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风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人物志——齐,人代:世界重塑,慕风斋,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齐武仙——齐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松挐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谭嗣同《崆峒》
春风新新,杨柳依依。充斥着乡土气息,简单而别一番美丽的河边,青牛慢腾腾地信步前行,而青牛背上,穿着朴素布衣的幼童,嘴里叼着根细柳,盘着腿,哼着歌。
“这位小兄弟,你可知昆仑山该往何处去?”突然,幼童感觉到衣角被人轻轻扯了两下,转头看去,只见在他身侧一个穿着蓑衣,拄着拐杖,特别是头发还蓬蓬松松的青年微笑着向他问道。
“昆仑山?”幼童挠挠头,这可把他难住了,他没读过书,更没上过学,唯一的知识来源是乡里酒肆的说书先生,他又怎么会知道昆仑山在哪里呢?但看着青年人那副充满希冀的模样,他也不好意思说不知道,干脆随手一指,“在北边,很远很远的北边!”
“很远很远的北边么?”青年人闻言轻叹一声,似乎是有些无奈地嘟囔道,“唉,看样子又走错路了。”
“是,这样吗”青年人的反应让幼童心中又被深深的罪恶感填满,但碍于他小小的自尊心,他没有直接坦白自己的谎言与无知,而是试图转移话题道,“先生究竟要去昆仑山做什么?”
“去寻一处桃花源。”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桃花源?”幼童思索了一下,他好像在说书先生那里听到过关于桃花源的典故,回忆一番后又有些迷糊地问道,“可是,酒肆里的说书先生说,桃花源在武陵,不在昆仑山啊”
“不不不,只要你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桃花源既在武陵,也在昆仑,既在市井,亦在乡野。”青年人看向遥远的北方,嘴角依旧晕染着恬淡的微笑,如这春天一般,望之心静。
“先生懂得好多!”幼童能够感受到青年人话中蕴含着某种哲理,但奈何他没什么文化,实在理解不来,到最后也只能一脸崇拜地胡乱夸耀。
“嗯嗯,”青年人若有其事地点点头,毫不犹豫地接下这份夸奖,随后手指磨着鼻尖故作深沉地说道,“大概是因为我本就桃花源中人罢。”
“啊?先生是桃花源中人?”幼童震惊了,没想到这世间真有桃花源,而眼前这个出尘的青年人居然还是桃花源中人?等他反应过来,只觉得十分兴奋,赶紧问道,“桃花源中的人们都像先生这么厉害吗?大人小孩是不是都活得十分轻松自在?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邻里和睦,待人热情吗?”
然而青年人似乎并不打算回答他这些问题,只是将斗笠往下按按,又抖了抖蓑衣,转头留给幼童一句:“这就得,你自己去看了。”说完就拄着拐杖向前走去。幼童还想驱着青牛去追赶,然而青年人就像融入了这片山水一样,几步就消失在了青葱的绿叶丛之中,——只留给幼童满眼的憧憬与遗憾。
————三千剑来————
之后幼童外出放牛时总会试着去寻找青年人所说的哪里都有的桃花源,这个小小的梦想伴随着他逐渐长到,直到十三岁那年,另一个人的到来。
那是一年夏末,为蝉鸣的尾声所飘忽着的季节。少年人穿着打满补丁的短袖短裤,倚着矮屋的墙壁,出神地望着远方变幻莫测的云层。突然一股淡淡的烟味飘进他的鼻腔,将他从漫无目地的思绪中拉扯回现实。他微微侧目,只见离他不远处的台基上,坐着一位模样威严的中年男子。那个男子穿着模样华丽的道袍,手中拿着的烟斗也是雕金镶玉,一看就不可能是村里人。但他究竟是谁,少年人并不关心,反正再好奇,该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自己的。于是在这段小插曲后,空气又再次安静了下来,只剩那个中年人吞云吐雾的呼吸声。
“喂,小伙子,”结果是那个中年人先耐不住安静,首先开口道,“我看你骨骼惊奇,颇有修行之材”
“不去。”然而,中年人话还没说完,少年就直接拒绝了。于是空气又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年人依旧在吞云吐雾,而他依旧看着天空变幻莫测的云层。
“为什么?”中年人再次打破了沉寂,他挑了挑眉,这是头一回有人拒绝他的邀请,不过他并未因此动怒反而对这个少年人更感兴趣了。
“因为我还没找到桃花源”少年认真地回答道。
中年人愣住了,被这莫名其妙的回答。但很快他就转头看向少年笑道:“哈哈,桃花源?就在这破旧的小村庄中吗?”
“对!之前有个先生路过时说哪里都有桃花源,怎么我这破旧的小村庄就不能有了?”少年人感觉到自己的梦想受到了挑战,有些激动地反驳道。
“你遇到的那位先生倒是高人,”中年人又笑道,不过此时他的笑声中包含着对那句话由衷的称赞,待笑意褪去,他又继而语重心长地对少年说道,“我倒不是小看你们这村子,只是你想,待在这里既要为生计发愁,又要终日勤恳工作,到头来,除了自视清高,何曾离所谓桃源近了一步呢?”
“我”少年还想反驳些什么,但仔细想来却发现自己竟无话可说。因为的确,自那以后这么多年,他未曾哪怕嗅到一丝桃花的香味。为了生计,他不得不花费大半时间帮村里老爷放牛,虽然他会时常留意,但路途永远固定又怎么可能有所收获。他总是活在梦中,试图将梦带入现实,因而总是自以为清高脱俗,与众不同,其实或许至死都只是再平凡不过的人。
“很多时候,所谓桃源隐士都是达官贵人粉饰自己的妆容,没有人会在意乡间有没有‘清水出芙蓉’。那些什么孤芳自赏简直可笑,你要明白‘芳’从来都是人对花香的评价,而不是花留给自己的。”中年人毫不留情地嗤笑道,说完似乎是对少年人失去了兴趣,当即也不再逗留,站起身叼着烟斗,头也不回地就向村口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