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重申作战目标,晚清第一枭雄,左茂行,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咸宁失陷后,贺胜桥镇的湘军大营直接暴露在复兴军兵锋之下。大营内湘军官兵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贺胜桥镇与汀泗桥镇一样,因桥得名。贺胜桥原名罐山桥。南宋末年,咸宁人在罐山桥抗击元军,取得胜利,故将罐山桥改名为贺胜桥。
贺胜桥地处咸宁北大门,若从南面进攻武昌,贺胜桥是必经之路。历史上,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曾在贺胜桥与军阀吴佩孚发生激战。
曾国藩率领湘军大营从武昌城外撤退,几经辗转,在贺胜桥扎营固守。他本想集中优势兵力守住咸宁,攻下汀泗桥,打通南下之路。没想到,湘军不仅没守住咸宁,反而全军覆没。
屋漏偏逢连夜雨。复兴军的铁甲舰开进斧头湖、梁子湖,在贺胜桥以北登陆,切断了贺胜桥与马鞍山、金牛镇的联系。
贺胜桥的曾国藩、马鞍山的鲍超、金牛镇的李续宾三支湘军彼此孤立,互相难以支援。湘军后路已断,粮草、弹药得不到补充,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复兴军无需强攻三支湘军,只需严密封锁湘军,就能断绝湘军后勤补给,使湘军不战自乱。
攻陷咸宁后,复兴军抓紧时间休整兵马,准备对剩余湘军发动最后的攻势,彻底歼灭湘军主力。
吴捷本在陆溪口,听闻南路军攻隐咸宁后。他喜出望外,来到咸宁,召集前线大将开会,研究下步作战机宜。
在咸宁前线的中路军、南路军高级将领参会。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原湘军降将,现任水利部长、江西省咨议局局长黄冕也来到了会常
黄冕也算得上是湘军前辈,是曾国藩的好朋友。曾国藩刚创建湘军时,曾委托黄冕铸造劈山炮,办理厘金局、盐茶局、东征局,管理湘军粮台。
对于曾国荃,黄冕也很熟悉。1856年,黄冕担任江西吉安府知府,请曾国荃统带新军,在吉安对抗复兴军。曾国荃的吉字营,名字便取自“吉安”。
当时,复兴军在吉安击败曾国荃。黄冕被俘投降,受到吴捷重用。曾国荃侥幸逃脱。
众将看到吴捷带着黄冕莅临咸宁,便猜出了大半。
会议一开始,先由作战处长高翔介绍军情态势。作战参谋冯国瑞早就绘好了一幅敌我态势图。高翔对着地图,向大家介绍起当前军事态势。
北路军方面,罗大纲挥左七军第五师、太平军李秀成部,全歼湘军毕金科部,毕金科本人战死。
绿营王国才部三千人不敢应战,与复兴军甫一交手,就溃散了一半,其余一千余人落荒而逃。一千多名绿营残兵赶在复兴军合围汉阳、汉口之前,抢先跳出了包围圈。这些人战斗力低下,无需多虑。
江北湘军只剩两千人,由湘军大将普承尧统领,已被复兴军包围,覆灭在即。
另外,胡林翼兵行险着,率领两千人在汉口下游黄州渡江,给北路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吴捷已经传令罗大纲,要他把李秀成部太平军留下,向湘军普承尧部发起强攻。罗大纲本人则与复兴委员于中川一起,率领北路军主力,迅速向荆州、襄阳进军,尽快夺取湖北。
胡林翼本来就体弱多玻据敌工处的情报,胡林翼在武昌城外受了枪伤,命不久矣。胡林翼这两千残军,由韦俊负责追剿。
中路军、南路军方面,当面之敌已被他们打得七零八落。湘军残余还有大约一万五千人,分驻马鞍山、贺胜桥、金牛镇。其中,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驻贺胜桥,兵力最盛,约有八千人。
这些湘军都已陷入绝境,粮草、弹药无以为继。官兵士气低落,开小差现象非常普遍。
复兴军利用宣传弹,向湘军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宣传弹里的宣传书雪片般飞向湘军阵地,湘军官兵争相抢夺劝降书,准备凭此向复兴军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