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应下了
满城金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5章 应下了,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满城金甲,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万历年间大明就曾出兵援高丽抗倭,可见对出兵支援倭国平定内乱之事持支持意见的还是占据大多数的。
早朝结束,基本敲定的就是出兵援助倭寇。
另外,对倭国提及和亲保世代交好持支持态度的也不少。
决定出兵,决定和亲。
接下来还要考虑让谁领兵,让谁其和亲。
这些事情反而要比是否出兵,是否和亲要难很多的。
早朝结束,朱允炆直接跟着朱元璋回了东暖阁。
倭国使臣全然没提朱大福一句,这让朱允炆忐忑的心情松快了许多。
心情松快了,在朱元璋身旁做些恭维之事也变得更有信心了。
以前没人与他争斗,他虽常被吕氏耳提面命说什么权谋,但毕竟无可真正实行的基础。
自朱大福出现,朱允炆便把这些权谋逐渐实践起来了。
时间过去这么久,朱大福已融会贯通了,知道一句君忧我必忧,君乐我才乐。
人君王闷闷不乐,你却兴奋不已,这不是成心与人君王唱对台戏吗?
碰见那种杀人不眨眼的,当即就可把碍眼的你斩杀了、
那些还顾及脸面的即便不会当场斩杀你,也是会把你记在小本本之上等着秋后算账的。
朱元璋身上低气压很甚,脸上带着不快,一副生人勿进的样子。
朱允炆跟在朱元璋身后也不主动说话,脸上的不高兴就像是谁欠了他钱似的。
在东暖阁坐定许久,朱元璋这才抬头瞅了一眼朱允炆,问道“你觉此事当如何?”
这是对朱允炆的考验,朱元璋若在这个事情上真有摇摆,那召集商议之人会是阁臣和六部。
朱允炆坐在东暖阁,对这些事情早就有所考虑了。
在朱元璋询问之后,朱允炆顿了一下,算作思考,直接道“孙儿出兵倭国除仁义之举外,还可促进倭国对我大明称臣纳贡,如此一来,势必可保沿海靖海之成果,至于和亲之策,孙儿以为也是极有必要的,王昭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嫁吐蕃奠定边疆百年安定,这也使得汉唐得以休养生息,促之以强大。”
这些论点乃大部分朝臣的,朱允炆借此论点无疑于是维护与这些朝臣站在了一条战线之上。
君子以和为贵,和亲之策无疑于是很得文臣称赞的。
至于出兵倭国,这也让武将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对武将也是一种收买。
另外,又以永保靖海之成果,也会让心中装着朱大福的朱元璋印象极好。
总之来说,朱允炆自认为自己这个回答是天衣无缝的。
朱元璋不知道在想什么,对朱允炆的回答不置可否。
良久之后,才吐出了一句,道“你以为若是和亲该如何选派人选,若依其意见派兵过去该以谁为主将?”
这些内容在早朝上并未讨论出来,朱允炆要做回答完全得由自己发挥了。
在此问题上,朱允炆深思许久,才终道“孙儿以为阿姐可为上上人选,阿姐乃太子之女可对足利义满之子,平等相待,也可彰显大明对此和亲之事的重视。”
接待使臣尚且需与使臣官职相等之人,和亲更得是身份无差别的。
足利义满要为自己儿子找和亲对象,大明这边若是给人家安排一个宫女,这明显不是轻视贬低人家吗?
朱允炆口中的阿姐名为燕婉,乃常氏所出,比朱大福还大,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至于率兵出去的武将,孙儿以为蓝玉将军最为合适,冯胜等老将年近古稀,已无力率兵出战,也实难忍受跋山涉水的路途颠簸,蓝玉将军乃新一代崛起的勇将,在捕鱼儿海之战中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蓝玉乃淮西勋贵,一直以来都对朱允炆有所不对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