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58 三军新立四大营,大明疯皇,星辰玖,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泰昌和信王朱由检、成国公朱纯臣等人商议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内阁首辅徐光启和兵部尚书南居益等人终于匆匆赶了过来。
这几人脸色都比较的凝重,很明显他们还没商议出太好的办法来。
泰昌让众人都坐下来之后还是认真的问道:“怎么样,子先、思受你们想到什么好办法没?”
徐光启和南居益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负责兵部的南居益小心的回道:“皇上,关于粮饷的问题,微臣觉得您想的办法很好,反正这会儿我们不差钱,我们可以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拉过去,这样就不会出现什么拖欠粮饷的问题了。”
呃,真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个其实不是泰昌想出来的应对办法,他只是想这次多拉点饷银过去提振一下士气而已。
没想到徐光启和南居益还都以为这是他想出来的应对之法。
好吧,关于饷银的问题,这么办的确能解决。
反正又不差钱,提前三四个月把饷银发下去也没什么。
总之,不管用什么办法,这饷银绝对不能拖欠。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很好,这个问题就这么办,提前发就提前发,总之尽量不要拖欠饷银。关于边军驻守边疆的问题呢,你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这个。
南居益颇有些尴尬道:“皇上,这个问题我们商议了很久,感觉还是只能依照原来的老办法,把边军变成屯卫,成立都司卫所统管,让他们边屯田边驻守边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家人全接过去了。”
呃,把边军变成屯卫?
这不就是让神机营和神武营精锐乃至水师将士又解甲归田吗!
这屯卫制度,怎么说呢?
如果是以农耕为主的王朝,选择屯卫制度还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农耕为主的王朝没有太多的税赋收入,供养不了太多的军队。
就好比以前的大明王朝,一年税赋收入折算下来总共也就四五百万两银子。
这点银子能养多少军队呢。
粮饷就按原来的最低标准算,普通士卒每个月粮一石,饷一两,将校逐级递增,一个月下来,一万人马的粮饷折银大概就是两万两左右,一年就是二十四万两左右。
这么算起来,十万大军一年就需要二百四十万两的粮饷。
也就是说,以前的大明王朝最多也就能养活二十万大军。
而且,这二十万大军还不能常备,一旦常备,朝堂上下成千上万的官员就连俸禄都没了。
如果发生天灾,那更不得了,朝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灾民饿死,根本就没钱赈灾。
这种情况下,把精锐大军变成屯卫是可以理解的。
说白了,屯卫就是省钱,只要给他们地,让他们自己去种,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就行了,朝廷根本不用支付粮饷。
当初洪武大帝就曾得意的夸下海口,养两百多万大军不用花朝廷一文钱。
问题,这大军你不养就废了啊!
你让百战精锐解甲归田去种地,他们还能上战场吗?
或许,第一代,也就是真正参加过大战的百战精锐临时组织起来还有那么一点战力。
但是,几代下来,人家就跟农户没多大区别了。
他们得种地养活自己啊,这种情况下,你能时常拉着人来操练吗?
不能时常集结到一起操练,那跟农户有什么区别?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明两百多万大军屯田不到百年就不大会打仗了,直接被蒙元瓦剌部打得屁滚尿流。
历史上,到了崇祯朝,最后能拉出来的精锐甚至二十万都不到了。
这么搞能行吗?
肯定不行啊!
现在大明这么大的疆域,没有精锐大军镇守会怎么样?
那不就是人家眼里的肥肉!
不过,南居益的话倒是给泰昌提了个醒。
他想到了辽东军和辽东屯卫的例子,他回想起了孙承宗重新组建辽东军的过程。
当初辽东军溃败的时候其实总共都剩下不到十万人马了,后面,大明不断从两京十三省抽调屯卫精锐过去,最后才组成了二十万辽东军精锐。
这二十万辽东军精锐其实有大半本不是辽东屯卫。
不过,后来孙承宗却把这些辽东军精锐的家人全部调集到辽东屯田去了。
这样一来,他们等于是跟家人在一起了。
有任务的时候,他们可以集结在一起,马上出击。
没任务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回去帮家人种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