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分粮分柴,乡村之巨变,温岭人,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童小龙不行,童老贵只好请陈扬帮忙。
其实陈扬与童小龙是好朋友,不用童老贵开口,陈扬也会帮忙。
队里的老会计前年病故,先由陈扬父亲顶了一年,后来让给了陈扬。
陈扬跟着童老贵进屋。
一张学生用的旧书桌,一张吱吱响的角牌凳。桌上放着一把旧算盘,以及几本帐簿,一支旧钢笔和半瓶钢笔水。
陈扬坐下来,算盘打得啪啪响。
大家伙都默默的看着。
老规矩,先分煤票和晒干了的稻杆。平原地带的人家,煤和稻杆就是过冬的柴禾。
煤票不是按人头分,而是与口粮一样,按“基分”进行计算。
五岁以下每人三斤,六岁到十一岁每人五斤,十二岁到十七岁每人七斤,十八岁以上每人九斤。
这种算法和分法,童小龙哪能做得出来。
陈扬出马,很快解决。
算好后,当场分发煤票。
发了煤票,再算各家各户的收支情况。
第九生产队共有四十一户人家,一百八十三人。
这个童小龙也干不了,还得请陈扬帮忙。
很快的,陈扬算出来了。
四十一户人家,二十七户有分红。另外十四户是支出,要倒贴钱给队里,才能分到口粮。
陈扬家就是其中一户,他家人多,要向队里支付三十一块五角钱。
按照约定俗成,这种情况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付现金,二是扣口粮。
陈扬选择扣口粮。一角一斤,三十一块五角,就是三百一十五斤。
接下来分柴,就是分晒干了的稻杆。
这是按人头分的,童小龙会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