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长安过暮春,幻之盛唐,猫疲,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百一十五章长安过暮春
然而最吸引我的,还不是这些珍宝财物,而是宫殿省台署衙监院寺卫各有司,浩瀚如海的官藏书籍文典,历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文字首发138看书网】
要知道唐朝盛世百年,没有什么大的战'乱'和灾祸,因此历代帝王都喜欢收集天下典著,集大臣名儒宗师大家编书撰典,来昭显个人的文治昌盛之功,到目前可还是没有经过破坏和文化断层的完整承载。特别对我这种曾经的历史发烧友来说,对这个时代,实在有太多的疑问和细节被泯灭在历史中。
不过,因为书籍看起来既笨重不值钱,在弘文馆、丽正院、国子监这些馆殿监学号称“集天下文类”的许多藏书文集,都被叛军当作冬天取暖的燃料的,付之一炬,倒是一些相对重要的文件,因为保存的地方比较隐秘反而得以保留了下来。其中门类齐全,所涉及多,从军国政要到周易洛书,无不尽有。
特别是一些象历代帝王妃主起居注纪,专供皇族内阅的宫要密案、宰相才能看的大事记典、内札总讯等,相对机要绝密的文档书牍,对我来说,也有极大的用处。反正有叛军肆虐的借口,这个其中的东西多一点少一点,丝毫没有影响,现在也都便宜我了。
因此一边召集一些仅存的士子文人,以整理清点抢救保护公物为名,招募组织人桊抄翻印流世稀有的孤本典藏,一边是有针对'性'挑选一些内容重新密藏起来,作为战损逸失的结果,算是我个人的战利品。
公中**,这种事情做起来也是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不出所料这种以公义赚名声流泽子孙的举动,得到从岑参到元结、常建这些文从佐僚一致举双手双脚赞成,邀约而踊跃从事。
然后,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手。
对照到手的《京畿防要略》《武库兵志》《军马概略图要》,以规划修缮为名,重新测绘长安城的详尽立体图样,规划布防,连同那些禁内的宫室殿堂,每一寸土地也没放过,虽然这是一个漫长和烦琐的过程,可毕竟以后就未必有这样得机会了。
只是很让我无奈的是,因为古时传统的特'色',世上精通土木工程而有专长和心得的,主要是集中在风水先生和盗墓贼两个特殊行业上,一些暗室密道,也要指望他们才能探出来,因此命令一下,倒是让这些转职而来随军测绘师傅、学徒们的欢声鼓舞,对他们来说,能够亲手丈量一回京城,在皇宫林苑里观风看云望气,穿山打'穴'定位,这可是许多人累世的梦想和口口相传的成就。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也有人前职业'毛'病发作,惹出点是非来,若不是有严令在先,某些家伙甚至动过借修缮之名,把探掘堪舆的主意,打到太宗的昭陵和高宗的乾陵上去。我倒是想看看《兰亭序》的真迹,不过可惜开皇陵是十恶不赦的大逆之罪,叛军又烧又抢的只限于地面建筑,真要被打几个洞下去,根本没人可以背的起这个黑锅。
相比忙的鸡飞狗跳的长安城里。
这些日子的关中战场上,则乏善可陈的多了。
溃散缺食的叛军,终究再没有能力组织起象样的战斗力。
而打落水狗是人人都乐得的便宜事,退守云阳,萧关等地的西军,都不约而同的都做出了响应。虽然得到消息几不敢相信,再三确认后才出手,晚是晚了一点,但总算赶上了分汤尾的末班车,一时间关东关西,河陇上原,大大小小的战斗四处爆发开来,报捷献功的文奏四处开花。
而在四乡八野的围堵下,往潼关的逃亡之路,往往变成噩梦一般的死亡之路。相比尚肯收俘的官军,那些残存的乡民更让人害怕,往往筋疲力尽的一觉醒来,首级就变成人家篮子里换钱的凭据。
四处流窜的安军余部,除了被截击在潼关一向道路上的,最终都北向而逃,虽然那些残存部将们的一度想集结起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做点什么的意思。
但被推为临时首脑的安神威,随即就被'乱'军中混杂的死间,暴起击杀,这在还相顾自危,人心惶惶的余众中,顿时引爆了一次大火并,最终还是四散,纷纷越过关内道已经百孔千疮的北境逃进草原去了。
而谢思和吐突的马军,现在天天在潼关下,明目张胆的行事,轮番的叫阵邀战,至少已经在单条中,挑翻了三个实在忍气不过,头脑发热出来应敌的敌将。
我那位副将韦韬已经出扶风,不但有二万人马,以及数万眼下急需的青壮劳力和大量农具,还有原本被行在准备的东西,向长安行进了。
武关军粮院和蓝田府的运输队,也带着大量后继的粮草物资正在路上,楼观山区的游击大营也在召集关中残余的人手、物资,向长安靠拢。
只是
前后报捷的文书,已经呈递过了半月多,武装还乡团在关西的春耕播种已经开始,道路也基本清靖,但关于西北和成都两朝的诰诏,却迟迟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