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机械化的春耕
买包芙蓉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六章机械化的春耕,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买包芙蓉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工业革命发展到了如今,内燃机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按流行的话说就是风口,德国这个走在工业革命前列的国家为了布局自己的原油储备,一意孤行的建造3b铁路,造成了欧洲局势的紧张,可以说,原油是罪魁祸首之一。
当然,资源的争夺无可厚非,直到后世,有着大美丽,石油的争夺依然是世界的主题。
原油制品可以分为6类,是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总的来说对于汉耀都是有帮助的产品。
听见自己的提炼厂也能生产这些,朱传文很是高兴,“恩,往后铁器厂机器的润滑剂可以由炼油厂提供,也算是省了一笔采购的的钱,还有,沥青这个东西你也好好研究一下,我看家属院的的路拿着个铺最合适。”朱传文又朝着毛光廷建议道。
往后来说,道路的修筑有着很多标准,但是在20世纪,能用,能走就行,哪儿有那么多规矩。
“知道了东家,我也正愁这些东西没地方去呢!我也查了些文献,英国人考古说是在伊拉克发现了沥青筑路的遗迹,不知道真假?”毛光廷和朱传文边走边聊。
“真的吧,那地方石油可是真多……”朱传文语气中流露着羡慕。
“东家,要不我们也组织石油勘探?”毛光廷提着建议。
“得不偿失啊,还是买吧,俄国人给我们的价格是美国人的一半,虽然是在拿枪械换,但也确实划算。”朱传文也说道,大庆是有油田的,但是开采难度太大,往后的风险也太大,弄不好还真算是影响国运了,还不如从俄国买,往后俄国人顾不上不卖了,再从美国人那里买,只要有钱,倒也不是大问题。
“知道了,东家。”毛光廷没说什么,自己东家总是立意深远,现在来说原油价格不算太高,再用俄国人价格买也是的确划算的。
“对了,之前跟你们提的那个方案觉得可行吗?”
谷庵升、毛光廷、曲正乾、楚可求、聂士则这5人,有时候一定程度上还担任着朱传文智囊的作用,汉耀各个办事处从国外收集来的很多资料,都是他们在着手组织翻译,所以这个眼界也是逐渐变的开阔了起来,有时候提的建议也是很有可行性。
朱传文说的方案其实是这么回事儿,基础学科研究所的开办的确也是受到了几个研究所负责人的赞同。在他们看来,汉耀研究人员的培养要从这些年轻人抓起来,最好形成如同工匠培养的一个可行的体系。这个可比工人的培养难多了,但好歹算是积跬步了。
这些日子,鲜儿很忙,基础学科研究所的各项事宜已经开始,年轻教员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打算正儿八经的与世界接轨,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因为清国从来没有如此的重视过科学研究。
科学课的教员忙起来了,卷起来了,这国学教员们就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好似被忽略了,见天的找翟敬仁,又厚着脸皮找到了鲜儿。
国学教员如何安置,这个问题让朱传文着实犯了难,目前国学教员们参与进来能干什么呢?普及简体汉语?
不是朱传文没想过这个事情,从汉耀第一所面粉厂开办,第一批工人扫盲,其实他就想把这个弄出来,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不可行!
为什么?
简体汉语的在当时的普及是有着必然条件的。
中国古代一直把书同文,车同轨当做是国家大一统的标志。就像简体汉语的出现,这是一个时代的划分,是新旧的划分,也是一个阶级伟大胜利的战果!
反观如今的朱家,即使武装势力已经覆盖了整个黑省,有着说话的权利,但是在清廷,也只是二十三个省之一,虽然现在孤悬海外的一个被日本人占着,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
清廷有着二十三个省,但远远不止这些土地,还有着两个将军辖区(伊犁、乌苏里台)、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藏),以及蒙古各盟。
单算二十三个省之一的黑省,有着朱传文汉耀的介入,粗略算起来也就一百五十多万人,和四万万人口的清廷比起来还真是渺小。
这样一个省,想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弄文字改革,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找拍吗?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如今的繁体汉语对记忆还是有些要求,但是朱传文依旧没有动过出简体汉语的这个念头。不是说他不知道这个便利性,而是知道这不是如今的重点,没必要为了这个事儿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如今正是清廷即将奔溃的边缘,这时候跳出来,不就和南方正在闹腾的一样,让清廷转移内部矛盾吗?
万一被针对了,清廷晚崩溃几年可算是没地儿哭去。
儒家文化的内核所致,历代统治者对于文字这块可是很严。
再者说,繁体秀才好找,但是会简体汉语的就朱传文一个,这是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说不准一动,汉耀对于教育的投入一下子会再次陷入一个停滞的状态。
而朱传文问毛光廷的,就是第二个能让国文教员参与进去的事情,拼音。
“东家,这事儿我也考虑了,但是如何解决这个口音的问题呢?”
“口音?”
“对啊,就像我、老楚、老曲和谷掌柜,我们都是南方人,东家您提的那个方案完全是以如今的官话为基础弄的……”毛光廷有些难为情的说道,朱传文的拼音方案已经让几人讨论了,但是几个掌柜觉得还是有点儿欠缺,单以关外来说,都差点意思。
“所以,你的意思还是等等?”朱传文停下来考虑到,后世拼音的普及的确是为了普通话的普及,没了一个统一的发音方式,还真是麻烦。
虽然现在各个地方口音都有,但是关东的地界上,都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都能顺畅交流的,如果在提出一个普通话的概念的话,朱传文又开始思索了起来……
“等等吧,东家,我觉得《说文解字》还是能替代一部分这个拼音作用的。”毛光廷说道,他们从小识字儿也是这样的,《说文解字》是个教授文字的标准,现在被汉耀的小学应用着。拼音这东西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弄出来,将自己推上舆论的风波,国家疲弱,但是京城、津门、沪上的文人可是一点儿没消停,被这些人盯上,除了口诛笔伐,就是口诛笔伐,何必惹那一声骚呢。
苟着发育比什么都强,至少工业实力的提升,不在这些夸夸其谈的文人眼睛里。
“是啊,我也觉得时机不太成熟,暂时封存吧,总有用的上的一天。”朱传文叹了口气,这些等往后再说吧。“那你觉得这些国文教员该怎么办?”
“我觉得不如让他们和《工人周刊》挂钩,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只要能发表,总有着一部分稿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还有,无非是他们觉得东家不重视国学而已,让他们把自己的一些思想刊登在周刊上,倒也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毛光廷说着自己的意见。
“回去我让乔洪国和他们联系吧,反正审核得看好,对于国学,重视我肯定是重视的,有着这些典籍才有这我们自己的文化、思想,我总不会做那种全面消除的事情,也可能是你说的,这些教员也想出点成绩吧。”朱传文也是给这些人算是找了件儿事儿做,《工人周刊》再开辟一个版面,交由探讨教学心得也是值得工人家庭学习的事情。
朱传文再次起步向着外面走去,面上还是挂着愁容……
“对了,东家,老楚说今天就回来了,我看时间也快到了,咱们去汉耀的大楼等他?晚上我做东,去马迭尔开两瓶好酒算是给老楚接风了!”毛光廷见自己东家还是有些烦恼,分忧解难着。
“走!办厂子都没安抚这些国学教员难!”朱传文好似吐槽的说了一句,带着毛光廷就出了汉耀的炼油厂。
b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