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石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初次识得刘帮,终极穿越,黄龙石主,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十章初次识得刘帮据说,我们传统相面中,最讲一个势字,这也是政治斗争的核心思想,从这一群人来看,他们都有势,他们聚在一起呼三喝六,旁若无人,在这个时空里,确实难得,因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已经感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如果你真正的到了这样的时空里,感受到了百姓的生活,你定会怀疑我们的语言文字,因为绝大多数人除了日常的一些口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话语,根本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汉语语言,也不大可能产生那么复杂的语言。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精英们的生活离老百姓有多远,老百姓的生活离精英们有多远,这也从一个角度反驳了那种认为是人民创造了历史的观点。准确地说,应当是精英们领导人民创造了历史,精英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精英不是个人,而是团体,他们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引导人民为利益而战斗,以实现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应该有人为此写一本书,名字就叫《精英是怎样炼成的》,以表现具有精英潜力的人如何利用人民,成就精英的自己。
我们不得不朝他们的方向挪了挪,以便于听清他们的谈话内容,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怀疑,我们是面朝着小溪移动。
终于,我们还是找出了这个精英中的精英,有两人酒后有些失德,争执得不可开交,旁边的人怎么劝也不听,那个戴竹冠的人直起身,捧起酒碗。
“听刘三一言,可否?”所有的人都停下动作与声音,那人接着说,“为兄只一言,酒可尽兴,但不得伤了兄弟之情,否则,不如不喝,可听得?我先敬二位,皆我刘三好兄弟。”说完一饮而尽。
“三哥多虑,我兄弟二人,只是笑谈,笑谈。”
争执的两人立即停下来,互敬一碗,算是了了这段账,现在,我已经完全能够肯定那个戴竹冠的人就是刘邦无疑。这时,远远地有一个装备有些简单的士兵押着一个弯腰驼背的人过来,也看不出他的年龄,在这个时空里,除了语言的障碍外,就算是对人的年龄的误解上,因为此时的人大多不刮胡子,而且因为生活质量的差别实在太大,所以很难准确判断他们的岁数。
刘邦见此,立即高声招呼,士兵立即押着犯人一起来到了这方。
刘邦端着酒碗起身迎接,到了面前,他先让士兵畅快地喝下那碗酒,再和他交谈起来。原来,士兵是个公差,正准备押送一个因兄弟战前失踪需要顶替的军户到县里报到。以前我跟很多的现代人一样,以为古时的军人都是招募的,到了这里才明白,古时的军人全是职业性的,而且世代相传,并且,军户的地位比一般的农民都要低下,基本没有什么自由。打仗出征,有的还得自己准备武器装备,真不知道战斗力从何而来。战国时,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强,除了拥有卓越的将领以外,军户们立功受赏得爵的管理非常规范明确也应当算是一个重要原因。
那人说完,刘邦又让人端过一碗酒来,公差又一饮而尽,然后带那人走远。刘邦望着那两人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提着碗默默地回到人群中,正在这时,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匆匆而来,很快加入进去,在大家的招呼下,连喝了三五碗。
张心很肯定地告诉我,那位后来的书生是萧何,如果没有萧何,就一定没有刘邦,如果没有萧何,刘帮也许最多只能当个将领。历史上,只要是汉族的政权,夺取天下时都少不了读书人,这些读书人虽也曾被称为谋臣,但他们骨子里的,还是读书人,所行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存在书中数百上千年的思想观念。
萧何的声音有些小,他很慎重地讲着些什么,所有的人都静静地听着,而且不自觉地将头尽力朝前伸展着。不过,看起来,他还没有能讲完,大多数人就兴奋起来,有人居然拍起石头来。刘邦此时再一次显出与众不同之处,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萧何,听他讲着。萧何刚讲完,好几个人开始自顾自议论,刘邦望着萧何陷入沉思,萧何也望着他,一言不发。
有人见刘邦与萧何都沉默着,便说:“大丈夫立于天地,当建功立业,天不佑秦,正是天下豪杰并起之时,不可不以应天时。”
“是矣,你我兄弟,自当齐心协力,共蒙事业。”
接下来,几个人都一起附和,但刘邦却没有开腔,萧何也只是含笑望着这些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