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柳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侠行湖广卷 第五章 青阳镇,刺行山河,侠柳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从红山村到青阳镇有五十里路程,且大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只有在临近到达的一小段才是官府主持修建的青石道。因此,即使易文催动轻功全力赶路,也花了三个多时辰才赶到。
这青阳镇是这些年才设立的一个小镇。这里原本是周边几个山村的村民的固定集市,随着前来赶集的人数增多,便有些头脑敏捷的商人在此处投资兴建了不少酒肆,逆旅。也有些商人干脆在此定居下来,专门进行农畜产品的营生。集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官府便也就顺水推舟设立了这青阳镇。
刚踏入这小镇,易文便觉此处真是热闹非凡。还在镇子的边缘地带,就能看见各色人等拎着大包小包卖力吆喝着。更有人直接牵着猪马牛羊四处寻找买家。
在人群来往如此密集的地方,有些聪明的小贩便就地拿木箱木板做成一个小摊,贩售些杂食粗茶之类的。即使是各家都常见的烤玉米烤土豆,在这里也引得人们排队竞购。
易文瞧见了这些小摊,这才发觉自己早已饥肠辘辘。伸手进包袱里掏了掏,想拿些钱财,突然想起自己全身上下也只有孙大娘给的那一块银元。
这银元是大周皇朝所熔铸并发行的货币,一块银元便价值一两银子,是可直接向官府兑换成白银的。寻常的一户平民人家一个月的吃穿用度也不过两块银元。孙大娘往易文的包袱里塞的三块银元,不知是两口子省吃俭用多少月才省出来的,所以易文只敢取了一枚充作盘缠。
百姓之间的交易往来一般不会用银元这等昂贵的货币,更为流通的是铜币。诸如这些小摊贩所售卖的食物,大都只需几文钱一份。一千文铜钱可兑换一枚银元,不过官府并提供兑换,只能去民间的钱庄之中兑换。
易文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进入了小镇中心,想着找家钱庄赶紧将这银元换了,否则连吃饭都成问题。
小镇的中心只有两条长街,横竖交错着,当地人直接按照方位将其称为东西街与南北街。东西街上开设的都是些酒楼旅馆,供有些闲钱的人来此消遣;南北街则坐落着各大商会在此开设的分店,专门用来收购一些特定的产品,例如药材之类。
而在两条街的交汇处,是兴德县县衙在此的驻地。这青阳镇每年为兴德县带来大把银子的税收,县里也是相当重视,直接派了一名主簿在此维持秩序,也方便课税。这主簿可是朝廷命官,虽然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但在当地百姓眼里,这就是官老爷。
进入镇中心后,人群就不再拥挤了,这里走着的大都是些穿长衫绸衣的商人,他们只会进行大额物品的买卖。
易文在街上随便拦了一人,打听了下钱庄与那私塾的位置。那人便直接指了南北街上的一家钱庄给他,但说到私塾时,这人却有些犹豫了
“私塾?我在这镇上五六年了还真没听说过,不过听说在镇子的郊外有所荒废的古寺,便有个教书先生在那里招收学生。”
易文也有些疑惑,秀才对于读书人来说确实只是个开始,但对于百姓来说却算得上士族豪绅了。再加上开设私塾其实获利也着实不菲,不至于连所宅院都租借不起而跑到什么古寺之中讲学。
将这些疑问搁置一边,易文朝着那人所指的方向走去,先把银元给兑换了。
走不出几步,易文便看见了那钱庄。在这繁华的南北街上,这钱庄坐揽了一座大宅院,面积抵得上左右两家商铺之和。门口代替招牌的是一座一人高的巨石,上面刻了四个大字孙氏钱庄。
那字体苍劲有力,不外乎是哪位书法大家所写,而后再刻印上去的。
在大门两侧还有两个家丁,手持檀木长棍,魁梧地屹立着。
即使易文前世几乎看遍了天下的繁华,却也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小镇上竟有这般气派的钱庄。
易文刚刚踏进大门,便有一身着红衣,酥胸半露的妙龄女子迎上来。她看到易文如此年幼,只稍稍愣了一瞬间,随后便又在脸上浮起了淡淡的微笑,用如同蜜饯一般的声音问道
“这位小少爷,请问光顾孙氏钱庄有何贵干。”
易文到底是活了两世的人,更何况现在只是一名孩童,他对这般绝色女子也无任何特殊感觉。直接了当道“我要兑些铜钱。”
“小少爷要兑何数目的?”
“一枚银元。”
红衣女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一枚银元对这孙氏钱庄来说就是每天处理量的九牛一毛。但她还是彬彬有礼地接过银元,转身进入了账房,不一会便拿着数吊铜钱出来,双手递给了易文。
这每一吊铜钱上都有印着孙氏钱庄的封条,表示这是经钱庄清点确认后,这一吊钱确实是满一百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