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
摸鱼丸子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第5章,我靠化学式搞定工部侍郎,摸鱼丸子汤,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果然,等到了雍阳府,江续被雍阳府书院的束脩和物价震惊到了,转而非常草率地随手拦了一个路人,问到了雍州地界束脩和物价最低的地方。
然后带着江姜和江小川牛不停蹄的来到了安平镇,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间宅子,顺便交了江小川在清和书院一年的束脩。
安平镇虽是在雍州地界,但地处偏僻,属于雍州的边缘地域。
许是雍州确实是书香圣地,即使是在这边缘地界,幼稚园,不是,清和书院也建的有模有样。
清和书院建有四个书堂,分年龄段分别进行启蒙认字、读书教育、文章开笔,最后便是专攻科举考试。
而雍州之所以是大兴朝的书香圣地,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且覆盖面若此之广,是因为百年书香世家苏家族地便在于此。
苏家原本就是书香世家,传承百年,出了不少大儒,然而这些大儒并不入朝,反而是留在书院,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百年后的今天,可以说每一个读书人都是苏家的学生,因此即使朝代变更,苏家依旧是天下读书人心中无可替代的第一书香世家。
雍阳书院更是苏家一手修建的学院,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想求学的书院。甚至雍州的州府都渐渐被人忘记了原本的名字,反倒是雍阳这个名字,深入人心。
雍州也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为了读书圣地,教育发展迅速,虽然依旧没有女子书院,但即使是不考科举的人家,也会将孩子送入书院进行启蒙教育。
夜幕降临,云津河在夜色中静静流淌,清水巷江家堂屋里,油灯中的灯芯偶尔发出一声噼啪的火花炸裂的声音。
江小川在一旁凭着有限的记忆磕磕绊绊地背诵着白日里在书院中的课文,他其实还不太认识字,目前正处于只会说不会认得阶段。
江姜则捧着江小川的书在一旁随意的翻着,靠着江小川的背诵勉强辨认着书上的字。
书院不招收女学生,江姜也没有吟诗作对考科举的志向,但人生在世,没有条件便罢了,有条件,那必然不能当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所以年幼的江小川在学习课业的同时也肩负着教授江姜的责任。
江小川废了老大劲终于背完了整篇课文,殷切地望着江姜,等着江姜说‘可以了’,他今天可是睡着了,天知道背诵这篇课文他有多艰难。
连蒙带猜,这篇课文上的字江姜认识了大半,但还是有些不确定,她道:“再背一遍。”
江小川:……
……
夏日正浓,蝉鸣声声。清水巷里悠悠驶来了两辆马车。
清水巷巷道不窄,每日里总有各家的孩子在街巷里奔跑玩耍,江姜偶尔也会参与一番,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格格不入。
但今日清水巷却有些拥挤,不少街坊邻居或站或坐的待在自家门前,互相之间说着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眼角余光却时不时的瞥向巷尾。
江姜牵着江小川,绕过人群往里走去。
不知道是谁有这般“殊荣”。
他们刚搬来的时候,也收到过这种关注,牛车越往里走,关注便越多,直到他们的牛车停在了巷尾最后一间宅院前,那过分好奇的眼光便渐渐消散了。
后来江姜才从街坊四邻那里了解到,她们没什么恶意,只是巷尾倒数第二间宅院在清水巷太过不一样,大家都很好奇,谁能住进去。
他们家在巷尾,也就是众人目光所聚之处,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直接过去便是。
巷尾倒数第二间宅院前,停了两辆通体漆黑的马车,车轱辘上是长途跋涉之后留下的泥土,前头的马儿强壮健硕,即使在这炎炎夏日,经过路途奔波,也只是不耐的甩了甩尾,不见疲态。
江姜眼神微亮,好漂亮的马,比起他们家吃苦耐劳的牛也不遑多让。
江家和这倒数第二家宅院都是清水巷空置了许久的房屋,但江家那年久失修的模样显然和旁边的精致风雅的小院是不一样的。
前者是因为房屋太破,没人想买,后者则是因为价钱太高,没人敢买。
安平镇物价不高,房价嘛,看江续居然能买得起房子来看,也不高。
旁边那宅院,据说以前住着的是一位男子,许是出身世家,简单的宅院被他修建的清新雅致,简约却不简单,处处精致。
是以,等男子离开之后,这里的房价便翻了好几十倍。
江姜还在瞧着门口打着喷嚏的马,庭院里走出来一位眉清目秀的十四五岁少年郎,长发高高竖起成马尾,行动间在身后荡起一道愉悦的弧线,一身深蓝色劲装显得身姿挺拔,袖口许是为了方便活动,微微卷起,露出小麦色结实的小臂。
清水巷的人们虽然对能买得起这清水巷独一份宅院的人家有些好奇,但也只是远远的瞧着,并未靠近,而江姜因为要回家,必然得经过这宅院,再加上她因为好奇多看了几眼马儿,此刻倒像是故意站人家门口打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