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海军就要去蓝色的海洋
釜中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六十六章 海军就要去蓝色的海洋,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釜中囚,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id="tet_c">林邑国的国土对大汉的唯一价值,就是为南海航线上的商船,提供一处补给港口。
那里的税收不用指望,收不上几个钱,至少在投入大笔资财开发之前,收益没什么看头,那仨瓜俩枣,还不够大汉百姓塞牙缝的呢。
刘襄决定占领此地,最大的原因就是降低海盗袭扰。民间自发的盗匪和以一国官方组织起来的劫掠队伍,体量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汉代通往印度的海上贸易,一次通商需要两年时间,风险很大,若是海盗横行,风险就更大了,他总不能派战舰去行商吧?
就战舰那点载货量,能赚几个钱?
海上贸易的主力还是要大商船。
八月的时候,第二批试作型三十丈大船已经开始海试,战舰差强人意,勉强算是合格,商船在刘襄的眼里就是个失败品。
长六十九米,宽二十八米,三层货仓,满载五千两百石,四桅硬帆,船头加装小型软帆,平均一个时辰只能行驶二十多里地,巡航速度不到三节,稳是真稳,慢也是真慢,根本达不到远洋贸易的要求。
要不是贤惠的甄皇后买过去运牲畜,刘襄拆了它的心都有,这种大号马船,有个屁用啊!
只能用来做近海的牲畜交易。
大汉还没奢侈到用最顶级的造船技术,建造作用不大的特种船只的地步。
船匠分析了一个月,最后一致认为船体太宽,挡风挡得厉害,影响了船速。
刘襄觉得是帆索技术跟不上,船帆面积不够,兜不住风,驱动不了载重一百五十吨的大船。当然,船太宽,风和水的阻力太大也占有一定的原因,排水量跟大商船差不多的战舰,速度要快一截。
但战舰的速度他也是不满意的,一个时辰平均三十来里地,跟快船一点边都挨不着,汉代的帆索技术卡在百吨级别的驱动力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
硬帆的优势在于方便调整,对弱风的利用效率高,但在远洋航行上面,是有劣势的。可软帆的索具系统太复杂,操作极其麻烦,对弱风的利用率低,在内陆和近海的航行上,跟硬帆是没法比的。
所以刘襄不可能放弃硬帆。
现在的难题就是桅杆不够高,船帆面积不够大,造成的驱动力不足,船只的速度提不起来。
「降低船只宽度,削低船首楼,再次试做两艘。」
没有好船,谈什么远洋贸易?就算砸钱也要砸出一款适合通商印度的船型。
因为士燮已经献上了南海航线的针图和山形水势图,只需要实地考察一遍,再画出指引航向的星图,这条航道就打通了。
那么问题来了,缺少一款载重大,速度快的商船,用以提高贸易利润,以现有商船的速度,一次往返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跨度太大,利润成倍的降低,这可不行啊。
其实,新造的战舰长宽比是3:1,这是按照小型盖伦船的长宽比建造的,可惜他不知道盖伦船的结构图,只能让船匠慢慢的摸索,但这种适合远洋,且商战两用的船型,真的很有发展潜力。
因为帆索技术不足,他还特意减了几层货仓,降低排水量,可速度还是差了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