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黎氏王朝覆灭,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乾熙群臣为治理孟甸、孟挝两省而积极努力的时候,思任法、吞秃鲁、刀孟泰、黎利也没有停下追逐权力的脚步。
在暹罗王三披耶王的印象中,麓川之主思任法一直都是枭雄形象。
因此,当他得知思任法率领数万战兵来投靠的消息后,极其震惊。
他不想得罪大明,因此不愿意收留思任法,可他更不愿与思任法直接开战。
暹罗王之所以会如此反应,是因为暹罗国目前的体制决定了其无法通过强硬的武力驱逐思任法。
暹罗王的统治仅限于王畿内地区,至于地方上则由各部族酋首管理。
换言之,双方一旦开战,暹罗国的地方大军还没有全部集结起来,思任法可能就已经提前攻破了暹罗王城。
所以,经过一番思索后,暹罗王派出使者接待了思任法,还送去了好酒好菜,他表示愿意提供粮草,并让出一条道,让思任法去投靠真腊国王。
就在这时,思任法收到了吞秃鲁的密信,得知吞秃鲁率领一万五千溃兵正在来投奔他的路上。
思任法一路走来,见暹罗国力远不如之前的麓川,且国王软弱,于是心生一计,决定与吞秃鲁演一出戏。
他假装答应暹罗王的请求,却命令其子思机发暗中去联络吞秃鲁。
乾熙十五年八月,就在思任法开始借道暹罗,向真腊国而去的时候,吞秃鲁却凭借着思任法父子暗中支助的武器,一路势如破竹,烧杀抢掠,打到了暹罗王城。
暹罗王面临十万火急之事,无奈之下,只好向还未走远的思任法求援。
思任法杀了个回马枪,击退了吞秃鲁,获得了暹罗王城百姓与大臣们的感激。
至于暹罗王,表面上对思任法父子千恩万谢,暗地里却想着如何活下去,他知道大势已去,他斗不过思任法父子。
为了能够体面的活下去,暹罗王为表彰思任法救援的功劳,拜其为上将军,把妹妹嫁给了思机发,并迎娶了思任法的女儿作为王妃。
乾熙十五年十月,暹罗王以身体不适为由,将王畿大权交给了国丈思任法。
吞秃鲁知道思任法的野心与手段,对年轻的思机发也是颇有好感,为了表达诚意,他接受了思任法的提议,把妹妹嫁给了思机发,而他本人则娶了思机发的姐姐。
就这样,吞秃鲁成了思机发的姐夫,而思机发成了吞秃鲁的妹夫。
思任法自知年事已高,便扶持其子思机发执掌核心权力。
乾熙十六年四月,暹罗国上将军思任法旧伤复发,治疗半月不愈,后病逝于暹罗王城内上将军府邸,其子思机发继任上将军之职,执掌暹罗王权。
就在思任法出殡之时,思机发忽然收到探子急报,真腊王城被占城国上将军所破,真腊王全族被杀。
而所谓的占城国上将军,竟然是之前自立为平定王的黎利。
乾熙十六年十月,思机发收到了一个令他感到震惊无比的消息——黎利已经自立为越王,正厉兵秣马,准备攻打暹罗!
原来,黎利被明军击败南逃后,竟然投靠了占城王,接着他为占城王攻打真腊,并从大明锦衣卫密探假扮的南洋海盗手中购买了不少明军旧式火器。
他利用火器,攻城略地,在占城王手下步步高升,成为了上将军。
而刀孟泰却在黎利投靠占城王不久后,去投靠了真腊王。
他率兵抵抗占城,为真腊王所倚重,可他竟然在黎利攻打真腊时,里应外合,帮助黎利打开了真腊王城的城门。
黎利在攻破真腊王城后,成为了占城王麾下手握重兵的第一大将。
乾熙十六年五月中旬,黎利政变夺权,杀掉占城王全族,自立为越王。
为了彰显越王威势,黎利派出儿子黎麟、大将刀孟泰东征西讨,将原真腊与占城境内不服的势力逐一消灭,执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国策。
五个多月后,黎利派儿子黎麟率领三万大军西征暹罗。
此时,暹罗国的实际掌权者思机发连忙派出吞秃鲁率领五万大军进行阻止。
可惜吞秃鲁在作战时中炮而死。
这个炮,便是黎利从“南洋海盗”手中购买的产自大明的大将军炮。
思机发认为黎利的武器威力太大,攻破暹罗王城也是早晚的事,于是他最终率部投降了黎氏越军。
黎利为了彰显胸怀,特地封思机发为右将军,改暹罗王城为越国西都,由思机发镇守。
思机发自然是感恩戴德。
不过,黎利却趁机以扫荡各地不服势力为理由,抽调走了思机发手下一半的青壮战兵。
早在黎利自立为越王的半个月后,也就是乾熙十六年五月底,远在大明京师紫禁城的朱高煦便收到了黎氏越国建立的消息。
他知道混一扶南半岛的时机已到,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开始着手兼并扶南半岛。
朱高煦先是派出使者问责黎利,让黎利把占城王、真腊王交出来,毕竟占城与真腊是大明的附属国,大明有保护两国和平的职责。
黎利这时还不敢对大明宣战,他辩解称占城王被贼寇所害,他打退了贼寇,被占城国臣民拥戴为王。
至于真腊国则是被暹罗国所灭,他出兵攻打暹罗国,是为了替真腊王全族报仇。
由于他灭了暹罗国为真腊王报了仇,所以得到了真腊国臣民的拥戴。
最后,他不得不在麾下将士与臣民们的拥护下,建立新的国家——越国。
黎利认为乾熙君臣应该是想让他对大明表示臣服,因此他在以十分隆重的礼仪亲自接待了大明天使之后,恭敬的献上了一份文书。
他在文书中恭维了朱高煦的英明神武,又着重强调越国只是边陲小国,不值得大明天子动怒,他一定会按时上供,以表达对大明的臣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