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荒唐旨意,我本大明一赘婿,东有扶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文三年三月初七,德州。
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扑德州的盛庸在花了两个月后,终于是将德州全境收复了,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朝廷送来的一份旨意就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德州城外的大营里,他拿着这份明旨,一头雾水,看向了自己左右的将领们“陛下是什么意思?”
明旨的最后一句,是当初朱允炆送耿炳文出金陵说出的那句话望将军勉励勿使朕担上杀叔之名。
如今南军中的将领,大部分是盛庸在这半年内提拔起来的,毕竟他自己算半个泥腿子,就得打造自己的班底,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指挥不转就搞笑了,一个主帅有必要在军中培养亲信,更何况盛庸觉得这些从济南之战后就一路跟着自己的将领打起仗来并不比之前的朝廷将领差。
但这么一来,就产生了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帮人的政治悟性都好不到哪儿去。
想当初耿炳文和李景隆听到朱允炆的这句话,都瞬间心领神会,知道陛下是既想当婊纸又想立牌坊,既想送朱棣归西,又不想这份杀叔的罪名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就小小地暗示了一下,希望耿炳文和李景隆加把力,别整什么生擒朱棣送到金陵问罪的戏码,到时候杀不好杀放不好放,还是让朱老四在战场上就一命归西的好。
可这事儿盛庸不懂啊,他要是有耿炳文那种老油条的悟性,或者李景隆多年在金陵打磨出来的嗅觉,也不至于当初在李景隆手下连独领一军的活都捞不到,这么个没背景没资历的泥腿子一跃成了南军主帅,他哪儿懂和朱允炆眉来眼去?这半年来他连金陵都没时间回。
而且眼下正是大战前夕要知道朱棣这次可是带着全部家当南下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又给他凑出了十余万大军,而且眼下已经过了白沟河,正在朝德州挺进,要不是朱棣咄咄逼人,盛庸也不用心急火燎地想要在对阵之前先收复德州,好和真定的吴杰郭英形成掎角之势阻挡朱棣南下了。
以如今形势,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朝廷偏偏这时候传了份旨意过来,还是要布告天下的明旨,说没点特殊含意盛庸是不信的,但问题就是陛下到底想要他做什么?
这旨意上除了老话重谈,把本是反贼却自称靖难的朱棣数落了一遍,唯一让盛庸琢磨不透的就是这最后一句话,但沙场对垒,哪儿有不伤敌军主帅的道理?陛下不想背上杀叔之名,可对面的朱棣蹦跶得这么欢,又必须与之决战
大帐里一片死寂,跟着盛庸从底层爬起来的十几个将领都一脸茫然,最终还是一个平日机灵些的偏将出声打破了沉默“大将军,陛下是不是想要咱们生擒燕王?”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站出来反驳“你疯了?燕王冲上来给你抓?这是两军对垒!乱军之中,刀箭无眼,谁能保证生擒?”
“可这旨意这般明白该不会是陛下生了怜悯之心吧?”
“说到底还是叔侄”
“那之前战事怎么没见陛下下旨要生擒燕王?”
“怕是陛下也觉得燕王穷途末路了?此番若是能大败燕王,他还有什么机会?”
“也是”
一时间众将议论纷纷,但口风都偏向于陛下心软了,不然何必在此时传下这么一道旨意来?
天可怜见,当初朱元璋选定朱允炆继承大统,就是看中他至仁至孝的性子,虽然老朱可能选择性忘了人长大是会变的道理,但朱允炆自己清楚,为了维持这个人设,有些事是必须做的。
这可不?一道明旨发下来,昭告天下,虽然你朱老四造反是不对的,但朕是很念亲情的,就算你造了反,朕也不忍心让你当场身死,所以下了这么道旨意让前线大军饶你一命什么?前线将士一个没注意把朱棣砍死了?那就太可惜了,朕本来只打算给盛庸一个国公的,那就封个侯爵以示惩戒吧。
开玩笑吗?!大明自开国起国公爵就没再封过了,盛庸就算弄死了朱棣,也够不到那位置,有个侯爷就偷着乐吧,还以示惩戒?
这就是朱允炆的想法,反正自己的人设要做好,锅就由你盛庸背,反正该给你的少不了你,到时候替朕挨些骂朕也念着你的好。
但这一切盛庸想不明白啊,不仅是他想不明白,他手底下那些泥腿子将领也是一个德性,朱允炆这旨意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哪里想得到那一层去?
迟疑许久,盛庸虽然还是想不通陛下为什么要做这等脱裤子放屁的事情,但旨意就是旨意,照做就行了,他放下诏书,皱着眉头开口“传令,全军将士,之后若遇燕王朱棣,只可生擒,不可刀斧加之于身。”
“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