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姜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入队,乒乓人生,三姜哥,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乒乓球这项运动,发球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当年的遮挡式发球大行其道,到后来国际乒联更改规则,不允许遮挡发球。
从当年抛球没有任何约束,到现在强行要求向上方垂直抛球,并且抛球高度不低于十六厘米。
从当年各种稀奇古怪的胶皮大行其道,到现在许多胶皮都被裁定为违规。
从当年各种胶水都能用,到现在正规比赛中不允许使用有机胶水。
可以说,为了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让比赛尽量公平化,国际乒联在这些年里做了无数的规则修正。
而发球问题,正是”信息不透明“问题的重灾区。
到了如今,所有的发球,在慢镜头下都一目了然,理论上说,只要对方观察得够仔细,绝不存在判断不了发球线路和旋转方向的问题。
所以王超的发球得分,其实跟发球难度毫无关系。
他的难点在技巧之外,在于“算计”。
举个例子。
同样的一个短下旋发球,如果对方预判到了,提前迎上来,就可以强行发力拧拉或是挑打,一板子直接打死都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对方误以为这是个底线长球,不提前迎上来,那他就唯有选择摆短,先稳一板子。
而如果他竟然判断这是个快速的偷长,那他会迅速后撤步,当他身形后撤,忽然发现这球竟然是短下旋,他却已经没办法将正在急速后退中的身形拉回来了。
他将直接吃发球,丢分。
——这就是发球的奥妙之所在。
其精髓,既在于“欺骗”,也在于“预判”。
发球的人,要想办法欺骗接球的人。
接球的人,要准确的预判对方的发球。
这是极高层面的心理博弈。
很多业余玩家都不知道,其实一场真正的高质量比赛打下来,双方选手首先感觉到的绝不是身体疲惫,而是心力交瘁。
他们真正累的,是“心”,确切的说,是“脑子”。
就在王斌的出神间,球场上又已经打过六个回合,比分跳到了,王超领先。
从开始,他再也没有丢掉一个球,直接连拿了六分。
到这时,球场外围已经没有队员喧哗了,即便是再没心没肺的人,也开始意识到王超的打法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赵富强和李振国早已停止了争论,两人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有点疼。
闹了半天,这第三个名额还是王超的,那么,自己跟对方又是争了个什么呢?
“你……”
李牧的声音有极细微的颤抖,在这刚刚逐渐安静下来的球馆里,显得格外清晰“什么时候……研究过我的球?”
年轻人并不是真正天不怕地不怕的,当你发现对方好像把你彻底看穿的时候,当你发现自己在对方面前仿佛全身的时候,一样会感觉到某种难言的恐惧。
王超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这还是第一次交手,今天之前我都不认识你,怎么可能会研究你的球呢?”
“可是……可是……”李牧脸色微微涨红,却不知道应该怎样把话接下去。
王超却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还是出手太重了啊,希望不会影响他的心态吧。”
如果可以的话,王超并不想这样。
只是他今天体力真的跟不上了,他又实在不想错过这样一个进入职业领域的机会。
所以,只能对不起了,小朋友们。
他终究曾是国家队名帅,而这里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市队替补区。
不夸张的说,在场所有人的经验加在一起,也不到王超的十分之一。
他曾经看到过太多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球员,熟知任何类型球员的打球风格和特定习惯。
像是赵戈和李牧这种等级的球员,他只需要看一眼,就能通过对方的神态、言谈、持拍姿势、发球动作,将对方整个人看得通通透透。
剩下那一点点看不清楚的地方,也只需跟对方打上两三个球,就足够看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