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2章 微服私访(下),明末边军一小兵,老白牛,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般找到活计。掌柜老板就会向相关部门办理,发给你这个证,开店的。摆摊的,经商的也是如此,证明你不是无业游民,否则小心被关到收容所去,强行安排工作。
这也逼得外来人等不断找活干,好在这里活计颇多,只要肯干活,都不会找不到活干,就是好坏问题。
李邦华微微皱眉,他缓缓说道:“……入境观其风俗,百姓纯朴,声乐雅正,服饰素净,人人敬畏官府而顺从,保留着古代的民风。进入都邑官府,役吏严整肃然,人人恭俭敦敬,忠信尽职,毫无不良陋习,宛如古代的良吏。进入国都咸阳,士大夫忠于职守,出私门入公门,出公门归私门,不因私事行旁门他道,不拉帮结派,不朋党比周,办事为人无不明通而为公,可以说是古来的士风。观察秦国的朝廷,其朝议有序,听决百事无所滞留,运转井然宛若无治之治,真是古风的朝廷……”
他说道:“这便是秦国,荀子论著时曾极力称赞,与今宣府镇何其相似?然秦二世而终,便是失之过严,钢不持久之故!大汉吸取教训,缓民济民,方有四百年之天下。永宁侯效仿暴秦,差矣!”
马国玺背手不语,他总觉得,宣府镇与暴秦还是有区别的,现今国朝积弊,便是相待地方过宽之故,若大明各地都有宣府镇这样的掌控力度,或者国朝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当然,他是城府颇深之人,老狐狸一个,内心不同意李邦华的观点,面上还是笑呵呵道:“李公所言甚是。”
……
钦差大臣仪仗终于走到保安卫城,当然,吸取教训后,李邦华一行人早不走道路中间了,而是自觉自愿的靠右行走,倒没有再形成交通混乱。
眼前一座雄伟的大城,周七里有奇,不差过怀来路城,此城西北靠磨笄山,亦曰鸡鸣山,又有鹞儿岭,西南有涿鹿山。东面,南面皆旷野平原,有着东八里、良田屯诸堡,算一占尽地利之良堡。
卫城守备徐祖成在东门外迎接,但李邦华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徐祖成面上客气,实则冷淡,摆的接待宴席也是普通,事后仪金更没有送一个银圆。
事实上,王斗治下体系,就没有一个送仪金的。
李邦华还好,随员部下,皆是愤愤不平,马国玺有些尴尬,却也不能说徐祖成什么,毕竟面上规矩他已经到了。
而且,他与徐祖成现在都是闲官,兵备的权威早已荡然无存。
徐祖成又是原来永宁侯王斗上司,联系密切,就算不升官,在保安卫城守备这个位置上,也可以养到老。事实上,徐祖成现在就是养老,每日优哉优哉,人又更胖了几圈。
……
李邦华不知道的,他将要进城之时,从西门镇海桥那方,奔来十几骑快马,个个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个个身着劲装,腰佩利剑,为首一人剑眉星目,英气逼人,身旁还有一个脸形微圆,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寒风中,他们看着这方仪仗,个个双目似要喷出火来,为首年轻人冷哼一声:“此人便是那个‘宋太祖事周世宗岂又不忠乎?’”
身旁圆脸少年冷然道:“不错,便是李邦华此贼,狗官,吾恨不得拔剑而诛之!”
“是忠是奸,非在其心,而在其力!此獠一副忠肝义胆的样子,在他眼中,大将军做什么都是错的!”
一少年也是冷笑:“眼下都成了贬官了,还摆什么臭架子,一路尽是惊民扰民。”
圆脸少年越看李邦华越是冒火,他的手,更是按在剑柄上。
为首年轻人看了他一眼:“钟兄,不可妄动。”
圆脸少年急道:“景和兄!”
为首年轻人低喝一声:“吾之凌云社,乃大将军之剑,以开创中国盛世为己任,非是匹夫莽徒,更不得有损大将军声誉!李邦华,一鼠辈尔,不值吾等拔剑。”
那年轻人看了李邦华良久,双目寒光闪闪,最终道:“走,回镇城去。”
……
李邦华一样在卫城待了两天,徐祖成向他介绍景致,磨笄山、鹞儿岭皆可一赏,城北八里的孝文山也不错,还有城东北二十五里玉石沟,产石如玉,更是值得掏宝。
对游玩李邦华倒无所谓了,依他私下说的,保安州卫二地,已沾染了污秽之气,再非桃源盛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更是荡然无存,没什么好玩的。
他主要想更深入仔细的观察自己口中的“祸乱之源”,了解厂坊遍地的二处详情,反正宣府镇内太平安宁,没什么好担忧害怕的。
所以带了几个随从,更换了衣裳,又与马国玺偷偷微服私访去了,打算用两天时间,从卫城逛到州城。
保安卫城到州城倒不是很远,如果单单只是骑马,从官道到达洋河边,然后渡过河去,再走不久就到了,总共路程算起来也就几十里。
李邦华、马国玺等人策着马,顺着平整的官道跑着,路上人流车马密集,路上尽多见鲜衣怒马之人,很多人还一看便认出他们是保安州之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气,自信、昂扬,意气风发,带着一股隐隐的傲气,便若京师中人看余者各处人一样。
这些人一看就财力充足,人人有马,这比后世人人有车还令人震惊,毕竟有头驴就是地主中农的时代,马匹的价值,更难以想象了。
他们穿的还尽是新衣,天气冷了,每人套的,也多是皮裘外套。出手还非常大方,有时候一赏,甚至就是赏别人一个银圆,这放在后世,随便给别人小费三、五百块,也不多见啊。
李邦华看得心中冷哼,不知内敛,喧于表面,肤浅,此处教化,远不如怀来城远矣。
他看向官道两边,尽是密密麦田,此时正是除草、划锄,松土保墒之时,虽天气仍寒,仍有辛勤的百姓在田间劳作,还有马国玺所说耕田队的人,李邦华暗暗点头,这耕田队还不错。
然随着路上越多工坊之人,满目皆是粗鄙不文之辈,满耳尽是叽里咕噜土语,谈笑无鸿儒,往来尽白丁,李邦华眉头越皱越深。
特别听闻保安州境有一个刘氏缝衣厂,内中缝衣娘已经超过千人时,李邦华更是眉头皱成大大的川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