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的乃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飞碟研究,智能工厂,观星的乃粉,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双方上千架飞机的猛烈炮火,他们却丝毫没有受到损害。在当时分秒必争的生死拼杀中,容不得飞行员再去判断这些圆盘是什么。
但当他们返回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向指挥部报告此次神秘事件,指挥部当即要求侦察部门对此详细调查,然而侦察部门送来的报告令人惊异,圆盘飞行物既不是德国的飞机,也不是其他国家的飞机。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英国侦察部门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ufo”,也即是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写,从此,ufo或飞碟的大名日益为世人所熟知。英、美两国各自立即成立了秘密的调查小组。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纳粹德国很早就开始了对ufo的研究,并从飞碟中受到启发,并试图仿造。早在1940年末,德国就成立了一个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其任务是专门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其活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
1940年,德国工程师施里维尔和哈贝莫尔制造出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后来他们通过对1号模型改进,造出了代号为“垂直飞机”的2号模型。其飞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200公里,并能像现代直升飞机那样作空中停留和水平飞行。穿越吧sj131
不过1号模型和2号模型都停留在实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未批量生产。
后来,“爆破手研究室―13”在纳粹领导人亲自支持下,收罗了第三帝国最杰出、最优秀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工程师和试飞员等顶尖人才,在德**方协助下,终于制造出一种非常先进的碟形飞行器――“别隆采圆盘”。
“别隆采圆盘”采用了奥地利发明家维克托.舒柏格研制的“无烟无焰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爆炸”,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
在飞行器的周围共装置了12台这种发动机,它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由于发动机不断大量地吸入空气,因此在飞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区,从而为飞行器提供了巨大的升力。
与此同时,尽管德国空军也已经几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但是他们还在做着最后垂死的挣扎,并妄图利用新式武器来挽救第三帝国的灭亡。
德国秘密机构“爆破手研究室―13”制造的“别隆采圆盘”更是在争分夺秒做最后的冲刺。2月19日,这架耗资数百万的飞行器终于进行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令人震惊的是,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它升到了15000米的高空,平飞速度高达2200公里每小时。
同时它还可以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就可以任意向前或向后飞行。
伴随着华夏联邦对苏联发动地面总攻击,第三帝国得以避免灭亡的命运,可是这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行器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德军有关部门原本按照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的命令把“别隆采圆盘”炸毁,却在还未来得及实施之前,被华夏联邦的特种部队抢走了。
为此希特勒当时还大发雷霆,想要和对华夏联邦宣战,不过随后不久,他就死于一次国内反对分子的暗杀。
而1945年2月试飞的飞行器模型,是在同被关押在茅特豪森集中营中的一位最杰出的爆炸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合作下制成的。实验完成之后,他们又被送回到集中营,战后无人生还。
后来又听说一些国家在加紧发展圆盘式飞行器,尽管过去了许多年以及在华夏联邦的帮助下得以避免败亡命运的德国,使得他们保留了不少文件资料,但是原本的研究团队在希特勒死后,都拒绝为新的德国政府服务。
而对飞碟有兴趣的其他主要研制国家,更是难以制造出像那样的飞行器来。
据战后调查,确实如舒柏格所说,当初制造飞行器模型的那些专家、学者、工程师们在制造飞行器后又被关押回集中营里,战后无人生还。
冷战期间,美国人曾经许诺给舒柏格300万美金,为的是要他说出“别隆采圆盘”和“无烟无焰发动机”的秘密,但遭到他义正严词的拒绝。
舒伯格去世之后,纳粹飞碟“别隆采圆盘”的秘密已无人知晓。但当美利坚和华夏联邦公布这一消息之后,人们还是感到震惊并引起了深深的思索。
从“别隆采圆盘”在试飞中表现出的水平来看,不仅远远超出了当时其他各国的所有飞行器,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当代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航空技术还要先进。
有人不禁要问:在半个世纪之前,纳粹德国是怎样研制出具有这样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行器呢?
前不久,曾参与飞碟秘密研制的德国米尔海姆的航空工程师格尔曼.克拉斯披露了纳粹德国早在40年代秘密进行飞碟研制计划的最详实情况。
他确认,他手中曾保存过飞碟实验样机的图纸。他发明的这种飞碟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这种飞碟的直径为2.4米。
它赖以飞行的是一台小型大功率发动机,是由留弗特瓦费工程师研制成功的。但是,第1127章。文章中披露了,一名叫弗.绍贝格尔的奥地利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爆炸”能源,而这种能源只需要使用空气和水就能自身制造出光能、热能和动能。
1945年2月19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附近首次进行了无人驾驶飞碟试飞的实验。试飞飞碟只用了3分钟的时间就飞到了高1500米的天空,其水平飞行的速度高达2200千米每小时。
而飞碟还能悬停在半空中,又能向前或向后飞行不同方向飞行,它的直径有50米。
难以置信的是,最早的飞碟设计其实来自于纳粹狂人希特勒的“奇迹武器计划”。二战期间,为了夺回欧洲制空权,希特勒建立了一个秘密的研究机构,专门研制可以帮他赢得二战胜利的梦幻武器,德国高级科学家纷纷向德**方递交自己最先进的武器研究计划,而最好的主意将在布拉格的斯科达工厂内得到研究和实验。
在这些德国科学家中,有一个名叫安得里斯.埃普的年轻工程师,他设计了一种碟状的飞行器模型,并将设计图递交给了纳粹空军最高司令部,埃普指出这个碟状飞行器可以发展成一个有人驾驶设备。
纳粹科学家造出15架飞碟模型
纳粹高官对埃普的设计大感兴趣,埃普在加入地宫后如此回忆道:“可是,德军高官当时并没有让我参与研究计划,后来我就听到布拉格有人正在研制这些飞碟设备的报告,我非常愤怒自己的设计被人‘偷窃’了,于是我驱车前往布拉格。当时我带了一架照相机,来到斯科达工厂外,突然我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物体,它没有机翼或翅膀,我拍了一张照片,但它迅速消失在视野里―――它是一只飞碟。”
据西方航空历史学家亨利.史蒂文斯接受采访称,毫无疑问,纳粹科学家的技术已经到了成功制造飞碟的边缘。
史蒂文斯道:“他们制造了至少15架飞碟模型,它们一个个被测试、被抛弃、下一个更先进的模型又被发明出来。纳粹党卫军用斯科达工厂做基地,发明制造各种类型的飞行机器。这些飞碟事实上飞得非常好,有时就像一架直升机,在它们的底部有旋转叶片和喷气引擎,这些引擎同时也能推动它往前飞行。”
请注意这个官方的一个**,事实上,飞碟的飞行法则从二战前就被人提起了,早在1932年,一名叫做亨利.科安达的飞行工程师发现。
如果科学家能将空气穿过一个圆形设备从上面吸到下面,那么将有效降低该圆形设备上面的气压,同时增加它底部的气压,这时它就能悬浮起来。这是一个至今仍被采用的飞行法则,它被称做“科安达效应”。
但是,没有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上,介绍了这个知识。政府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启蒙时代的知识,并且对每一个孩子灌输着这些常识,直到这些孩子长大,对此深信不疑。(。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38看书网138看书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