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诸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盛世繁华(八),贞观天子,北诸侯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主动澄清和别人追问之下澄清,取得的效果那是两码事。李智云在等那些世家大族上钩。果不其然,他最终还是等到关陇人主动拜见他询问这件事情。关陇人的处境每况愈下,有钱是肯定的,有荣誉也是肯定的。毕竟帝国到目前为止也就两代皇帝,关陇人作为帝国建立初期出钱出人的大股东,吃红利也够他们吃不少的。可关键是,他们没权力啊。
他们都是董事长,但是董事会已经被皇帝解散了,所有董事的资本也被皇帝拿捏的死死的,帝国上上下下的人员物资全部都在皇帝手里边,关陇董事们只能每年拿钱,不能在公司掌握实际权力啊。他们现在急需寻找新的机会。
没人知道关陇人和皇帝谈论了什么,只知道没过多久,关陇人忽然表示愿意无偿将各家关中九成田亩全部交给朝廷处置,并支持朝廷在关中实行摊丁入亩制度。独孤家、窦家、于家、长孙家等家族另外表示,巴蜀汉中一代的七成田亩,他们也愿意交给朝廷,并且同样全力支持朝廷在巴蜀汉中实行摊丁入亩。
消息传开,朝野动荡。很多人都以为关陇人集体发猪瘟,不然不会做出这么离谱的奇葩事情。然而,他们很快就明白关陇人这次为什么这么慷慨。
先,皇帝将于志宁提拔为民部侍郎,然后又让他独立主持关中摊丁入亩之事。后,戴胄因为年迈的缘故,告老离开,李智云立即让于志宁检校纳言,代相国之职。
大臣们明白了,关陇人这是在和朝廷做交换,低头啊。
戴胄辞职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年纪不小了,已经撑不住案牍劳形。李智云对他很是大方,官职勋爵都给他很高,又赏赐他大量金银财宝,还给他随时入宫面见自己的令牌,同时又提拔他儿子当官,给足他面子里子。顺便,还告诉他,叫他不用修坟墓了,将来死了,先薄葬,然后等李智云也嗝屁了,就把他陪葬在自己的皇陵。
除此之外,凌烟阁在这儿是没有了,有的,是麒麟殿。用李智云的话来说;朕之麾下,皆文武麒麟才也。
关陇人的交换不止于此,直到十年后,一个名叫独孤承信的少年将军在粟特打下拔汉那的小石国,被皇帝封为‘石国公’,允许他在那里拥兵自立,但必须给当地的李唐宗室大王上供之后,大臣们才恍然大悟,皇帝允许关陇人在万里之外建国。虽说必须要给当地镇守府的李唐大王上供,但那也是一国之主啊!
然后,天下各大世家,纷纷有样学样。此乃后话,不必细表。
李智云给分封制定下的蓝图是这样的。
首先,最高级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的存在。帝国的疆域,东至大海,南至林邑,西至西域疏勒故国,北至安加拉河。此外,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那个岛,吐蕃,琉球等等,后世有的,全都有,没有的,还有。北边要不是实在太冷,沿线直接会推到北极。毕竟,现在草原上的人已经全部是唐人了。
次一级,李唐宗室大王。他们会在帝国的疆域之外,建立一个个诸侯国,拱卫帝国。他们可以不向朝廷进贡,但是他们不能踏进帝国疆域半步,如果没有帝国皇帝的命令,诸侯国大王只要踏进帝国疆域一步,形同谋反。
当然,这个制约,只在帝国皇帝还是姓李,还是李智云子孙的情况下有效。如果有一天,老李家的不肖子孙把家败了,外面的兄弟要进来重振大唐,那就没掣肘了。
再次一级,功臣。
这三个级别,逐层而下。他们会以各种职务,以星罗棋布的方式最终密密麻麻的布满所有殖民之地。李唐的宗室大王,在殖民地属于最高一级,下面的功臣,世家,建立的一个个庄园,允许他们掌握一定私兵,但是他们必须按时给李唐宗室大王上缴税赋。除却不准使用唐人做苦工之外,奴隶什么,随便。至于税赋,人头税。
换而言之,李智云将过时的,但是于世家有益的政策,允许他们在殖民地上随便玩。至于最后会有多么残忍,那就不是李智云能管到的事情了。想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出去帮你经营,不给好处,别人怎么会心甘情愿。
说实话,李智云还想做的更多,但是不行,时间还不够,帝国积累的还不够,只能一步步来。让儿子们出去建国,不代表李智云不照顾太子了,他将整个北方那广袤到无边无际,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土地留给帝国,将半岛,将倭国,将来全部纳入帝国统治体系,就是要打造完美的海防线。
当然,还有南方,南方也在帝国的经略范围之内。西域那边,帝国实在是鞭长莫及,必须要让人自发的在那边一直向西打下去,甚至是打到最西边。
李智云后几年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开海,开发南方,打倭国。这三件事情中,倭国最好解决,刘仁轨后来奉命驾驶巨舰,一举攻破倭国王城,把那些矮小的倭人全部抓捕回来当奴隶使。而李智云也授意刘仁轨在岛上寻找金银矿,最终引得大量淘金者前往倭岛,大量充实了人口。
开海也好弄,李智云给自己的任务很轻松,他只需要不断完善海图就可以,然后逐步派人出去占领岛屿,开垦土地。
只有开发南方最困难,因为气候,因为水土,整整让他奋斗十几年才初见成效。
人生回顾之时,李智云忽然发现自己开的盘子实在太大,然后很犹豫的问太子能不能把握的住?
太子回答,他可以。
李智云相信他,毕竟太子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后来的李承昭在继位之前,先是皇帝出去巡视天下的时候,他监国。后来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他负责镇守西京,管理工坊。大抵上,李承昭在当太子的数年里,做过很多事情。
出征,监国,研究科学,开办大学,主政南方,巡视高句丽故土等等等。军中,朝廷,皇帝基本上全让他涉猎。同时,科举大考也让他来主持,让他全力拉拢人才。
当皇帝年事已高,选择退位当太上皇的时候,那一天夜里,皇帝对太子说;为父最后帮你一次。
然后,一批勋贵惨遭贬谪,另一批罪孽深重者直接被杀。那个时候,跟着李智云打天下的老兄弟们早死的差不多了,李智云根本不在乎。
杀完之后,皇帝又让朝堂上,一直以来和太子不对付的,站在自己这边的大臣告老回家,将大量的位置让出来,给太子,让他去提拔自己的心腹。
皇帝对太子说:“衣冠禽兽者,非一朝也。”
然后,佝偻着身体,牵着太子,把他摁在帝座上。
“你现在是皇帝了,代替朕,好好照顾百姓们。”
之后,皇帝去太原了。
因为他女儿晋阳公主是晋阳大学的校长,他去那儿帮衬一把,顺便写写知识点,趁着他还没昏头的时候,能写多少是多少。
李承昭羽翼丰满的时候,皇帝有时候难免敲打他,渐渐的就演变成皇帝的大臣针对太子的心腹。历朝历代都这样,李智云和李承昭这对父子也没能免俗。不过好的一点是,李智云很反感这种事情,除非太子做的事情不对,不然太子怎么跳,他都不怎么管。
而太子,则根本不在乎,他和他老父亲关系不是那些大臣能挑拨的,更有杨皇后在其中说话,一家人根本不存在隔阂。
贞观四十八年,李智云退位做太上皇,直接把皇位给太子,太子心里更是感激。因为呢,他的老父亲一把年纪居然还能骑马打猎,身子骨不要太好。这要是李智云一直做皇帝,李承昭觉得自己有的等。
李智云是懒得做皇帝了,因为是真他娘累,做五十年皇帝凑个整数,他觉得行了。主要是做皇帝这些年越来越没意思,老人一个接一个死,新人一个接一个来,他年纪又大了,实在不想勾心斗角,太累。
何况,继续做皇帝,太子万一没活过自己怎么办。
实际上,太子李承昭登基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
李承昭的儿子,太子李轩辕也三十多岁了。而李轩辕的儿子李尧舜也有岁了。
嗯,李智云都见到他重孙子了。李轩辕这个名字,李智云亲自给孙子取的,李轩辕本不叫这个名字,后来通过李智云考察,李智云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然后赐名李轩辕。
李智云不怕名字大,孙子扛不住,因为他将来会是帝国的第四位皇帝,他能扛得住!
而重孙子李尧舜这个名字也是李智云给起的,因为这小子和李承昭小时候是真他娘像啊,一样的聪明,一样的张扬,他和杨皇后都喜欢这个重孙子。
话说李承昭登基之后,便改年号为宣武。延续四十八年的贞观年号,终于迎来它的落幕。但,谁也无法忘怀,谁也不能忘记,这个年号在全世界的可怕影响力。
贞观大帝的影响力!
宣武这个年号,意思很明显,我要打人了。
李承昭在位期间,完全延续贞观皇帝的作风,对内重拳殴打那些勋贵世家。对外,到处杀人放火。其实,到宣武皇帝在位之时,帝国内部的世家已经彻底落寞。因为大部分世家要么去极西发展,要么就是前往海外,帝国内部的世家都是小猫三两只。
尽管如此,宣武皇帝也没大意,抓到就杀。对外,宣武皇帝的主攻方向有两个,其一是南方,其二是倭岛那些造反的土著。当然,还有西边,分封出去的兄弟们的后代。
宣武皇帝聪明啊,看着兄弟们把粟特那边经营的很好,到处都是唐人之后,果断挑事去占领土地。那边几个兄弟后人早就骂娘了,李智云还活着的,在那边的儿子大骂老四不要脸,兄弟碗里这点东西伱踏马也惦记,你还是不是人。
宣武皇帝到底还是要脸的,后来就没闹了,毕竟老父亲还在太原养老呢,这时候不能和兄弟们撕破脸。后面,他又重点经营吐蕃。
吐蕃那一块,贞观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彻底打下来了,不过一直都经营的很慢。
高原气候嘛,理解一下。
宣武皇帝在位十八年,七十岁退位当太上皇了,没办法,李承昭感觉自己年纪太大,精力不济,扛不住。而这个时候,将近九十岁的老皇帝李智云还活着,只不过已经快嗝屁了而已。
所以,在宣武皇帝变成太上皇之后,李智云荣获旷古绝今的唯一封号;太祖上皇。
说实话,为了考虑这个封号,新皇帝想了很久,差点没纠结死。
最后想来想去,干脆在太上皇中间加一个‘祖’好了,反正贞观皇帝是他皇祖父。
太祖上皇,没毛病。
大唐帝国的第四位皇帝,李轩辕。他和他的父皇宣武皇帝李承昭一样,登基的时候五十多岁了。
他的年号是昭武。
是哒,昭武皇帝是个比他父皇,皇祖父,还要酷爱狂躁进攻的皇帝,他在位十二年,基本上每年都在打仗,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往北边打,往南边打,往西边打,往海外打。反正,他张口闭口就是;我皇祖父怎么怎么,朕也要怎么怎么。
他学李智云学上瘾了属于是。
然后,他死了,死于筋疲力尽。
昭武这个年号就跟有毒一样,谁沾惹,谁傻逼。你不能说昭武皇帝一无是处,你也不能说他是个废物,你只能说他不是个好皇帝。因为这人在位的时候,年年打仗,陆地地盘和海外地盘倒是扩张一倍还不止,可库仓直接被他打空,耗子进入库仓都能饿哭。
他留下一堆烂摊子丢给他的太子,也就是帝国第五位皇帝,那位在民间传言是贞观皇帝隔了两代钦点的继承人,李尧舜。
李尧舜登基的时候终于和昭武皇帝,宣武皇帝不一样了,他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登基之后,李尧舜改年号玄龙。玄,即黑,黑龙。大唐帝国的黑龙旗插遍九州四海。
他才是真正学到贞观皇帝的人,玄龙皇帝登基之后全面收拾昭武皇帝留下的烂摊子,仅用五年时间便让快速下滑的帝国止住颓势,而后玄龙皇帝一番合纵连横,将朝中各种利益集团打的四分五裂,之后在帝国疆域之内重新丈量所有田亩,无偿分配百姓,全面屠杀当地豪强,有序安排移民。帝国经济,在玄龙皇帝的治理下快速回复。
民心,就这样再度依附老李家。
玄龙皇帝刚登基那会儿,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贞观皇帝,宣武皇帝,两代皇帝留下的财帛,居然被昭武皇帝一个人打光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真的,玄龙皇帝想不到自己父皇到底是怎么败家的。
玄龙皇帝在帝国内部清田,大力推行摊丁入亩,是继贞观皇帝之后,力度最大的一次。这中间,隔了将近七十多年。而屠杀豪强算是老李家的皇帝的保留技能,基本上每个都会,每个都喜欢用。
基本上,上一个时代的人都死光了,不过,看史书的人都认为玄龙皇帝真的和贞观皇帝很相似啊。
相似吗?
不,玄龙皇帝只想说,其实,我只是把我太爷爷留给我的理论书籍全部消化了而已。
在帝国稳定之后,中兴开始了,十五年后,帝国全面恢复到宣武皇帝时期的兴盛。但是玄龙皇帝觉得还不够,他还想继续,他想做到和贞观皇帝一样好。
可惜,这个时候帝国的摊子更大了。
因为蒸汽机诞生了。
一百多年的发展,工业终于在理论知识牢固的情况下迎来巨大的爆发时期。
贞观皇帝、宣武皇帝、昭武皇帝,这三位皇帝在位时期,各个时代能工巧匠留下的各种机械图纸,在蒸汽机响彻天际的时候,终于被玄龙皇帝从长安太极宫密室取了出来。
火车、巨舰、汽车、织布机
无数的蒸汽机械出现在世人面前,粉碎了那可笑的人力畜力。
黑烟弥漫之时,伴随着‘哐噹哐噹哐噹’的轮音,碾压在那冰天雪地的北州大陆之上,穿过茫茫冰原,一杆杆火枪响起,一头头冰熊倒在血泊之中。
火炮在大海之上掀起狂风暴雨之时,钢铁巨舰碾碎天竺土著可笑的水寨,帝国的将士在贞观皇帝魂牵梦绕的,念念不忘让子孙们去寻找的那片遗失大陆上岸了。
各种农作物被巨舰带回帝国,种植,采摘,二十年内迎来人口爆炸增长。
贞观皇帝在位时期,百姓人口最多之时有一千万户,六千多万人口。宣武皇帝时期人口下降,因为大规模开始朝着外面移民。昭武皇帝时期进一步下降,因为打仗死人,经济又不行。
现在,随着农作物带回,加上摊丁入亩再度大力推广,人口开始反弹高涨。玄龙皇帝一朝,人口最终破亿。就这,还不算那些被帝国占领的殖民地,或者是海外都督府之地的人口。
蒸汽机应用之后,玄龙皇帝果断开始征服之路,一路朝着西边狂攻,把一群老李家的子孙都给撵走了。
然后,又在各个大陆上开始殖民统治。有历史学家认为,神唐帝国真正意义上的殖民是从玄龙皇帝开始的。
玄龙皇帝一生做出很多功绩,文武并重,很多人将他视为贞观皇帝第二。而玄龙皇帝自己则说,他根本比不了贞观皇帝。
玄龙皇帝也是个长寿皇帝,在位四十年,后面退位当太上皇还活到八十多岁。
有人说他是中兴帝国的皇帝,也有人说他是挽救帝国的皇帝。
后世有历史学家研究过,发现唐帝国的皇帝,基本上都是长寿皇帝,都能活到七八十岁,最离谱的贞观皇帝活到九十多岁。有人觉得这份长寿基因是从贞观皇帝那里遗传的,但是很快被人推翻了。
因为,贞观皇帝的兄弟们,普遍只活五六十岁。后来又有人提出看法,认为唐帝国的长寿基因传承自弘农杨氏,因为他们在查看唐帝国谱系之后,发现贞观皇帝的杨皇后所生的几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后代,都长寿。而另一位杨昭仪所生的济王一系也长寿。故,他们得出结论,李家和杨家结合的孩子,都长寿。
不过,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唐帝国最让历史学家们认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连续出现八代明君,连续八代没有狗屁倒灶的夺嫡破事发生,这简直不可思议。哪怕是最让人瞧不起昭武皇帝也是有功绩的,毕竟他打下的地盘可不小,最多只能说他穷兵黩武,不能说他是废物。
经过历史学家们的研究,他们发现,唐帝国的太子一旦确立,便不存在父子相疑的情况,从来都是皇帝全力培养太子,甚至于皇帝丝毫不惧怕太子的挑战。
哪怕是唐帝国历史上关系最不好的父子,宁武皇帝和大兴皇帝之间,那也没有互相怀疑,顶多是互看不爽。
宁武皇帝是玄龙皇帝之子,他老是觉得大兴皇帝和自己一点也不像,长得五大三粗,面相不好,颜值太差,要不是这个儿子是玄龙皇帝看重的,他根本不想立为太子。
大兴皇帝是庶子,他也不喜欢一天到晚舞文弄墨的老爹,他更懒得迎合老爹的喜好,依旧我行我素。基本上,宁武皇帝当政期间,还是太子的大兴皇帝只做宅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