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二章 视察(一),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岭南仨人,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三个多月的发展,人革联在胡逗洲、舟山群岛两地,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秋高气爽。
胡逗洲,西田镇。
刘老根一家正在收割水稻,金黄的水稻,让一家人兴高采烈。
他们一家五口,一共分到了50公亩地(隋朝1亩相当于现代077亩),虽然比起朝廷的一丁80亩少了很多,但问题是隋朝的税收不在少数。
隋朝执行一床3石的丁税,所谓的一床,就是夫妻俩人,另外还有麻布、生丝的定额实物税收,以及徭役、义税之类。
这还是隋朝规定的税收,到了地方,官吏可不会那么守规矩,比如大小斗、折色、强行摊派之类。
加上地主豪强、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遇到天灾,就不得不借高利贷,或者卖田。
而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贵族是不缴纳税收的,隋朝和很多封建朝代一样,都很难对这些大地主进行收税,只能不断压榨平民。。
农民名义上有几十亩土地,可一年到头却连温饱都困难。
被任命为西田镇农业站站长的胡游,带着农业站的二十多个吏兵,来到农田帮忙。
他们带来了八台脚踩打谷机。
“胡同志,&bp;这打谷机真好用。”刘老根打完一把水稻,&bp;拿起一瓶凉白开。
踩着踏板的胡游,也停下来喘口气:“供销社可以订购,&bp;一台只要1500晶币,你们可以几户合买一台。”
“1500晶币?”刘老根掰着手指头,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今年胡逗洲风调雨顺,水稻亩产100公斤左右,&bp;刘老根一家种了45亩水稻,&bp;可以收获干稻谷4500公斤。
而收储社的干稻谷收购价格,是20晶币每公斤。
刘老根盘算了一下,他们一家五口一年要吃1200公斤,备用2000公斤,&bp;还有挤出1300公斤干稻谷,&bp;大概价值26万晶币左右。
至于晶币这个货币,其实就是龙莎在舟山打造的玻璃币。
用铜铸造铜钱这种事情,郑森根本没有这打算,&bp;现在控制区内的铜钱,只能按照铜器的价格使用,而不是货币。
采用玻璃币的方案,其实是郑森等人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玻璃币短时间内不存在被仿造的可能,虽然魏晋南北朝期间,中原地区已经有玻璃制造技术了。
但是本土的玻璃制造技术,是以铅基玻璃为方向,制造出来的玻璃,&bp;都是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
而龙莎制造的玻璃,&bp;是钠基玻璃,本身是透明无色的,&bp;然后使用热压铸法,&bp;大规模生产出透明的晶币。
虽然玻璃容易碎裂,但工农银行是支持碎币更换的,&bp;只要碎片的完整度超过80,&bp;就可以无条件更换新币。
货币这种东西,&bp;不是就不是可以直接使用的东西,&bp;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等价物。
郑森用晶币直接锚定食盐、铁器、玻璃制品等工业品,避免了货币信用问题。
同时也可以避免未来的一些麻烦。
一旦人革联踏上内陆,&bp;控制区和敌占区的交流,是很难百分百禁止的。
如果使用铜钱作为货币,&bp;后果非常严重,因为现在隋朝的物价已经疯了。
前段时间江南的米价疯长,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1斗米3400文的恐怖价格。
这個时候用铜钱作为货币,简直是自找麻烦。
晶币很难大规模仿造,而且锚定了控制区的工业品,郑森可以将其变成硬通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