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峤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乘风起,抗清覆明,云峤北,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看着几天时间抢来的东西,李际遇笑的直合不拢嘴。
挣快钱的感觉让人痴迷,李际遇现在算是明白了为啥前世那些罪犯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犯罪,人过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就很难再回去了。
频繁的抢劫也再次让太平城的名声得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而且有意思的是,因为不知道李际遇他们这伙人是从哪儿来的,只知道太平城出现的突然发展的迅速还在发展初期就击败过官军的围剿,一时间关于太平城的说法众说纷纭,而且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土匪之间。
城墙边一堆乞丐围在一起。
“话说董老爷运粮回来的那天晚上,是夜黑风高,阴风阵阵啊,那运粮的车子是格外的重,前拉后推才能勉强前进,众人艰难推车,离登封城还有十五里,忽然电闪雷鸣,夜明如昼,那运粮的车子忽然轻了不少,待天色恢复后往车上一看,呵!空空如也,连半粒儿粮食都没剩下,据说那晚之后那太平城就出现在附近的山上了。”中间的老乞丐一脸神秘的说道。
“真的吗?你见过太平城吗?”旁边的乞丐推搡着问道。
“咦~,你这话说嘞,我能说那瞎话?”老乞丐一脸嫌弃的说道。
“那你讲讲太平城啥样,大不大,还有那城主嘞?”旁边的乞丐催促道。
“你那半拉饼给我。”老乞丐趁机要挟。
“切,去去去,我不听了。”
那人扭头就要走,老乞丐拉着不让。
“哎,别介啊,一小块儿就行。“
风吹起了尘土,吹散了两人的话语,两者挟杂着飘向四面八方。
不断发酵的讨论也不可避免的传到了李际遇的耳朵里,但李际遇可不是听了笑一笑消遣一下就完事了,他敏锐的察觉到了里面所蕴含的力量。
名声这个东西是很奇怪的,他虚无缥缈但有时候又比黄金更贵重。
太平城也需要名声而且是正面的名声,伴随着明朝一步步的走向灭亡,各地的起义军也会越来越多,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李际遇走上那条路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而义军的兴起过程中最开始的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吸引人的名义,一个像“大楚兴,陈胜王”,或者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名义,否则天下义军那么多百姓凭什么要投靠你。
当然李际遇现在所想的可不是那个,下各地的起义才刚刚被平息,李自成才被打进山里,谁闲着没事儿了现在跑出去起义送死。
名气和名义结合在一块儿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那对有相同志向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以此来吸引人才,而这个才是李际遇现在所想要的,昨天喝酒的时候陈金斗提出的手底下没人可用也让李际遇感到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明末不比三国,人才需求量大但供给严重不足,这是供给侧的问题,当然李际遇也没期望能来点跟刘伯温、诸葛亮一般的人物,能来点识字的打铁的就不错了。
奔着这个目标,李际遇开始有意的派人去走到各个村子茶馆人群的聚集的地方甚至混进乞丐里,悄悄给这股讨论施加方向,帮助他发酵,并且将范围传播的更远。
并且李际遇还十分鸡贼的将闯王李自成“等贵贱,均田粮”的宣传口号也搬了过来,并且将其揉碎掺了进去。
在李际遇的推波助澜下,一个从天而降深明大义,劫富济贫,爱惜人才的形象在坊间流传树立了起来,甚至很多其他土匪干的劫富之事也被美化后加在太平城头上。
若干年后,一首不怎么顺畅的顺口溜还偶尔会被人提起:
七月七,星月低。
太平城,平地起。
识人杰,惜良才。
打土豪,分田地。
同富贵,不相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