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零五章 一墙之隔,家兄朱由校,北城二千,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二十一年八月,似乎是随着进入秋季,全国各地也迎来了一些小范围的甘霖。

只是很可惜,相比这次旱情所遭遇的粮食绝收、减产,这场甘霖并不能带来什么。

“今岁的田赋粮,预计只有五千余万石,或许比去岁还要少。”

“只不过眼下粮价高昂,贩卖折色为银后,想来岁入也不会比去岁少太多。”

进入八月,其实各地具体的粮食产量和田赋已经能被估算出来了,因此当李长庚找到朱由检汇报的时候,朱由检并不觉得奇怪。

“地方迁移点的粥棚得办好,争取在两年内将七百余万百姓迁移离开。”

朱由检开口说着,并不担心这七百余万百姓的迁移问题。

说到底,这七百多万百姓,大多都是迁移麓川、交趾、旧港、四川和云贵等地。

这些地方不是临近铁路,就是铁路贯穿全省。

大明的铁路运力足够在两年之内将他们迁移到西南,为西南充实人口。

“眼下还有六百四十余万百姓未曾迁移,其中要前往诸藩的有一百三十四万余人。”

既然朱由检说起了迁移的事情,李长庚也紧接着他的话题说道:

“过去一个月,走长江和铁路已经运送了一百余万百姓前往四川、云南、麓川、交趾等地。”

“相应的拖拉机也发放了六万余台,剩下的两万余台拖拉机则是送往了安西、北庭两省,为明年西征收复河中一事做准备。”

“眼下江南百姓想要迁移的人不在少数,预计在腊月之前,还会新增不少于三百万移民。”

“如今松川铁路仅修建到江西南昌,要用火车迁移百姓,只能绕道走南京,在河南郑州中转走山东至陕西的山陕铁路。”

“只是山陕铁路只修到了洛阳,距离西安六百余里需要步行的路,百姓一旦下了车,那就难以控制。”

“最好控制的就是走水运,以国朝的轮船运力,倒是可以将江南百姓运往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三省。”

“但这么一来,每个月也不过只能迁移五十余万人罢了。”

“况且之后他们还有的需要再宜宾上岸后乘坐火车前往麓川、交趾。”

“这……”说到此处,李长庚深吸一口气:“这迁移费用一算下来,便有些高了,国库恐怕负担不起。”

国库已经没什么银子了,这点朱由检知道。

似乎自从他来到大明开始,大明的国库就没有充盈过,每年都是一到月便财政枯竭。

好在眼下有了银行和火车,按照情况来看,八月末各地就会利用火车和轮船来转运赋税前往京城了。

“各地的税额都定下来了吗?”

朱由检询问起了自己分税后的新政进度,李长庚对此作揖道:

“北直隶的已经出来了,基本在各府县正常年景,正常岁入的情况下运走八成,留下两成。”

“稍微贫穷一些的县城,尤其是继续改善民生的,则是运走六成,留下四成。”

“整个北直隶眼下有耕地三千六百九十七万余亩,正常年景每亩最少一石五斗,北直隶能上缴田赋银和商税三百万两,地方截留五十到八十万两不等。”

“另外,摊位费、门店税等这两种小税种,也能给北直隶衙门贡献三十余万两。”

“算下来,朝廷拿走三百万两后,北直隶二州九府能留下八十到一百一十万两不等的赋税作为衙门开支,投入各地。”

“此外,山西、陕西、漠东、辽东、东海等地的文册也在汇总的最后阶段了。”

“这些省份,应该都能从明年开始就执行分税。”

“至于其它省份,他们也要求先进行分税,然后再缴纳赋税。”

牵扯到相关利益上,地方官员的积极性总是能让人大吃一惊。

平日里统计个人口都能磨洋工的他们,听到分税后地方衙门有更多可支配银子,纷纷憋住了一口气,铆足劲的去清查店铺、田亩和集市。

不过,朱由检给他们增加地方支配收入的前提是,他们先把那杂七杂八的一通乱税给废除。

“让内阁拟条子,下发各地布政使司和府、州、县、镇。”

“若是再有地方出现乱税,当地官员知情不检举者,全家发配岭北东海县,本人斩首!”

朱由检开口就要人命,岭北东海县,那可是常年八个月都处于冬天的鬼地方,别说老人,便是年轻人被发配这些地方,恐怕都活不了几个月就得水土不服而死。

朱由检是要减负担,而不是给百姓加负担,谁如果得了好处还在向百姓收取杂税,那他可就要杀人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眯了眯眼睛,而李长庚闻言也不好再问南方各省提出“先分税再汇总”的事情。

朱由检不回答,那他的答桉显然已经很明显,那就是这件事在他这里行不通。

“北方关外各省人口和田亩数如何了?可成统计过?”

朱由检询问其了他比较关心的关外问题,对此李长庚也连忙作揖道:

“北方关外的安西、北庭、岭北、单于、漠东、东海、北山七省,眼下也都算能自给自足了。”

“安西北庭,人口分别为三十六余万和三十二余万,耕地为安西一百九十七余万亩,北庭一百五十六余万亩。”

“岭北和北山,人口分别为九余万和五十七余万,耕地为岭北二十六万七千余亩,北山一百九十余万亩。”

“单于和漠东,人口分别为四十六余万和二百二十余万,耕地为单于九十六万亩,漠东一千六百余万亩。”

“最后的东海省,开发已经近十年,人口为六百三十二万余人,耕地三千二百余万亩。”

“七省人口合计在一千零六十几万,耕地数量接近五千四百七十万亩。”

李长庚汇报结束,这让朱由检心底的石头落地。

一千万人口,五千多万亩耕地,这对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不可弃之地。

从天启六年设立泰宁三府开始算起,大明在长城以北这七省的开拓已经过去十五年时间。

十五年时间,一千万人口,五千多万亩耕地,这就是朱由检给大明北方百姓交出的一份答卷。

这份答卷之下,也是大明北方关内一京六省人口折半再折半的结果。

“北方关内一京六省人口和耕地情况呢?”朱由检对关外已经满意,他想问问关内情况如何。

面对他的询问,李长庚也不假思索的开口,因为他早已准备好:

“河西和陕西,人口分别为四百九十六万、三百一十七万,耕地为两千三百余万亩,三千二百余万亩。”

“山西和河南,人口分别是四百一十二万,五百零六万,耕地为四千二百余万,四千六百余万。”

“山东和辽东,人口分别是六百二十七万,四百三十六万,耕地为六千二百余万,三千六百余万。”

“最后北直隶人口为五百七十六余万,耕地三千六百九十七余万。”

“诸省合计人口三千三百七十万,耕地两亿七千八百余万亩。”

“各地百姓分田之后,基本是每人七亩左右,剩下的土地则是在小地主和富农手中。”

李长庚的话说完了,朱由检也难得一直心情愉悦。

从泰昌元年的北方四千七百多万百姓,一亿九千六百多万亩,人均不足四亩耕地的情况。

到现在天启二十一年,北方四千四百多万,三亿三千万亩,人均近八亩的情况,各种心酸只有挨饿受饥的百姓知道。

眼下虽然还有大旱,眼下虽然没有达到朱由检当年许下的百姓人均十亩耕地的宏愿。

但是对于大明百姓来说,这已经是他们日子过的极为舒坦的时期了。

从北方情况来推算,朱由检也能得知南方的具体情况。

眼下南方以及海外百姓数量为一亿四千六百余万,耕地为七亿六千余万亩,人均耕地五亩出头。

不过,南方的富农和小地主更多,大明也并未处理他们,因为没有必要。

所谓富农也不过就是有七八亩土地的农民罢了,小地主也不过几十亩。

他们本质都是通过自己勤劳或其它手段起家的农民,朱由检要针对的时士绅和中大地主,而不是他们。

同样,因为他们是农民奋斗崛起的人,所以他们的基数相比较士绅和中大地主要多得多。

他们掌握的土地,也丝毫不输于这群人。

把这群人手中的土地刨除,那南方和海外百姓的人均耕地也不过只有四亩左右了。

尽管已经发展出了土法化肥,还有磷肥和钾肥等东西,但正常年景下,一亩土地的产出也顶多能增产30。

对于北方基本亩产一石五斗的情况来说,用上化肥后能达到亩产两石的效果,可大明眼下化肥的产量是严重不足的。

大明的化肥产量,只能满足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北方如果没有遭遇大旱,那还是亩产一石五斗。

因此,对于大明和朱由检来说,百姓的温饱线就是两亩土地,而想要吃饱就需要三亩土地,因为油盐酱醋茶都是需要支出的东西。

三亩能在吃饱的同时,还能拿出百来斤粮食变卖来换取这些东西。

三亩,仅仅是能让全家吃饱,百姓即便能吃饱,但依旧衣不蔽体,而三亩到四亩,这多出来的一亩产出,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两匹便宜的麻布,四套便宜的麻衣长裤。

若是拿来买白布,那就只能做三套衣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时空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之上

烟灰公子本尊

报告!江队他有点甜

厘九爷

龙魂神将

夜行胖书生

日娱之乃木坂未来

秋七Aki

较量

九引

史上最强太子爷

点击:3422">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