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拌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迷雾重重 司马终动,糜汉,酱油拌历史,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司马懿也知道诸将为何不解。
正所谓救城如救火,棘阳城又是一座重要的城池,在汉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司马懿应该将大军都派出支援才是。
但司马懿一开始派出的,只有区区五千军士。
五千军士听起来不少,但面对着两万汉军,自保都尚且有风险,更何况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溃汉军呢?
而若是司马懿报的是不救援棘阳的目的,他没有必要让牛金率五千兵士前往棘阳,更没必要表示接下来他要亲率大军前往棘阳。
司马懿的安排听起来很是矛盾,这才是宛城诸将不解的原因。
救不救,倒是痛快点呀!
诸将不知道的是,司马懿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原因在于他怀疑汉军是想围点打援。
围点打援这个战术,当初襄樊会战时关羽就曾经用过。
当年在这个战术之下,与汉军进行野战的魏军下场有多惨,可谓是世人皆知。
尽管当下汉军再难凑出关羽、张飞、马超三员万人敌齐聚的豪华阵容,但哪怕汉军中只有张飞在,汉军的野战能力也绝对不容小觑。
“当车骑者,人马俱裂”,这句话可是襄樊会战时张飞勇猛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真实写照下,由不得司马懿不心生忌惮。
他之所以让牛金率五千魏军先行,一是要告知棘阳城内的守军,援军已经到达,好让他们继续坚守。
另一方面则是牛金乃是宛城内难得的悍将。
加上南就聚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样就可在保证军队安的情况下,进一步探查汉军的真正目的。
从防止被围点打援的目的来说,司马懿的安排很是妥当。
可是司马懿心中总是有种不好的预感,好似他忽略了什么关键的事一般。
到底是什么呢?
牛金率着五千魏军,很快就来到了离棘阳城处不远的南就聚。
牛金初为曹仁部将,在曹仁战死后牛金便留在了宛城中。
后来司马懿坐镇宛城之后,牛金也就顺势成为了司马懿的部将。
早在曹仁部下时,牛金就常因勇武时常被曹仁委以攻坚之任。
及至归附司马懿后,牛金的勇武也进一步得到司马懿的赏识。
而牛金虽作战勇猛,但却不是一个性格鲁莽的人。
他刚刚率军赶到南就聚后,就听到斥候禀报,说是棘阳城外汉军早就扎好营垒。
并且观汉军的作态,他们有包围棘阳的态势。
听到这个军情后,副将问牛金是否要趁汉军的包围态势尚未形成前,率军突入城内与城内守军汇合。
若无司马懿的嘱托,牛金很可能会采纳这名副将的建议。
但为了不违抗司马懿的将令,牛金最后还是选择在南就聚安营扎寨,与棘阳城形成掎角之势。
在安排好扎营的事宜后,牛金亲自写了一封军报发回宛城。
军报中牛金将他探查到的军情,一五一十地的禀报给了司马懿。
在牛金禀报的军情中,他提到了很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就是棘阳城外的确有大量汉军云集。
第二点就是领军攻打棘阳城的,从将旗上看是张飞无疑。
这封军报不过两日,就被快速的送回到宛城司马懿的手中。
司马懿看着牛金送回的军报,沉思良久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就在第二日,司马懿就领军一万南下救援棘阳。
宛城作为拱卫洛阳的战略要地,一直是有重兵驻扎的。
之前加上张郃的一万军士的话,单单宛城内外就有三万魏军。
不过随着张郃领军离去,牛金又带了五千军士南下,目前宛城内外只有一万五魏军。
而司马懿不可能将一万五魏军部带出宛城,从而让宛城陷入极度空虚的地步。
当司马懿率军离开宛城之前,他特地对留下的宛城守将言道:
“我率军离开之后,你务必日夜派斥候巡查周围,不可放松大意。
我率军南下南就聚,若有紧急军情,你当及时报我。”
被司马懿留下来守城的,是曹魏宿将戴陵。
戴陵虽算不上什么知名的大将,但从军多年的他,一向以沉稳的用兵风格,深得历任主将喜爱。
也正因为戴陵的这点特质,司马懿才会将他留下驻守宛城。
可尽管如此,司马懿还是连续对戴陵连续嘱咐了好几番。
面对司马懿的多番嘱咐,戴陵自是不敢怠慢,他连声答应司马懿,一定不会掉以轻心。
在得到戴陵的多番保证后,司马懿方才放心的带兵离去。
可是司马懿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率大军离开宛城的当日,一名隐藏在宛城外的汉军斥候,察觉到他率军离开的动向后,就立即朝着南方返回。
今日一章。
俺得缓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