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大米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30)商成的举措和计划,陌上行,丹东大米汤,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整修道路也是个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就他所知,燕山卫的官道大多年久失修,尤其是横贯燕北的前唐驿道网和连接中原的几条官道,都破败得不成模样。这不仅影响到燕山和中原的物资交流,也影响到燕山境内的物资调配,更影响到卫军的军事调动。去年年底钱老三部两个营从北郑经前唐故道增援留镇,三百里地竟然走了二十天,燕中战事都结束了,队伍才赶到广良寨……
修整官道的钱粮他有办法解决一一可以直接伸手朝几个大军库里要!他不怕他们不给一一这是军事上的正项支出,无论是卫府和卫牧府都挑不出纰漏,就算是兵部也没理由反对。至于工程所需的人手,他也有考虑,可以招募不愿意返乡的难民,也可以招募失地的农民,而且他还有个很大的人力来源一一让土匪将功赎罪!
是的,他已经决心彻底清剿燕山匪患了,而且他花费在这件事上面的心思远远比前两桩事要多得多。
燕山匪患由来已久,久到谁都说不清楚具体的发端,为此他还请教过不少人,可无论是卫署的胥吏还是世代相传的当地人,都无法明确地指出最早的一场匪事起于何时。有人说,《史记•始皇本纪》就提到,秦扫六合时,燕国遗民便不断地揭杆反抗,“炽乱一方”;那大概是史书对燕山匪患的最早记载。再以后的汉魏晋北朝隋唐,历朝历代这一片土地都不安宁。尤其是中唐以后纲常崩裂藩镇割据,匪祸更是愈演愈烈。太祖开国,对土匪是又抚又剿,可至多也就平静个三五年,一遇天灾人祸或者和突竭茨起战事,走投无路的灾民和溃兵沆瀣一气铤而走险,马上就又滋生出新的匪患。当下在燕山各地频起的匪祸也正是这个原因。除此之外,燕山的地理位置也给土匪提供了便利。一是横亘的燕山。官军进剿,土匪朝山里一钻就没了踪影;官军一走,土匪就又出来为祸。二是离草原近。官军剿得急狠了,土匪就朝草原上跑,等风头过了再回来。有了这两条,匪患就象过了火的山坡一样,看着光秃秃的似乎草尽木枯,可春风一起,立刻又是草长林茂。而且还有一些“刁民”,平常年份就是良善庄户,一遇旱情灾年就是恶徒悍匪,两个身份来回变幻,连地方上的里正户长都对他们“礼敬三分”。象燕东燕北的一些贫瘠山区,有的一村一寨家家户户都是土匪。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少吃过苦头的官员在私底下灰心丧气地说,除非太阳有打西边出来的那一天,否则燕山匪患绝不可能被真正消除。
在找不少人了解过情况,又和周围的人交换过意见和看法之后,商成很快就意识到问题的艰巨性。同时他也意识到,土匪之祸已经严重阻碍到燕山的发展;燕山人对匪患的痛恨已经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他决心就是再困难也必须首先解决掉这个长在燕山身上的毒瘤!
他知道,真正解决这个事情肯定很难。但是困难并不可怕,干什么事没有困难呢?只要全燕山上下军民同仇敌忾,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他已经拟订了一个草案交给卫府去做计划,同时也把这个草案及他对后续的一系列行动的设想写了详文,六百里加急呈递兵部,现在只要等朝廷的批文下来,他就要开始布置。他估计,上京来的批复就在这两三天之内就会送到他手上。
他相信,这个计划一旦顺利执行,即便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燕山匪患,也能争取到很长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
前任给他留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时候他听到有人在敲门。他问:“什么事?”
“禀督帅,”一个亲兵在门外请示,“二小姐来了,说要找您。”
二小姐就是二丫。商成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晚了还来找自己。不过石头说她已经找了自己一下午,说不定这女娃是遇到了什么事,又不好和她爹说,就跑来寻自己出主意了。他把桌上的几份公文收拾起来,说:“你让她进来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