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一章 作品和版权,重归黄金年代,夜深,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句话说的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想法和要求太过理想,不切实际。”宋援朝摇摇头,很认真对罗阳道“或许会有两者兼顾的作品,但这种作品可遇不可求。就拿陈小二的小品和电影来说吧,为什么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不就是因为喜闻乐见么?如果一味的说教,谁爱看?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喜欢的。”
罗阳认真听着宋援朝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这话倒是没错,做事不能顾着两全其美,总得有些取舍。”
“对!就是这个道理!”宋援朝说道“在只能追求艺术和商业的两个选择中,如果换成我绝对不会选择前者,首先考虑的是后者。因为开公司不是做慈善,投入的成本必须要得到回报,假如为了所谓理想追求放弃商业,那么这条路是永远走不长的。”
“当然了,在未来一定阶段,等有了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后,适当地在艺术上追求一下,比如说量力而行每隔一段时间拍一部两部有艺术性,追求创作的影视作品,用来进行参赛、评奖,从而得到荣誉什么的,这都是可以的,但关键问题是不能本末倒置!”
“这些有些扯远了,不过你刚才的思路还是不错,可以适当地挑选一些合适的作品作为储备,这点我是支持的。但我提醒你,这样做的工作量可不小,而且得有相当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事,你得考虑好了!”
罗阳表示同意,他笑道“先试试吧,反正试试也没关系。至于人员的问题,我想在内地招募几个,然后再从香江那边找几个。对了,明天马都都不是来么,他在《青年文学》做编辑,让他也帮忙推荐推荐,在行业里放个风什么的,留意留意,总比我这里瞎摸的好些。”
“这倒也成,这个事你不用急,慢慢琢磨。”宋援朝提醒了一句,接着突然想起了之前和罗阳交代的一件事,问了问这个事的进展。
宋援朝问的是纪录片的事,重新经历了这个时代,再一次看着时代的变迁,之前就起了把这个时代用记录片的方式留存下来的念头。
这个想法去年的时候和罗阳谈了谈,并且得到了罗阳的认可。而且那时候罗阳也正好要锻炼自己的团队,除去和沪海制片厂的合作外,广告公司那边许多工作也是为此做准备的,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就确立了这个项目。
一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宋援朝这大半年里一直忙碌着,也没太过关心这个事。今天正好聊起影视剧,宋援朝勐然就想起了这个事,询问罗阳纪录片的进度。
罗阳告诉宋援朝,项目确定后就开始了记录片的筹备和拍摄,由于纪录片需要在各地选景,再加上宋援朝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是在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城市,还需要在农村乡镇各地。
其中还包括南方、北方的不同,所以纪录片拍摄的时间会长一些。此外,负责的导演是沪海制片厂的李老师,这是一位非常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导演,在记录片拍摄上很有一套。他向罗阳提出了拍摄中除了普通的纪录片模式外,可以再通过以家庭成员为单位,逐步向企业、社会和整个城市辐射的模式来进行,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把记录片拍的更好。
这个想法得到了罗阳的认可,同时也是因为如此也相应拉长了记录片拍摄的难度和时间。
前些时候罗阳在沪海,听取了记录片的拍摄进度,目前纪录片完成了大部分,后续最多还有一个月就能全部拍完,然后是剪辑和制作,如果一切进度顺利的话,大概国庆节后就能完成。
“李老师建议等这部纪录片完成,可以送去国外参展试试,如果能拿到国际的奖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可以啊!这样吧,你找时间问问李老师毛片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到时候我先看看。”宋援朝顿时来了兴趣,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录片后世留存的大多都是外国人制作的,虽然拍摄的不错,也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外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国人有所不同,他关注和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国人。
这部记录片如果能顺利拍摄完成,并且有足够的质量话,送去参展倒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毕竟纪录片和影视剧不同,它不像影视剧可以通过电影或者电视播放收回成本,纪录片的投资往往都是注定亏损的,如果不是宋援朝坚持,并且直接出钱支持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这部纪录片诞生。
罗阳一口答应,说他回去后就询问一下目前的进度,给宋援朝一个大概看片的时间。
接着,罗阳和宋援朝就着前面的话题又讨论了起来,聊着聊着一直聊到了深夜才睡下,第二天一早,他们刚起来还在吃早饭呢,马都都和汪朔就一起到了,瞧这马都都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宋援朝笑呵呵地招呼他们一起吃点,等吃完再看藏品也不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