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宗明天下,七帅,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条过了以后,允熥说起下一条。他说道:“朕欲提升太医院诸医官的品级,诸卿以为如何?”
郭镇问道:“陛下,为何如此?这和在卫所分派郎中有何干系?”
允熥说道:“这与在卫所分派郎中并无干系,是朕因它事所决定的。”
然后允熥转向几位科举出来的文臣说道:“齐卿、练卿、陈卿、卓卿、景卿,你们都是科举出来的,你们说说,一万个读书人中,能考中进士的有几个?”
五个人面面相觑,第一个被点名的齐泰说道:“陛下,臣是应天府溧水人,陛下也是知道的。臣之家乡,大约每万名读书人,有十之二三能中秀才,不足百人能中举人,不足十人能中进士。”
练子宁是茳西新滏人,卓敬悊江瑞安人,情况都差不多;陈性善是山硒山阴人,景清是三秦真宁人(今苷肃正宁县),都是北方人。
陈性善说道:“陛下,臣之家乡,秀才或许比南方容易中一些,大约有十之三四,中举也多些,但是中进士比南方还难些。”
允熥知道,现在大明初立国,人少,其实还好考一些,等到后来人口多了,更不好考了。
所以允熥说道:“大家也都知道科举之路十分难考,只有最出类拔萃之人,如齐卿、陈卿等人才能中进士为官。”
“剩余的人中了举的,也是乡绅了,不愁吃喝;但是即使是中了秀才的,每月能从县里领一石米,也不足家用;更不必提穷首皓经了一辈子还是童生的人了。”
“朕在北方巡视时,曾在用膳之时听一名多半是赴北平考乡试未中的人赋词一首,词牌《陌上桑》,词云:
传来一纸魂销,顷刻秋风过了,旧侣新侍,半属兰堂蓬岛。升沈异数如其他,漫诩凌云才藻。忆挑灯,昨夜并头红蕊,赚人多少。
愧刘蒉策短,江淹才退,半百青衫泪绕。桂魄年华,只恐嫦娥渐老。清歌一曲,凭谁诉,惹得高堂烦恼。梦初回,窗外芭蕉夜雨,声声到晓。”
在场的人都是饱学之人,虽然都是人生赢家,但是几名考过科举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人词中包含的感情。
练子宁马上说道:“陛下,此词文采飞扬,虽然作者并未中举,陛下为何不特举其为官。”洪武年间白身而为官的人不少,不算违反规矩。
允熥被噎了一下,他吟这首词是为了表明读书一直不能中的人有多么不如意,但是没想到练子宁竟然关注起作者来了。
允熥思索了一下,才说道:“当时朕本欲追问,但是他们马上就走了,朕的侍卫担心有危险,所以并未追出。”
练子宁又说道:“此人是哪里的口音?陛下何不下旨寻找此人?”
允熥只能说道:“此人是,永平府、滦州一带的口音,朕马上下旨寻找这名落地的秀才。”
他说到滦州、永平府,齐泰、练子宁、郭镇这些三年以前曾经跟随北巡的人都想起了一件事情,为什么允熥会说那一带的方言呢?允熥身边的侍卫没有人出身那里吧?
不过他们也不好开口直接问,所以只能自己在心中疑惑。
允熥急忙把被带歪了的话题转回自己想要的方向,说道:“并且诸位都是读过书的,知道读书有多么不容易,要想读书出头,必须埋首读书一刻不敢懈怠的,等到了三四十岁再去学种地也晚了。”
“朕是天下万民的天子,不能只顾着为官的这些人。依朕所见,读书人别的难办,但是学医还可。为了给天下的读书不成的童生、秀才一个过活的指望,所以朕欲大兴医学。”
“不仅太医院的医官要提升品级,还要大力宣扬‘不为良臣即为良医’,让不得志的读书人愿意行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