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造纸厂
空若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 造纸厂,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空若然,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大人,你是不是玩不起。”一个衙役开玩笑说。
李沫一个眼刀过去“小子,不想混了。”
宋旻小声问道“大人,这些东西很值钱吗?”
李沫“这是白纸,你说值不值钱。”
宋旻瞪大眼睛,一脸的惊吓“白纸?你说我们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做白纸。这么多人在这里,岂不是都知道怎么操作,以后我们怎么赚钱?”
大家都知道纸张很贵,也是导致很多孩子都不起书的原因。
现在都知道怎么制造纸张,也就是没有秘密了,都跟风着做,他们生产出来的纸还值钱吗?
这些宋旻最关心的问题,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被别人拿去生产,到头来自己还赚不到一分钱,憋屈得很。
李沫抬起头,看着宋旻,很大方地说“如果大家都能跟风做出来,是好事啊,以后的纸就会降价,也算造福一方百姓。
如果整个晋国生产纸的人多了,日后的纸肯定便宜,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读书,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宋旻一听,脸都红了,还是自己太俗了,凡事都想着钱,而县令大人不一样,想着的是如何改善民生。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只好抡起大锤继续干活。
李沫看着努力干活的众人,叹了口气,这个时代什么大型设备都没有,全是纯手工。
制造纸张需要大型的机器设备,现在却要靠人工一点一点的做出来,真的是做什么都很难,所以纸张卖得这么贵也是有道理的。
就比如单单一个削皮,有机器的话,一颗大树的树皮几分钟就削完。
但现在不行,几个衙役单单削一棵树皮,就要花上半天时间。
现在还只是小规模实验,就花这么多时间,如果纸张真的研究成功了,以后肯定要量产,这些手工根本就跟不上,而且成本太高,看来必须在设备上进行改进。
要找铁匠研究一下,怎么改进设备,就算是纯手工的,在道具上也要下苦功夫。
李沫甩甩头,又想多了,先把纸做出来再说吧,设备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李沫将已经磨成粉的木头放入大锅中煮,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要煮多久,后面还有好几道工序。
没有经验,所以不是一次就能做好,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地实验。
终于在第五天,第一张纸被做出来。
众人一阵欢呼,五天时间换来了一张纸,值得了。
宋旻不可思议的看着前面薄薄的一张纸,激动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整个过程,他基本上全程参与,知道生产过程有多难。
这五天里,李沫几乎吃住都在造纸厂里,其他衙役也是,都是轮番作业。
因为生产过程中,锅里的火不能停。
可以说这一帮人闭关修炼,两耳不闻窗外事。
李沫拿着白纸,笑得见牙不见眼,哈哈,老娘就是聪明,这些都是钱呢,看以后还谁敢在纸上宰我们。
铁匠们,你们准备好了没有,我李沫要来找你们设计工具了。
等李沫回到衙门的时候,已经是第六天了!
师爷把那天村民们带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来支援的事说了出来。
李沫微愣“还有这种事?”
师爷感慨万千“是的,刚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来闹事的,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
李沫由衷地笑了“看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你真心的付出,就会有真诚的回报。
师爷想起这几天外地商户过来询问的事“大人,这段时间,有外地的商户过来咨询,说他们的孩子能不能在我们学校读书。”
对于这个问题,李沫不觉得奇怪,说明松江县已经开始慢慢地被外地人认可,这可是个好事。
李沫“他们是一直都在松江县做生意,还是刚来的?”
师爷“有两个是已经来了五六年,最小的孩子还是在松江县出生的,其他几个都是这段时间才在松江县开了铺子。”
李沫“查一下,那两个来了五六年的,他们的税收交了多少,是不是一直都在松江县做生意,有没有开了一段时间店铺,又走了,后面又过来开的,中间相隔了多久。”
师爷不明白“这有什么关系吗?”
李沫耐心解释“如果五六年一直都呆在松江县,而且他们的税收达到了多少,他们的孩子就可以在我们的学校读书。
但是新来的那几个不行,他们在松江县最长也就几个月,不管是税收,还是其他方面都达不到要求,也就是贡献不大。
如果让他们的孩子进来学校读书,其他外地人看到了,会不会都让他们的孩子过来读书呢,接收了第一个,肯定就要接收第二个,不然别人就会说你不公平。
我们的资源本来就不够,如果他们再插进来,我们的孩子就没有地方可去。”
师爷“这样会不会不公平?”
李沫“没有什么不公平,我们的资源必须先顾着我们的人,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人打着做生意的名头,把孩子送过来,而他们又不在我们松江县发展,难道我们还要替他们养孩子不成。
他们的孩子想要读书也可以,但是必须要交学费,合计一下,这个费用要收多少,绝对不能高过远明私塾。”
收学费不是最终的目的,李沫希望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没办法,资源有限,应该说口袋太扁,她不是皇帝,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得到实惠。
“制定一个政策出来,外地人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免费入读我们的学校。”
师爷“是!”
如果没有松江县学校,外地户籍的孩子可以去读远明私塾,但是那里的费用太贵了。
虽然都是做生意,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能进松江县学校最好,可以省很多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去远明私塾是最后的选择。
远明私塾
陈夫子已经无心上课,冯夫子自从去了刺史府后,再也没有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怕李沫报复。
冯夫子是老板也是夫子,他这么一走,对于冯家来说,简直是五雷轰顶。
他的家人认为远明私塾已经没有开下去的必要了,打算关门大吉。
陈夫子肯定不同意,关了门之后,他怎么办?
两个小妾和一个老来子,都等着他来养。
私塾一关,他这把年纪去哪里赚钱?
陈夫子这几天一直琢磨怎么跟冯夫子的家人商量,由他接手远明私塾。
不可能再招新生了,大家肯定会去松江县学校就读,就看现在的人这帮学生能不能坚持继续读书。
最好是他们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这样就有理由让他们继续读下去。
要不从下个月开始,让学生们束脩直接交给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