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知音,官鼎,八月炸,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杀虎口小学后面的那个小山包上,有一片松林。这里,就成了王国鼎业余学琴的地方。
一开始,王国鼎只是听,听赵小花为他一个人演奏《光明行》、《二泉映月》等二胡名曲。
听了几次,王国鼎的手就有些痒,他便*起二胡,在赵小花手把手的指点下,开始练习入门的技法。
赵小花那吐气如兰的特有气息,还有成熟少女身上那含苞待放的青春气息,在二人之间的耳鬓厮磨中,让王国鼎的心里很是陶醉。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琴艺,王国鼎还专门回了一趟市里,跑到乐器商行里买了两把红木二胡。一把自己用,一把送给老师赵小花。因为细心的王国鼎发现,赵小花常用的那把二胡已经很旧了。听说,那把二胡还是小花的父亲早年用过的。
练习了有一个多月吧,王国鼎也能弹奏曲子了。当然,他的技术还远称不上娴熟。
在学琴的过程中,王国鼎也听到赵小花讲了不少有关二胡的典故。有些事情,王国鼎感到很受启发,这些启发,不单单是二胡演奏上的,也对做人和做事有帮助。
比如妙手偶得与长期雕琢。
二胡大师刘天华创作于1928年的《良宵》,就是妙手偶得的代表作。那年的除夕,刘天华与学生、友人欢聚。在除夕之夜欢乐情绪感染下,刘天华的兴致颇高,边拉边记谱,顷刻而成。50多年来,此曲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曲中表现出的欢乐和激情,达到乐器性能的极致发挥,是二胡曲中的精品。
而刘天华的《空山鸟语》却又是长期雕琢的精品,这是他历经10年才最后完成。标题“空山鸟语”采唐朝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作者以富于民族性的旋律,在民间传统演奏手法的基础上,运用专业创作技巧、构成一首结构完整、富有诗意的乐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王国鼎就想,有些事情,长时间的谋划固然好。但一时的冲动也未免就一定不行。比如《良宵》一曲,那可是急就章,不照样成了神曲?
还有,有些事情,也不能拘泥于专家和权威的论断。比如那个阿炳,他是盲人,但他的《二泉映月》却成了无人能够超越的二胡艺术巅峰。
王国鼎就想,这正如眼下的改革,并没有现在的路子,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大胆地试,大胆地创。不要听周围的人那些说三道四的言论。
王国鼎自知技法不行,但他拉的《光明行》,赵小花说还不错。说他的悟性高,文化底蕴厚,能够很好地把握作品的意境。比如《光明行》,在王国鼎那稍显粗糙的琴声中,可以捕捉到人们踏着矫健步伐,昂首阔步前进的乐观和自信。
王国鼎高兴地说,小兰老师,你是说,我在二胡上还有点天赋?
赵小花笑笑说,王书记,你如果搞音乐,说不定能成为像刘天华、阿炳那样的大家。
王国鼎叹了一口气说,没办法,这一辈子只能当业余爱好了!
王国鼎就拉起了《二泉映月》,果然是如泣如诉,悲悲切切。
赵小花感叹道,真的是很有感觉。搞音乐,感觉最重要。
王国鼎就想,干什么都需要感觉,比如恋爱,比如画画,比如当官。没有感觉,能行吗?
有一天晚上,当王国鼎拉罢一曲后,赵小花就小声地哼唱起刚刚上演不久的电影《知音》中的插曲来。王国鼎看过这部电影,也很喜欢李谷一原唱的这首《知音》。但当赵小花唱起这首歌时,王国鼎觉得更入味。因为,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把赵小花当成了自己的知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