今天子,真的不惜代价,要把这个脓包挤破,那他们就要去廷尉大牢旅游了。
而当今天子,绝对有那个能力和实力来挤破这个脓包!
考举制度之下,汉室已经不缺人来填充官府了。
干掉他们,不会让政权瘫痪,反而,会让官场更具活力。
而四月的预言过后,当今天子证明了他确实天命所归。有神明庇佑,这就使得官僚集团所有可用的手段和抵抗措施全部失效!
任何一个或者一群敢与跟天子对抗的人或集团,等于在跟天意对抗。
这样干的下场是什么?
孔夫子说的很明显了: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强大冷酷的汉军,会用刀剑教做人。
至于军队的立场?
傻子都能看明白。现在军队上上下下。都是天子的脑残粉。
尤其是基层军官和士卒,天子一声令下,就能嗷嗷叫着,不管不顾,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悬崖峭壁,也是在所不辞。
即便退一万步。官僚集团能控制军队。保持中立。
但那些关中的农民和民兵,就足以将任何反对天子的阴谋集团撕成碎片了。
在这个君权已经膨胀到几乎无限制的时候,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清楚,哪怕是束手就擒,引颈待戮,也比反抗下场好!
那样至少不会死全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僚集团中的人,真是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
以至于,当朝会开始。群臣三拜九叩之后,汲黯与颜异带着五十五位尚书、侍中,站到御阶之上,开始齐声颂唱太宗皇帝的《议佐百姓诏》全文时,居然有个胆小的家伙,吓得昏厥了过去。
这让刘彻看了,也有些目瞪口呆。
“让廷尉去查一查,此人身上的问题……”刘彻对着王道吩咐一声。
那只是一个千石级别的小官,只是一只小蚊子,所以,刘彻也就吩咐一声后就没在注意,继续保持肃穆的神情,听着汲黯等人唱诵的《议佐百姓诏》。
三遍颂唱完毕,满朝都是一片沉寂,唯有几位太宗老臣,双眼泛红,情绪激动。
“今日是朔望朝1刘彻站起来道:“九年前,朕皇祖于此承明殿,下诏布告天下,求能佐百姓,利社稷者,九岁之后,朕立此玄社之上,持牺牲圭币以事上帝宗庙,赖宗庙神明之佑,上帝加惠,四海安宁,无有兵革,然百姓之难,依然如旧1
刘彻双目扫过群臣,在朔望朝上,是最适合开嘴炮,放大话的地方。
刘彻登基以来,前面一年多,没怎么开嘲讽,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位置还不稳固,力量还不够强,还不能一人单挑全世界。
但如今,他已经初步树立了权威,掌握了权柄,军队归心,民望加身,此时不开嘴炮嘲讽,什么时候开?
对官僚集团,就要学天朝太祖,捅破他们的伪装,撕破他们的伪善,将他们的本质暴露出来,告诉他们: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是什么货色?老子不干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有点用,别逼急了哥,哥急起来自己都怕!
当然,意思是这个意思,表述就要委婉一些。
不能真的跟天朝太祖那样,将官僚和国家的本质直接在天下人面前撕开,露出最根本和黑暗的那一面。
那样固然是能让官僚们老实,但也不利于统治啊!
所以,刘彻提高了一下声调后,问道:“是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
“或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不然,何以至此1
这是九年前太宗皇帝诏书中的自问句。
当时太宗用出来,确实是自问。
但刘彻复述出来,大家听了,却只有刺骨的寒意和令人颤抖的威慑!
因为,当今天子,可是证明了自己确实受命于天,鬼神庇佑的真命天子!
因此,这个自问句,就变成了施加给官员们的最大压力。
周亚夫带头,包括元老和博士官,所有参与朔望朝会的臣子纷纷跪下来,拜道:“此诚臣等不贷,以至陛下震怒,臣等有罪,请罚之1
刘彻看了,还算满意。
但他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这些家伙,必须要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和鞭策。
于是,刘彻继续自问:“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凡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1
“而食之甚不足1刘彻看着群臣,将声调降下来。低沉着声调,仿佛在问自己:“其咎安在?1
这次,百官,包括周亚夫都将脑袋低到了地板上。
周亚夫是惭愧,而很多人则是心虚。
实际上。汉室政府一直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破产,饥饿,乃至于不得不卖儿卖女。
但既得利益强大的力量,迫使汉室统治者,只能小修小补,尽力用其他办法。如打压豪强。迁徙大户等政策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却一直不敢对这些人开战。
哪怕是刘彻现在,也不敢冒着全国政局动荡的风险,跟这些家伙撕破脸。
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氏就会放弃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扶持和保护中产阶级的国策。
历史上,哪怕是小猪,在忙着修仙和炼丹的时候,也没放松给良家子和中小地主的保护。
这从小猪的诏书中。都能看到很清晰的执政思路。
说起来,刘彻还要感谢小猪。
正是小猪的一些政策的失败教训和经验。让刘彻清楚的知道:不能指望喊口号和嘴炮来治理国家,关键还是在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