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昨日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章五五 继续培养,七海扬明,且看昨日风华,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帝国的对外资源都在裕王手下,且主要精力都在欧陆和美洲,而西津地区的发展还离不开波俄两国的配合,那么帝国可能就实施这个计划了,只不过如果是现在实施,合作的目标就是那位总盖特曼伊万马泽帕,而计划的延后,让泽连科这个自己人也成为了备选方案。
王光出身军旅,他在塔岭煤矿的所作所为肯定有上面人照拂,这样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成为走狗良弓的,而裴元器出身安全局,对于搜查很有手段,很快就找到了一处暗格,里面除了日记就是账本,裴元器大略看了看,仔细收好了,对身边的手下说道“回去吧,招呼一声泽连科。看看他愿意不愿意随我一起回去,若是他没时间,两天后去西津行政官署大楼一趟。”
泽连科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他在得到消息之后,匆匆来到了塔岭矿区的火车站,这里有一条专线火车,直接通过地方核心城市西津,而在车站与塔岭矿区之间还有不少的矿区轨道,所有的轨道都是为西津城提供服务,主要运载的就是矿区出产的煤炭、蜂窝煤、砖瓦和石子都能源、建筑材料。
这条铁路线使用的是百骏-丁型蒸汽机,随着炉膛里的火烧的通红,发出了哼哧哼哧的加压之声,两侧气缸活塞在蒸汽的推动下缓缓做工,连杆连着的车轮缓缓转动,当连杆到了最大长度时,十节火车车厢在动力车组的牵引下缓缓前行,渐渐加速一路向北而去。
百骏级是帝国第一型实用级的蒸汽火车头,原型机只有五十匹的马力,但是随着技术的革新,无论是燃煤效率还是马力都有所提高,当时之所以命名百骏就当时的帝国蒸汽动力院希望这种蒸汽机可以改进到拥有一百匹马的力量,也就是一百马力。但实际上,百骏-丙型,七十五匹马力的蒸汽火车头推广的时候,拥有更高效率,更高马力的麒麟级蒸汽机车已经开始运用,主要是采用的高压蒸汽锅炉的缘故。
而百骏-丁级就是换了新式的高压锅炉,让其马力达到了九十马力,但燃煤效率并未提高,因此无法与麒麟级竞争,所以诸如苏伊士铁路、两洋铁路等一些货运铁路都没有使用,因为其对燃煤的消耗量太大,不适合这些缺煤的地方,反倒是因为简便易修理(主要是百骏级拥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攒了较多的修理工人),得到矿区,尤其是煤矿产地的青睐,反正矿区从来就不缺煤炭。
塔津线用的就是百骏-丁型,采用重型标准轨道,可以挂十个车厢,第一个是煤水车厢,用于补给,然后是货运车厢,最后一节也是空气最好,噪音最低的是客运车厢,泽连科登上车厢,晃晃悠悠的车厢里他抓着扶手前进,坐在了裴元器的对面。因为马力够大,火车的速度也提高了三十八公里每小时,沿途要经停两个大镇和一个钢铁厂,所以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西津火车站。与二人一起前往西津的是半个货运车厢里的八十五吨煤炭。
“王光是自杀,但他留下了充足的证据,我简单计算了一下,他在执掌塔岭矿区这段时间,一共从乌克兰劳工那里克扣工资、食物补贴、加班费合计三万七千多两,这些我会通告铁路公司,等一切程序走下来,或许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内补发到位。泽连科,在塔岭这件事上,你做的很好,不枉费帝国对你多年栽培。”裴元器缓缓说道。
泽连科点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泽连科确实做的相当地道,他领导的罢工是在所有合法手段用过没有效果之后才施行的,而且罢工期间,他安排人专门看管关键地方,防止有人搞破坏,甚至还亲自抓了几个趁乱抢劫的家伙交给了矿警,在遵纪守法这件事上,泽连科做的没话说,就连罢工这件事,他也是提前通知西津治安局,做了备案,作为帝国大学法学博士,没有人能从法律上挑出他的不是来。
在西津所有的外籍劳工之中,泽连科领导的乌克兰劳工是表现最好的,拥有最低的犯罪率,劳动效率也很高,如若不然,乌克兰人也不可能获得这么多的政府工程为那么多的国有企业服务,实际上,不光是乌克兰劳工,西津乃至帝国境内所有的外籍劳工都应该感谢泽连科,是他推动了外籍劳工法案,为外籍合法劳工争取到了最低工资、加班费、合理补贴等各种待遇,虽然帝国的企业用工成本在提高,但相应的,工作效率也在提高,所以谈不上谁吃亏。
在简单思索之后,泽连科说道“我们可以不要那些被贪污的钱款,如果可以的话,乌克兰的劳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权益。”
“请说。”裴元器道。
“我希望可以在乌克兰劳工聚集的地方,比如塔岭矿区设立一些乌克兰语教学的学校,让劳工子弟可以入学。同时希望为劳工家属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泽连科说道,其实这个时候,泽连科已经认识到一个问题,虽然他是受帝国教育出身的外藩子弟,而且头上还顶着一个二等外藩国公的爵位,但自从他成立乌克兰工人兄弟会开始,他在帝国高层眼里就是外人了。
而裴元器对泽连科的要求依旧持有谨慎态度,在他执掌西津的这些年里,一直防备外籍劳工成为非法移民,为此他联合申京,制定了很多法案,其中就以《劳工土地法案》为核心,在裴元器看来,有恒产就有恒心,而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假设外籍劳工无法在本地拥有不动产,那么他们就不会扎根于此。
但是西津地区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尤其是帝国为西津确立定位之后,帝国高层在汇总了西津及周边的情况之后,为西津制定了发展规划,那就是西津要努力成为帝国面向欧洲地区的工业中心,因此帝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工矿企业、钢铁企业纷纷在本地落户,这些企业直接从本土带来了大量的移民,相应的,帝国也通过大规模建设铁路的方式促进这些企业的发展。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纵然南洋、海内等省份的移民已经连续五年破万,连续两年破两万了(其中主力还是国有企业带来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但西津地区的劳动力紧缺状况反而越来越严重,在今年,裴元器的父亲,正担任帝国首相的裴成义甚至动用自己在理藩院多年经营的老关系,直接把远疆和西疆两地五个生产旗佐迁移到西津,就地变藩为民,依旧不能解决问题。
虽然当初李君威建议裴元器招募‘无国之人’为劳工,裴元器也这么做了,但是他发现,这些来自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劳工,来到西津之后,就算无法获得房产和耕地,但依旧不想再回去了。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西津就业机会很多,而且纳税负担比家乡更轻,也受到法律保护,不会被贵族和农奴主欺负剥削。而有很多劳工也不是想不想回去的问题,而是不能回去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逃奴,回去直接就是个死。所以他们宁可在西津的各类限制政策下求生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