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钦差,我披马甲养成了宿敌,江涵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问完便后悔了,原来徐轶刚刚在他身上盯半天,是在看他自己干的好事!
裴诗淮终于知道自己的怨气为何如此之大,还不是因为徐轶太轻浮!
一时脑子不清醒占他便宜也就算了,怎么事后还拿出来反复说?怎么不像他一样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让这事赶紧翻篇?
裴诗淮往紧拉了拉衣角,脸上竟冒出一层绯红,有生之年他第一次在徐轶面前败下阵来,事后反思,还是他脸皮太薄了。
徐轶看他忽然呆住,本就严肃的脸上更加正经:“回去继续查,有消息通知我。”
裴诗淮气鼓鼓地离开书房,他有什么好躲的呢?要惭愧害羞应该是徐轶惭愧害羞,他以后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良传统,脸皮比城墙厚,看谁更能口嗨。
出了书房,裴诗淮把刚刚弄紧的衣领又松开了。
他热。
被徐轶撩拨的由内而外的热。
徐轶被太后设计陷害不成,后宫里安分了几天,太后和殷王谁都没有再找他,这事连提都没有再提。
有些事情上不了台面不能见光,只能烂在阴暗里。
太后从此不再对徐轶的婚姻大事指指点点,徐轶耳根难得清净,加之自己没有在这件事里损失什么,也算因祸得福。
只是从此惹毛了太后,以后行事要更小心谨慎。
多事之秋,除了朝中尔虞我诈风起云涌外,中原和江南多地出现暴雨洪涝,百姓收成锐减,饿浮遍野,灾民饥肠辘辘,朝廷几次拨款放粮赈灾,发救济,免赋税,且三番五次在早朝上提起,救灾看上去井井有条,此事逐渐淡出了视野。
但近来安孝帝耳边出现不少闲言碎语,有些消息福山拦不住,也不敢拦,如实报了上去,安孝帝大发雷霆,发了一通怒火。
福山自然被波及,免不了挨骂受罪,等安孝帝入睡之后,手下的小啰啰给福山捶打肩背,心疼地说:“老祖宗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么,有些事你不说,也不会有什么事。再者说,出了事也不是你扛。”
福山把头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长叹一声,“你知道我在宫中长红不倒的护身符是什么吗?”
小太监摇了摇头:“奴才心大嘴笨,哪里知道。”
福山睁开了眼睛,睨着他说:“只听皇上一个人的话,只替皇上一个人考虑,只为皇上一个人办事。”
小太监如醍醐灌顶,更加用力地捏了起来。
流言一旦被抓住,安孝帝不禁生出了疑心,江南地区山高皇帝远,疏于管理,派系丛生,碍于每年给国库交的税银丰盈,他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给下面的人放的油水足够多,但频繁传出的百姓暴动让他一阵心惊。
他能猜出个大概,此事复杂,牵扯颇广,派一般的大臣下去会处处制肘,不敢放手查,也不能放手查,稍微处理几个小鱼小虾安抚百姓,江南官场仍是死水一潭。
要想彻底整治,派谁去成了让他头疼的问题。
安孝帝最先想到了冷酷心硬的洛王,他单独召见了洛王,说明来意后洛王没有多想,以自己对江南地区了解甚少不胜其任拒绝了,声称父皇需找一个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老臣当钦差。
安孝帝和洛王交心说了自己的考量,洛王沉思过后仍然以怕自己不堪重任拒绝,语气无奈而诚恳,让人不好挑刺。
强扭的瓜吃起来总是有点隔应,安孝帝摆摆手把他打发走又召见了殷王,殷王当下没答复,让安孝帝多给他一点时间考虑。
安孝帝爽快的答应了,殷王没洛王心思活络,当下不知吉凶,回去立马召集众幕僚为他出谋划策,最终得出了一个这活儿不能接的结论。
何况,殷王的眼线也不是吃素的,洛王都躲着走了,他凭什么接?
安孝帝接连碰壁,屡屡在儿子们面前受挫,年老的大臣出远门不合适,年轻的又怕镇不住场面,福山看安孝帝被两个儿子拒绝,愁容不展,说了一句:“皇上,先别想这事了,自从上次太后宣慕王进宫后,慕王的婚事不了了之,多半是不合适,要不要再给他寻一个合适的?”
安孝帝别有深意地看了福山一样,他不是只有两个儿子,太子英年早逝,睿王遗世独立,慕王……
安孝帝让福山把慕王宣进了宫。
安阳宫里香气渺渺,熏香浓厚的香气遮挡了别的一切气味,徐轶难得来一次这里,坐得并不自在。
安孝帝说明来意后看了看外面,从窗户钻进来的阳光都是碎的,在墙上斑驳成一块又一块。
如同他此时的心境。
徐轶沉默着不急着答复,片刻后父子间长久的对视,安孝帝嘴角先扯出一个弧度,淡淡的,几乎没有,脸上更多的是冷肃,他的神色是一贯的密不透风,让人捉摸不透,“父皇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徐轶错开视线,“暴雨连月,良田被损,实乃天灾,朝廷博施济众,但百姓仍饥不择食,就不是天灾了,父皇是想让我去查。”
安孝帝捻动佛珠的手忽而停下了,点了点头:“不错,你想去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