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五章 交 底,抗战之军工元帅,郊原血,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见红八军团实力如此雄厚,自到陕北后连饭都吃不饱的中共中央很自然地动了“吃大户”的心思,李卫华在武器弹药方面倒是很大方,一下子支援了红一方面军七千多支步枪、三百多挺老旧机枪和五百万发步机枪弹,但金钱方面却十分吝啬,只上交了一百万,还大都是购买力不那么可靠的纸钞、其中相对更有信用一些的法币还不到二十万。谁知中央领导们不但没有半点不悦,反而对李卫华大加赞扬,原来这个年代的红军普通都穷得要命,像徐海东的部队算是比较富裕的了,一个军几千人也才不到一万块大洋的现金,而且红军除了好几年前曾经偷袭长沙成功(而且因为马上就被赶走,收获还不如后来毛主席率军打下的小城市漳州。)外,就再没攻陷过任何一个稍大一点的城市,所以很难意识到杭州、太原这两个中国的财富中心到底多么有钱。见自己原先的意图无法实现,李卫华干脆直接摊牌,顶着众人异样的目光,向毛主席请求一个单独向其汇报的机会,毛主席不禁蹙起浓眉,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很清楚现在的红八军团有多么强大,如果李卫华能够坚定地支持自己,那么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和权威自然会进一步巩固,他的正确路线也更容易得到贯彻,到时候无论是张国焘还是王明为首的国际派,都要好对付得多。而从红八军团之前主动交出江南大苏区等一系列的表现来看,李卫华很显然是倾向于毛派路线的,因此毛主席即使为此被人议论,也不愿将李卫华推离自己一方......
但不管怎样,身为党和红军事实上的最高领袖,却被一个年轻人逼着违反组织原则,毛主席心里多少有些不快,当其他人都退出去后,他冷哼一声道,“小李啊,咱们共产党人一向都是光明磊落的,以后这种鬼鬼祟祟的小动作还是少一点吧,影响不好......”
李卫华闻言却是心里一松,毛主席这番话虽然带着责备,却很显然是将他看成了自己人,他这次果然是赌对了。等到主席教训完了,李卫华才长叹了一口气,苦笑道,“主席啊,我这也是没办法,下面我要对您讲的事情,无论如何不能被苏联人知道......”
毛主席就像被针扎了一般猛地站起,盯着李卫华猛瞅了一阵,但最后还是坐了下来,沉吟道,“此处没有别人,但讲无妨。”
“到现在为止,红八军团一共缴获黄金、白银和外汇合计3亿多元,至今分文未动,请主席......”,李卫华虽然早在心里预演过多次,但真的开口后还是多少有些紧张。
而毛主席更是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有些怀疑地问道,“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卫华同志,你没有违犯群众纪律吧?”
“绝对没有,这些收获都是来自蒋介(和谐)石与阎锡山政权名下的官僚资本、以及江浙财阀、晋商这种与反动政权共生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另外在日本人与汉奸身上里也弄到了几千万......而那些经营实业的民族资本家、中小商人、小地主与富农只要没有伤天害理,我们一个也没有动。”,李卫华如实答道,顺便还解释道,“其实3亿元也不算多,毕竟杭州与太原都是国内前十的大城市,而老蒋的南京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就有九个亿......”
“这样暗无天日的中国(地区与个体贫富差距太大),人民怎么可能不造反?”,毛主席突然激动地叫道,倒让屋外的警卫员虚惊一场。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心情平静下来,才继续问道,“这些话似乎没必要瞒着他们吧?”
“想不到毛主席现在年纪已经不小了,居然还有愤青的一面,难怪历史上后来会犯那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错误......”,暗自腹诽的李卫华肃容答道,“真正要瞒着他们的,其实是这笔钱的用途,但为了避免他们追问,将这笔钱本身也隐瞒下来是最为省心的做法。”
毛主席面沉如水,示意李卫华继续说下去。
“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已经令其由一个国力排不进世界前五名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堪称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奇迹,这固然是因为苏联人民团结奋斗、斯大林同志领导有方、加上帝俄时代留下的工业底子,也由于这两个五年计划刚好碰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李卫华见毛主席没有不高兴或者不耐烦的表现,便大胆地继续说了下去,“七年前,西方列强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无数的工矿企业倒闭关门,列强急于自救,使得苏联得以规避西方的经济封锁,用近乎废铁的价格从欧美买到了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并大力吸引外资,在苏联建设了数万家现代化的工矿企业,从而极大地加快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可惜那时中国却忙于内战,错过了这一捡便宜的大好时机,但现在还不算太迟,西方国家这几年虽然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依然有大量的设备闲置,我们如果现在出去采购,尽管占不到苏联人那么大的便宜,但也还是相当划算的,如果这个机会错过,等西方经济一恢复,到时候不但收购的价格要比现在高好几倍,而且很多重要设备都将很难再买得到,那时我们就只能求助于苏联人了,但即便真给援助,谁又知道他们会不会藉此干涉我党事务?”
听了李卫华的话,毛主席一方面因为得知真相而对苏联的印象急转直下(注1),另一方面则对李卫华描绘的美好前景怦然心动,但他虽然不太懂工业经济,但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当即质疑道,“可是这么大一笔钱,买回来的东西只怕要堆积如山了吧?怎么平安地带回国,并安全地运进苏区呢?”
注1:毛主席几次落难都与苏联有关,心中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但苏联工业化的奇迹又令其无比向往,因此这段时期的毛主席对苏联的感情应该是很复杂的,但现在得知苏联发展如此迅速其实不过是因为捡到了大便宜,心中的敬畏顿时烟消云散,对苏联的不良印象自然占了上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