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佥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6章,大明小公爷,锦衣卫佥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此,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两年,朱元璋就会派一波大军去祸害草原,当时明军战力不俗,草原上的蒙古人只能跑,跑的时候,只能带着跑的快的成年马、牛、羊,那些刚出生的牛、羊、马,都会成为大明的战利品,人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这么说,朱元璋并不在乎战斗的成败,哪怕每次都是输,只要把草原嚯嚯一遍,他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清初时,满清政府为了抑制蒙古势力的膨胀,对蒙古部族采取了减丁政策,比如科尔沁部男丁上限8万,超过这个数字就杀掉,每隔几年,就执行一次减丁。
这个政策和朱元璋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想让蒙古做大。
洪武一朝,最后一次北征蒙元是在洪武二十九年,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分两路出兵大宁府,击退了北元,北元太尉率部众数万并牛马牲畜十万头,投降明朝。
今年是永乐四年,大明已经有十年没有征伐蒙古草原了,按照道理来说,这十年间蒙古草原已经恢复了生机。
但结果恰恰相反,洪武三十年,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开始着力削藩。转过年来,建文元年七月,朱棣就起兵靖难对抗朝廷,大明陷入四年的内战。
与此同时,建文元年,草原上的部族也陷入了内乱。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首先是额勒伯克汗杀了卫拉特卫特拉就是蒙古语中的瓦剌浩海太尉,立浩海太尉的儿子巴图拉为丞相。
当时瓦剌内部势力最强的首领乌格齐哈什哈,自然不想屈居巴图拉之下,于是反手杀了额勒伯克汗,立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为汗。
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弟弟,虽然也是黄金家族后裔,但很多北元的官员和贵族根本不认可坤帖木儿,这就促使蒙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蒙古内部陷入内乱。
浩海太尉的儿子马哈木此人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在史书中缺乏记载,史学界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马哈木就是巴图拉联合其他势力,利用三年时间,把乌格齐哈什哈给灭了,同时废了额勒伯克汗,这一年正好是建文四年。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大明君位更迭,蒙古君位更迭同时发生,大家各自忙于自己内政,根本没空相互打仗,双方的关系非常缓和。朱棣能成功登上皇位,也是抓住了蒙古内部分裂的契机,否则,一个完整的蒙古肯定会在背后捅大明,或者捅朱棣的刀子。
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也是五征蒙古,有很多人说朱棣是为了立威,是为了掩盖得位不正的污点,这就把朱棣的格局看得有点低了。
朱棣北征蒙古主要原因,跟朱元璋一模一样,就是不想让蒙元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一点,李云睿也是从李景隆那里听说的。
李云睿穿越到大明后,跟李景隆聊过很多洪武朝的事情,也把自己穿越前,读史书的一些疑惑提出来,向李景隆请教。
后世的史书上写着,朱元璋和朱棣动辄几十万大军北征,成果都是获人口、马匹无数,接纳降卒多少,但很少记载杀敌多少,战斗如何。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尤其是永乐朝,关于北征蒙古的记载更是搞笑,朱棣更像带着几十万大军去蒙古草原旅游,而不是打仗。根据当事人金幼孜的《北征录和《北征后录记载,除了第一次北征,破五万蒙古铁骑,促使鞑靼向大明称臣外,其他四次都是杀敌几百人而已。
为此,李云睿感到很疑惑,就向李景隆请教,李景隆就把这些告诉了李云睿。
李云睿挑动阿鲁台和鬼力赤内斗,也是想从内部削弱蒙古实力,让他们没有机会休养生息,以降低蒙古部族对大明北方边境的威胁。
“既然你知道这些,为何还要调停双方?”听完李云睿的话,朱高炽点了点头,有些不解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