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种工厂,官鼎,八月炸,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江苏那边,在省委组织部小苏和江阴县委黄副书记的带领下,王国鼎一行已经来到了他们向往以久的华西村,并且见到了那个响响当当的村支书吴仁宝。

眼前的景象,让王国鼎一行都赞不绝口。华西村作为一个行政村,竟然办了一个工业园区,建起了8个工厂,农民们基本上都变成了工人。这里是清一色的瓦房,道路修的也很漂亮。

王国鼎他们参观了华西村刚刚建成的工业园区和钢铁厂,参观了这里的高产农田,参观了几户普通的农户。这几家农户,家家都有电视机,有摩托车,有一户还有一辆小轿车。

王国鼎他们无不感叹这里惊人的财富,华西村的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380户,人口不足2000人。但华西村的存款已经突破1000万了,户均3万,人均5千。

王爱民说,华西村是谁来也看不掉的真典型!服了,服了!

吴仁宝的地方口音很重,他给大家的讲解还需要有人同步翻译。吴仁宝说,华西村的发展目前来看,跨过了两大步。

一是70年代“造田”,实现农业现代化。1961年10月,华西建村时的一首民谣充分概括了当初的情景――“泥垛墙、茅草房,挡不住风、遮不住雨”、“高田塘、高田塘,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吴仁宝带领华西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围绕制订的《15年发展远景规划》(其实仅用7年时间,就提前实现了),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一天干上12―1时,白天田间管理,晚上平整土地,不知夯断了多少把铁耙,磨破了多少双鞋板,硬是凭着这股拼劲,投入27万个劳动日,搬掉984条田岸,削平57座土墩,填平39条沟渠,完成110多万方土,把原来800多亩、12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到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三熟),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每当回想起这段艰难岁月,大家都倍感“华西村”的今天来之不易,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小灶里煨出来的,而是绝大多数华西人流了汗,还有的人流了泪,甚至有个别人流了血,用生命换来的,用艰苦奋斗干出来的!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华西村建村初期,他们的农业在农村来说,管理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稻能超500斤,麦能超300斤。

二是80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华西建村的时候,没有一家企业。建村初期,他们以一个1000多斤重的大磨盘起家,办起了粮食饲料加工厂,致力发展村级经济。1963年后,我们又办起了废纺站、铁匠店。1969年,他们又顶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创办了小五金厂。其后,又创办了板网厂、塑纺厂等。到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华西的工业产值已达到69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日积月累,聚沙成堆”,华西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壮大,1987年可以毫无悬念实现“亿元村”的目标,而他们的集体存款目前已经达到1000万元了。

大家争相问起了华西村的成功秘诀,吴仁宝笑笑呵呵地说,很简单,就四个字,实事求是。

但同时他也说,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实事求是最大的敌人,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要想从实际出发,为百姓干点实事,就不能唯书、唯上,也不能跟风、赶潮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职场小说相关阅读More+

时空旅人录

文詞

大地主的小日子

炉中青火

青云仙侠传

弹性巧克力

神阁

财务部部长

皇妹,好诱人

若如烟

异世之暗黑全职者

纯洁的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