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黄巾军
大汉护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收服黄巾军,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大汉护卫,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吸纳五万黄巾军,吴玠、杨业的兵力达到了九万人。
大隋猛将张须陀的隋军,人数是七万人。
“我们的九万人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兵马,而张须陀的七万隋军,整齐划一,不能相比。还差了一些。”
谢艾手中的九万兵力,由驻队矢、无当飞军、乞活军、西晋军、黄巾军、杨家军组成,看似各项兵种都有,但彼此配合的默契程度,比起张须陀的隋军还是差远了。
吴玠说道“孙策已经决定出兵一万。”
谢艾拧紧眉头“一万兵力,还不够。”
吴玠又说道“主将是周瑜。”
“够了。”
“那为何之前又说不够?”
“因为周瑜,可抵三万人。如果水战,周瑜可抵十万雄师。”
谢艾毫不掩饰对周瑜的崇拜。
对于魏晋南北朝的人物,他们尊崇三国名将。
关羽、张飞在他们的时代,就是万人敌的象征,任何猛将都要拿关羽、张飞出来比较一番。
张梁、刘辟两个黄巾军武将被押到吴玠、邓艾等人面前。
“张梁,你当真可以用符水治病?”
李恽对张梁这一项法术很有兴趣。
他可是亲眼看到张梁使用神奇的符水,一次治好几十个黄巾兵。
如果让张梁来当郎中,岂不是军中的郎中全部都失业了?
张梁的符水治病术,见效奇快无比,对于行军打仗的将士而言,张梁简直是华佗在世。
张梁答道“符水治病,自然是真的。”
谢艾盯着张梁“符水治病,虽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只是欺骗人的感官,让他们以为自己没事了,是一种对人心的暗示,并非真的无事。我说的对吧,人公将军张梁?”
张梁脸色一变,谢艾的猜测没错。
符水治病,多数还真是心理暗示,只是张梁的法术,强化了这种暗示。
张梁缓缓说道“符水治病,确实和你说的差不多。不过,也不是全无效果,对于一些小灾小病,在符水中提前加入药材,还是能治的。而且,很多古怪的病,如果平民百姓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往往会莫名其妙就好了。”
“……”
李恽发现张梁还是有装神弄鬼的成分。
张梁眼神迸发神采“不过我相信,如果是我的兄长,大贤良师张角,他一定可以凭借符水,匡救天下苍生。”
“大贤良师张角,此时都还不知道在何地。你与刘辟,暂且为我们效力,可饶你们性命。”
谢艾认为张梁与刘辟还有些利用价值,于是招揽二人。
只有张梁、刘辟才能更好地发挥黄巾力士、黄巾长、黄巾兵的兵种天赋。
谢艾的主要目标是对付隋朝名将张须陀,尽可能增加胜算。
谢艾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说尽量提高取胜的概率。
这是谋士的职责所在。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还是归降为好……”
张梁暗自嘀咕,最终还是选择归降。
好汉不吃眼前亏。
“既然人公将军都如此,我别无选择。”
刘辟在张梁投降之后,也选择了臣服。
吴玠看向谢艾“你说只要壮大实力,就有计可破张须陀,如今可以说出你的计谋了吧?”
谢艾摇头“目前实力还不足以击败张须陀的七万隋军。等周瑜到来,再说。”
吴玠下达命令“此地的农田,如果舍弃就可惜了。在此地设立镇子、村庄,纳入领地范围。五万挑选出来的黄巾军精锐,随我们班师。”
吴玠只带走五万黄巾军,其余黄巾军的营寨,改设镇子、村庄,将他们当做是民屯治理。
吴玠收服张梁带领的黄巾军,这已经是太行山十八路诸侯,继司马越之后,又一个被消灭的诸侯。
太行山十八路诸侯,只剩下十六路诸侯。
其他诸侯隐隐察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已经开始注意到吴玠这一伙人。
这些诸侯要么精明,要么擅长用兵,在吴玠连续灭掉司马越、张梁两股势力之后,不可能不注意到吴玠这一行人。
像是苟晞这种加入吴玠势力的武将,很快就意识到吴玠可能是外面诸侯派来的兵马。
其他诸侯和名将、谋臣,也不是吃素的。
与此同时,周瑜带兵抵达高都城,与吴玠、谢艾一行人汇合。
周瑜羽扇纶巾,面如冠玉,风流倜傥,腰间别着一把宝剑,率领一万吴军在高都城外驻营,然后亲自入城。
周瑜骑马入城,结果引来高都城无数少女、少妇围观。
长得帅就是没办法。
一个青楼高阁上的女子弹奏曲子,仅仅是错了一个调子,周瑜回眸,这个青楼女子竟然望着周瑜发呆。
“人与人的区别,和人与狗的区别都大啊。”
不少路人内心是崩溃的。
周瑜不用凭借才华,只要靠着一张脸,就能混的风生水起,再不济,也可以当个小白脸。
周瑜没有意识到自己伤了多少男人和女人的心,而是进入城主府,与谢艾谋面。
两人都是儒将,有不少相同点,惺惺相惜。
这次周瑜来援,要对付的是大隋名将张须陀。
“我在途中,已经想好该如何对付张须陀,不知道计谋是否与你所想一致?”
周瑜与谢艾合作,需要考虑谢艾的想法。
谢艾说道“我们在掌心各写一个字,看是否不谋而合。”
吴玠、王平、杨业等武将面面相觑,周瑜、谢艾这些儒将的浪漫,他们搞不明白。
周瑜、谢艾各自松开手心,只见两人的手心都写着一个“骄”字。
杨业不解“这是何意?”
周瑜、谢艾相视一笑“骄兵必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