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猪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58 开朝吧,皇明皇太孙,我喜欢的猪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长子茹鉴为官,虽然茹鉴的资质是比较普通,不过这好歹也是当了官。这里面自然也就是因为皇帝的恩赏,茹鉴不只是为官,哪怕只是一个微末小官,好歹也是有实权的官。
更何况茹鉴还是驸马都尉,算起来还是英示皇帝的姑父之一,这显然就是最大的恩赏之一了。其实大家也都明白,这就是皇帝对茹瑺的一种肯定。
两个儿子的争论,茹瑺自然是安心的听着,他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两个儿子各抒己见,他也乐见其成。至于说观点有矛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就算是茹瑺,他和严震直、练子宁等人同朝为官,而且都是天子‘潜邸’之时就追随在身边的。可是就算是这样的同僚、好友,他们有些时候也是会在政见上有些不同。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同朝为官的都有不同的意见。亲兄弟之间有着一些意见不合,这也很正常。
“父亲,陛下多喜商贾之事,这怕不是好事。”茹铨这时候有些激动,说出自己的担忧,“此前市舶司远通海外,国朝已有不少商贾多和市舶司来往。现如今银行再添助力,且有摊丁入亩,这怕是商贾会得更多好处。”
茹镛则不然,他立刻说道,“陛下此前也曾言,商贾为获利,除承担风险外,也是要有成本。商贾货物必然要物美价廉,方能大受欢迎。商贾生产货物,也多是要请人生产。无田、少田者,可以找个事情,可以养家糊口。”
这自然也就是事实了,商人获利也算得上是理所当然了。只是这些商人,他们也需要通过一些生产才能给为大明百姓带来更多的产品,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工人,或者收集原材料等等。
茹镛眉飞色舞,说道,“商贾从农民手里手来蚕丝、棉花,农民可以得利缴税、买盐。商贾若是想要贩布,必然要请织工,这又是有人可以得到工钱养家糊口了。”
有些道理,其实大家未必不是不知道,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多想,或者是根本不想承认这些。
这些道理自然是很多人都明白的,现在茹镛也就是将一些事情说的比较明白而已。
更何况这也是茹镛从皇帝那里听到的一些道理,这自然也就意味着不少人肯定是要更加的在意。甚至觉得皇帝这么说的,肯定就是至理名言了,那就是真理了。
继续听着这两个儿子争论,这大概也是如此在考察他两个儿子的见识。
实际上听一听两个儿子的一些争论,自然也是可以明白国子监学子们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国子监到底是大明王朝后备官员重要的输出基地,这些学子们的见识和能力,也不能小看。尤其是现如今大事即将发生,不要说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士林也是在争论这些。
全都叫好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只是到底会引起多大的风波,现在很多人也是在关注的,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毕竟大家也都明白,摊丁入亩肯定会触犯不少人的利益。而被触犯利益的那些人,一个个的其实也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这些人要是闹事,皇帝自然也会有极大的压力。
这个时候就要看看皇帝的抗压能力、看看皇帝的手腕了,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外头有到底是什么样的议论,朱允煐不一定就是完全知道。只是对于有些事情,朱允煐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的,这一点也都不会让他感觉到意外,有反对的声音才是很正常的。
对于朱允煐来说,也没什么好在意的,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在那些人眼里,朱允煐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要是没有点动作,那才是最不正常的事情。
现在也没必要去做什么,大概也就是因为有反对的声音很正常。
只要这些人暂时不去闹太大的事情,朱允煐自然也就没什么好在意的。甚至在朱允煐眼里,那些人的反对,基本上也就是螳臂当车而已,这样的自不量力自然也就没必要在意了。
有些事情是不可逆的,天下大势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最主要的是皇帝的意志,肯定会得到贯彻。毕竟朱允煐不是什么提线木偶,他是手握大权的真命天子。
朱允煐心情不错,看起来有些个大事就要发生了,他谋划许久的事情,这个时候也不会继续耽搁了,主要是大家基本上也都知道这些事情了。
既然都知道了,私下里很多人也是讨论过、争议过,朱允煐自然也就可以安心不少了,他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办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早起的朱允煐洗漱后,慢悠悠的朝着奉天殿走去。不说一锤定音吧,但是基本上基调在这个时候要确定下来了。也只有这样,才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开始真正的去执行起来。
朱允煐不想继续等下去了,他不希望明年的时候朝廷征税依然是依照两税法这种税制。
摊丁入亩,就应该是在现在就被提上进程,要正式的步入大家的视野,被所有人都知道和认可。
看着意气风发的皇帝,王承恩自然是小碎步跟上。对于皇帝,王承恩自然是无比崇拜的,他知道皇帝想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可以做成的,没有人可以挡住皇帝的谋划。
文武大臣们在这个时候也准备好了,其实在这段时间里,也是有着一些人在试着做些事情。不管是为了改变皇帝的意志,或者是尝试着紧跟皇帝的脚步,其实这几天朝堂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动静。
这其中的动静,甚至是超出了大家对于年底吏部考评官员政绩的关注了,因为摊丁入亩还真的就是影响国策、国运的根基。
三声鸣鞭声响后,文武百官自然是按照品级步入奉天殿。
在群臣们的注视中,英气的皇帝大步走上丹陛,径直坐在龙椅上,“开朝吧!”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