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城姬三国,绅士东,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燕最终带着征西大将军的头衔,还有二十万户黄天子民,在弘农与杨奉汇合进入了关中!
论数量,张燕带来的“移民”,户数超过了关中仅存的人口!
当然,张燕带来的黄天子民,每户平均只有四人,明显低于中原地区的五人,因为长期颠沛流离,老者数量可想而知……很少。
接受了司马懿的意见之后,果然黄天子民散去的速度慢了许多,虽然还是有几部失去联系,但张燕也没有太在意,只当是被策反。
反而司马懿在看过张燕给他的情报,脑海中浮现出这一路的地图、各部的路线,综合分析后……对这消失的一部,心中微微上了点心!
“小先生,不用看了,这次我们能进入关中,你立了一大功!走,于毒,你抬小先生一起,咱们喝酒去!”张燕大手一挥,打断了司马懿的思考。
“我身体不适,喝酒还是……”司马懿嘴角直抖,暗骂道我是风痹、风痹!还找我喝酒?怕我不死?
“此言差矣!俗话说得好,风痹喝酒,下床能走!哈哈哈,今天喝了酒,保不准明天就痊愈了!来人、来人,把小先生抬上!”张燕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之后,不由分说的叫人将他一起带去了酒席。
司马懿……
而在河内郡,临近兖州的怀内县一带,麯义率领的“黄巾军”,已经潜伏于此!
没错,利用张燕各部之间的联系十分“随缘”,而曹操又对黑山军疏于防备时候,麯义李代桃僵的以黑山余党的身份,已经跟着从河北兜了个大圈子,现在快要摸到新郑,新郑距离许昌……不过百里之遥!
之前因为料定黑山军不敢强攻城池,丞相府对于黑山军过境之处,也疏于防备,令麯义的行动,没有被人发觉,而新郑正是丞相府在西面的底线。
“陶将军,明日便要强攻新郑,到时还要你手下的黄巾军用命……事成之后,封妻荫子,不在话下!”许攸对陶升说道。
陶升,这一看名字就“求生欲”很强的家伙,不久前也是黑山军的渠帅。
他本是魏郡、内黄县的小吏,在黄巾之乱时,也扯着大旗跟着造反,后来参与张牛角的黑山会盟,成为黑山军的渠帅之一。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吕布被逐出兖州之前不久,那是黑山军最风光的时候,联合魏郡的叛军,将刚刚占据冀州的袁绍的大本营爆了——攻破了邺城!
当然,只是短暂的攻破,没能占据,很快便被袁绍回头一通暴揍,同时吕布最初从兖州离开时,还短暂的在袁绍麾下停留,当时吕布也在破黑山军时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此期间……黑山军的陶升,很有求生欲的在破邺城之后,反水保护袁氏的家人逃走,在袁绍打回来之后,陶升不仅成功洗白,而且还被袁绍封为建义中郎将。
不过据白图了解,在城姬世界,黑山军并没有这么英勇的表现,也不知道自己支棱了哪下耳朵引发了风暴……按说当时白图刚刚穿越,造成的影响很小才对,也不知怎么就改变了冀州的情况。
只是陶升还是那个陶升,在麯义代表袁绍,向其表达善意之后,马上便开始配合麯义的行动!
麯义之前在南阳,被赵云以鸳鸯阵击败,桐柏山兵败时,勉强与仅存的百余大戟士逃离。
然而当他辗转回到河北时,袁绍已经在白马大败,急火攻心之下在邺城卧病不起……
邺城的形势,现在也十分“微妙”。
原本袁绍在南征的时候,邺城大本营是交给逢纪留守——从这人选上,就能够看出,袁绍当时是偏向袁尚的。
袁绍在南征前,手下的谋士,以田丰、许攸、沮授、逢纪、审配、郭图、辛评七人为良,其中田丰、许攸、沮授都没有明显的站队,田丰是刚正君子,性格中正刚烈,不屑于搞这些,不过因为是君子,天然支持嫡长子,许攸自忖是袁绍的老朋友,袁谭也好、袁尚也好,都是自己的子侄辈,沮授也是老实人。
而逢纪、审配都是袁尚派,郭图、辛评都是袁谭派……
历史上袁绍是将邺城托付给审配,而“这次”是托付给了逢纪——都是袁尚的人!
所以历史上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战死后,袁尚虽然是幼子,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第一继承人,袁谭一开始因为青州大半已失,也不得不依附于袁尚。
在史书中,普通认为是逢纪和审配,强行推袁尚继位,毕竟袁绍死的太急,之前也并没有明确谁才是继承人,而且当时一副气吞天下之势的袁绍,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继承人”这么快就能用上……
按说袁谭的嫡长子身份,也没有被废掉,只是逢纪和审配,担心郭图、辛评他们一项与自己不睦,担心被秋后算账,所以才强立袁尚。
毕竟邺城是审配在镇守,而袁谭的老巢青州又已经丢了……
然而现在袁绍没死,反而袁尚身亡,审配和逢纪这时也颇感坐蜡,郭图和辛评却“兴高采烈”。
后者还稍微收着一些,依旧在头疼曹操,而郭图已经单方面宣告“胜利”——前方输了不要紧,至少“后面”大获全胜!
至于田丰、许攸、沮授三人,这三位曾经是袁绍真正的核心幕僚,此时命运却各有不同。
战前三人各自向袁绍“推销”自己的大方针,田丰认为不急于交战,而应该利用河北地大物博的优势,集聚实力、等曹操和刘备自行生乱!
田丰认为青冀幽并四州之力,本就强于兖豫徐三州,而曹操和刘备的联合,必不能持久,只要拖下去袁绍便不胜而胜。
这想法与曹操的幕僚不谋而合,的确丞相府的谋士,也都倾向于晚战不如早战,越拖比分差距越大……
而沮授和许攸都是鹰派,只是前者认为应该以“蚕食战术”,逐步瓦解中原,而后者则是建议袁绍在青州拖住刘备,之后大军一路奔着许都去,并且配合偏师偷袭。
袁绍最后做出了正面进攻的决定,不过在战术上,却没有采纳沮授和许攸的建议……
郭图适时献上了大军压下、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术,受到了袁绍的好评。
这也是袁绍养了这么多谋士却总出馊主意的原因——本质上袁绍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的“召唤”,谁说的最合自己的意,就采纳谁的献策!
袁绍的幕僚核心的运行机制,一向是“意见一致时主公善于纳谏”、“意见不一致时主公乾纲独断”……索性他的谋士够多,又有郭图这种小机灵鬼,可以保持“善于纳谏”的人设。
许攸等人早就已经适应,不过田丰却认死理,结果一番针尖对麦芒之后,被袁绍下狱!
袁绍并不大度,只是喜欢表现大度,如果现在袁绍凯旋,肯定会放了田丰,甚至拍着他的肩膀勉力几句“我就喜欢你这种敢顶嘴的人”、“以后再接再厉”、“不要怕说错,你没有我英明是正常的”之类的话。
然而打了败仗,这袁绍便觉得别扭了!
历史上是逢纪进谗,说田丰在听到兵败的消息后,在狱中笑得差点背过气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