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朕即大宋,杨氏良家子,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如果抛开成见来看,如今的大宋内部形势,跟大清晚期是最像的。
新的技术已经出现在农业经济巅峰,新思潮出现在国内。
南洋跟泰西与中原交流极为密切。
国家打开海关,以关税、商税为主要征收对象,但农业税依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认识到工业的强大意义,举全社会之力进行开拓。
当然外交形势上,双方则截然相反。
而两个朝廷最像的一点,则是中央朝廷能够征收到海量的赋税。
大明巅峰时期,疆域要比如今大宋的某些区域还更加广阔。
比如他的奴儿干都司一直划到了了几乎北极区。这个是众所周知的。
但他还有很多不太显赫的地区,也影响深远。
比如他的三宣六慰,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六慰是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基本上把整个南方半岛全部管控了,比大宋如今的管控程度还要深。
大宋如今也才刚刚设立到旧港宣慰司,正在逐步掌控南洋的贸易航线和丝绸之路。
但大明与大宋最大不同的一点就在于,他的中央政府一直收不到强力赋税。
所以这些地方根本没法得到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撑,一旦有事,或者财政不足,他自己就收缩势力了,根本没能力哪怕像清朝一样组织大规模战争,收回西域。
说到底,对内战争还好说,可以依靠士绅统治,但对外战争必须要有强力的财政支撑。
没钱就别想扩张、征服。
而如今的大宋,恰好中央财政十分充裕,国库累积的粮食、辎重、金银、绢丝和各种财富,足够国家至少三十年之用。
有这么雄厚的财政支撑,大宋的军队才能越过葱岭,一路向西打到君士坦丁堡,才能有源源不断地奴隶进账。
在这形势下,各国怕中原怕的心惊胆战。
因为所有小国都确定地清楚一件事,如果他们拂逆了圣朝,圣朝是真的有能力派遣十几万地天兵天将,义武奋扬,吊民伐罪。
面对这种情况,战争根本就是一个令人绝望地选项。
先不说打不打得赢,就算打赢了第一波,天子震怒,源源不断地天兵开赴过来,打赢十万,再来二十万,打赢二十万再来三十万。
就算屡战屡胜,三场大规模战事后,一个曾经繁华富裕地国家也变成了一片焦土。贵族、官员自己就受不了了,发起政变把国王脑袋砍下来送给圣朝,以获取圣朝支持,自己登基为王。
赵桓这个皇帝是坚定的财富狂信者,不信任何虚的。
他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定式的,对杨员外说道:「你这几个小妾在家中是有什么差事吗?我看可以种几亩桑,纺织几匹布,也不失为一个理财之路。」
赵桓不觉得让小妾干活有什么不妥的。
毕竟连他的皇后,每年还会带人在皇宫里养蚕缫丝。东京之战的时候,皇室所有的女卷都在皇后带领下参与缝制戎装。
这是中原勤劳朴素的美德。
像诸葛丞相,这种为官清廉的千古名士,去世时的家财也是治家产桑田两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