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77章 第一次举世瞩目,宦海龙腾,云无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萧宸笑道:“不用了,我打个的士就好,时间不早了,大晚上的,女孩子出去做什么。”

宋语馨心里一暖,就说:“要不你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萧宸顿时一愣,眼睛瞪大,看着低下头的宋语馨。

宋语馨这时一下子反应过来,连忙解释:“啊,我不是要你在我房里……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可以让他们给你开个房间住一夜。”她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了,可见心情之紧张。

萧宸哈哈一笑:“算了吧,我晚上还有事呢。”

“哦……”宋语馨有点失望的应了一声,又嘟着嘴:“这么晚了你还有事……”

萧宸感觉宋语馨虽然才艺、能力都还不错,但性子上有时候还真是跟没长大的小姑娘似的,笑道:“过两天我要去穗仙考察,现在要做些准备。”

宋语馨只当是他们规划局要考察一下穗仙市的城市规划,只好点点头:“哦,我知道了,你去吧。”

“再见,晚安。”萧宸笑着挥了挥手。

“晚安……”宋语馨说出口的时候,萧宸已经转身走了。

7月29日上午,由江东省委常委、吴城市委书记萧宸率领的吴城市代表团抵穗考察,岭南省委副书记、穗仙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夏陪同。7月29日下午,在两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两市领导表示,要借助这次互访考察的契机,在已有良好交流合作基础上,深化沟通交流,创新合作思路,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努力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吴城市领导杨安、黄亭、王文远及张港、海虞、鹿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穗仙市领导陈贤、林宪、薛峰、苏当群陪同考察和参加座谈。

黄夏代表穗仙市委、市政府对吴城市代表团一行来穗考察给予热烈欢迎。黄夏说,今年4月19日至21日,我市党政考察团到吴城学习考察,收获很大,达到了开眼界、找差距、换脑筋、树标杆的目的。近年来,吴城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势头惊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市规划、社会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宝贵经验,实现了发展协调性、城乡宜居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吴城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所实现的三大跨越性转变,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誉满全国的“张港精神”、“鹿城之路”、“园区经验”、“古城新风”这“四大法宝”,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内心深受震撼,让我们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

黄夏说,对照吴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匠心独运、以小见大的发展策略,锐意进取、抢抓机遇的争先意识,对话全球、为我所用的胆识气魄,现代经济与传统文化和谐共进的实践成果,我们认真总结出穗仙与吴城等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的差距,并在学习借鉴华东经验、苏南经验、吴城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推动穗仙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新思路、新举措。

黄夏说,吴城之行我们不仅收获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收获了两市之间进一步加深的兄弟情谊。他表示,要借助这次双方互访考察的契机,在已有良好交流合作基础上,深化沟通交流,创新合作思路,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努力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萧宸对穗仙市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对穗仙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穗仙在城市规划、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吴城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次代表团来的目的就是取穗仙之经、采穗仙之长,补吴城之短、创吴城之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希望两市进一步加强沟通、增进交流、深化合作,不断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穗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贤介绍了穗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次日,吴城市代表团考察了穗仙科学城、大学城、南沙港和中船龙穴造船基地、穗仙丰田汽车公司,此后还将考察白云山、珠江新城、白云空港物流园区等地。

萧宸这次来穗仙,主要还是为了考察穗仙的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从过去的无人敢提,到现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各级各地开始大力扶植,其中的发展,令人唏嘘。近年来,民营经济在华夏迅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成为华夏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如何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是当前各级党政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萧宸此来穗仙之前,便已经花了很大的力气研究华夏民营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政策法律环境,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这次来穗仙,是想实地研究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遇到的问题,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完善华夏民营经济发展法制环境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华夏民营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对民营经济实行的是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应当说新华夏成立初期,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城乡交流的活跃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阶段是19531956年,为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在社会主义革命史上是一个创举。期间所采取的政策和具体做法基本符合当时的情况,但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少偏差,其教训值得汲取。第三阶段是19571978年,由于决策层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缺陷,主张单一公有制,对民营经济采取了排斥、限制甚至是禁止的政策导向,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第四阶段是19791992年,民营经济的地位发生了极大变化,由社会主义的“对立面”变成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一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第五阶段是1992年至今,是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认识最为深刻,给予充分肯定,采取措施最为积极的阶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市场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渠道。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增长快的地方,都与民营经济的贡献分不开。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今天国民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萧宸在这次党校学习期间就分析过,他认为,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四个明显特点:一,集群发展态势;二,高度畅通的市场营销网络;三,与时俱进的企业组织制度;四,不断拓展的投资领域。当然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初始积累不足,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管理不科学,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企业文化发展薄弱,融资渠道不规范,同时还面临着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公平等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来看,萧宸认为当前华夏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三个明显变化,即: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开始转向制度保障,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从各自发展开始转向优势互补和统一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纳入国民经济体系。

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未来民营经济应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萧宸觉得还是应当从改善法制环境入手,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关键则是要主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解放思想,走出误区。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宽、经营上放手。二是加强立法,提高质量。通过立法把“一视同仁”落到实处。三是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凡是市场能办的,政府绝不代劳,凡是市场失灵的,政府绝不退缩,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公正司法,保护权益。无论国有民营,无论企业大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五是守法经营,诚信立业。法制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根基,应当把提高民营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

萧宸此来穗仙,自然少不得要和老朋友陈贤叙一叙旧。陈贤已经从禅山调到穗仙这个岭南省会城市,并且已经出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虽然其升官的速度跟萧宸相比是慢了不少,但穗仙作为副省级市,官员级别比别处高了半级,比如陈贤作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其级别就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所以说,陈贤的仕途步伐是走得很稳的,而作为有着年龄优势的常务副市长,其升迁的希望也比较大。

除了陈贤,萧宸还拜访了一位不得不拜访的老领导――原潇南省委书记,现在的岭南省委书记岳定渊。萧宸来拜访岳定渊,自然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拜访老领导,他是肩负着一些别的使命的,其中种种,不足为外人道。

在十六大即将召开之前,别说岳定渊了,就算萧宸的动向,也有不少人时刻关心着。但岳定渊和萧宸这一夜究竟谈了什么,便是任何人都不得而知的了。岳定渊在萧宸拜访之后并没有任何与平常不同的地方。而萧宸则在第二日就向中央党校《理论动态》送去了一份社论稿件,并且在次日一早就被发表。

“1997年9月召开的华夏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整个民营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部门,成为转型时期华夏经济增长格局的一个基本特征。五年来,华夏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每年gdp增长速度都在7%以上,其中,民营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例,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960726个,从业人员1349万人,注册资金5140亿元;到2001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202.85万户,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加上个体工商户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我国目前非公经济领域从业人员已有上亿人,仅京城全市从业人员比例就达53.5%,已占据就业市场“半壁江山”;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3%。

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华共十五大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从1997年9月25日,到今年8月19日,本报就先后报道了河东、京城、岭南、辽安、宁徽、关中、内蒙、东方、东川、江东、东闽、江南以及嘉禾、鹏城、星城、穗仙等地颁布的政策法规,应当说,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民营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地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比如在江南这样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工业经济的竞争性领域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上升到了目前的95%以上。即便像东方这样昔日的国有工业基地,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如黄浦江潮般涌动。今年上半年以来,东方市新增的私营企业就达3万多户,相当于平均每天‘诞生’170多家。目前私营企业已占东方市各类企业总数的53%,注册资本超过300亿元。据政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推算,今年上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中,非国有企业的比重是73.2%(扣除国有控股企业的贡献后是46.2%);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是49.2%。

华共十五大以来的实践表明,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完全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郑南巡理论的新发展,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丰硕成果。人们也许记得,关于这个问题,1987年召开的华共十三大的提法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1992年华共十四大以后,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十五大把‘方针’上升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仅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更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而且使之更带有根本性。1998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进一步有了法律上的保障。2002年5月31日,姜恩国总书记在华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班的毕业典礼讲话中说,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的总结,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要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含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内容的分配制度,也是长期以来的敏感话题。姜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把除按劳分配之外的其他分配方式科学地概括为‘按要素分配’。他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作出允许‘按要素分配’的重大改革决策,不仅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且还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因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往往把按要素分配同按资分配联系起来,在‘恐资病’的影响下,一些人会感到难以认同和接受。其实,按要素分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并不是同资本主义而是同生产要素的不同所有制联系在一起。只要具备生产要素的不同所有制,一概都是不能排斥这种分配方式的;只要是归不同主体占有的生产要素,一经投入,都会提出对新价值的一份索取权。所以,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按要素分配’,将极大地促进分配改革的深化、分配机制的简化和分配格局的优化,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我们相信,即将召开的华夏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继续坚持十五大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以公有制为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十六大开始,我国民营经济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华夏民营经济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从新华夏成立到1956年,几乎彻底消灭了私有企业,只有在穷乡僻壤,还存活着9万多的个体户。从1979年到1982年,在农村,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些农业大户开始自己跑运输;在城市,大批返城知青急需解决就业问题,个体经济开始出现。当初官方的叫法是个体劳动者。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把发展和保护个体经济写入《宪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从1982年到1988年,私营经济开始出现。当时最顾忌的是两个字,‘雇工’。为了这两个字,争论了整整6年。最后确定下来的官方说法是‘请帮手带学徒’,而且帮手学徒的人数不能超过8个,后来将员工超过8个的叫做私营企业。尽管如此,到了1986年,国家对超过8个员工的私营企业的态度,还是不提倡、不宣传、不抵制。1988年第二次修宪,明确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当时全国的私营企业已达8万多家。1989年到1992年,就在郑老南巡讲话之前,华夏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从华夏民营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这一时期处在曲折徘徊的阶段。当时的民营经济还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对它就能产生致命的影响。1992年到1997年是华夏民营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直到十五大之后,民营经济特别是其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才与华夏经济真正融为一体,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异己,成了自家人。1997年十五大以来,是一个对民营经济从承认经济形态到承认人的过程。私营企业主是属于什么阶层?老板们的成分该怎样认定?在华夏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五个阶段,第一次有了明确的说法。2001年7月1日,姜总书记在庆祝华夏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把私营企业主定位为‘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承认包括私企业主在内的六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也是劳动者,在政治上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姜总书记七一讲话之后,各省相继将600多位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家评为了劳模,还有的当选省级工商联会长,有的甚至参加了省、市华夏共产党代表大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华共十五大以来的建设实践还表明,民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应该说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我们打下了基本能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民营经济的大发展。我们毫不怀疑,我国民营经济在十六大之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必将极大地推进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将有助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

萧宸的这篇社论实在《理论动态》这个党内刊物上发表的,算是高层内参,发表出来以后,也没有引起什么震动。但,仅仅两天之后,西方媒体开始大肆宣传这篇文章,不仅全部原文被公布,而且出现大量评论。其中甚至有某些评论用上了十分刺激眼球的标题,如《共产主义已成过往云烟:华夏保守派领袖之孙开始释放烟幕》、《孙子抽了爷爷的耳光――资本主义的胜利》、《萧宸:出身保守派的革命者》等等……

众所周知,萧老是鸟笼经济的提出者,他一直说“市场调节与计划指导”的关系就像“鸟和笼子”。搞经济“总是有笼子”,不然鸟就飞走了。萧老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与东方代表团谈话时,发表了他的这番见解。他说: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当然,“笼子”大小要适当,该多大就多大。另外,“笼子”本身也要调整,比如对5年计划进行修改。但无论如何,总得有个笼子。就是说,搞活经济、市场调节,这些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而不能脱离开计划的宏观指导。

但是萧宸这次发表的社论,在外媒看来,却似乎有些脱离这个说法的意思……

第一次,萧宸引起了全世界政治家们的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官鼎

八月炸

时空旅人录

文詞

大地主的小日子

炉中青火

青云仙侠传

弹性巧克力

神阁

财务部部长

皇妹,好诱人

若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