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四十章:夺嫡的大幕缓缓拉开(中),日月永在,煌煌华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另一人叫王与准,当年与朱文奎同为湖畔一期的同窗学员,如今也是三品的侍郎衔。<r/>
<r/>
其他的组员,几乎都是工部和通政司抽调的能吏,加上几个翰林院深造的精英学子。<r/>
<r/>
调研组一路出北京乘火车抵达天津,走海路一路南下,便是直直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r/>
<r/>
曾经的大明故都,如今直辖府之一的南京府。<r/>
<r/>
可以说目的性已经非常明确了。<r/>
<r/>
只不过朱文奎可不会上来就直眉瞪眼的奔着自己那几年未曾蒙面的二弟就去,他抵达南京的第一站,应付一下南京知府衙门的接待后,先登了一个必须要登的门,见了一个必须要见的人。<r/>
<r/>
那就是大明第一任总参谋长,燕王朱棣。<r/>
<r/>
“文奎见过四叔祖好。”<r/>
<r/>
手里拎着几箱子补品,朱文奎轻车简从就摸了过来,在已经辉煌不在,多少显得冷清许多的燕王府后院里,见到了早已满头华发的朱棣。<r/>
<r/>
后者虽然已是老态尽显,但这精神劲可是不逊当年。<r/>
<r/>
退下来的这几年,看得出来朱棣仍旧没少舞刀弄棒,后院里十八般武器摆的分明,加上几个定靶和练刺刀用的稻人,这后院,实有几分肃杀之气。<r/>
<r/>
“哟,文奎来了。”<r/>
<r/>
朱棣这会正忙着逗弄一个小不点,闻声抬起头,便是看到了朱文奎,老脸上露出了笑意:“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咱这南京城要啥没有。”<r/>
<r/>
随手将东西递给上来接的一个老管家,朱文奎走到近前也是寒暄两句,而后看向这绕着朱棣膝下摸爬学步的小家伙:“这是祁镇吧。”<r/>
<r/>
“嗯对,瞻基的儿子。”<r/>
<r/>
朱棣呵呵一笑,轻轻踢了小祁镇一脚:“这是你文奎伯伯,叫人。”<r/>
<r/>
“咿呀。”朱祁镇瞪着滴溜溜的大眼睛看了一眼朱文奎,有些口齿不清的喊了声‘爸爸’。<r/>
<r/>
这可把俩人都逗笑了。<r/>
<r/>
“是伯伯不是爸爸。”朱文奎蹲下身子,笑道:“波喔伯。”<r/>
<r/>
熟料朱祁镇看了两眼朱文奎,却是一扭头,爬回了朱棣膝下,没做回应。<r/>
<r/>
“这小东西,还怕生。”朱棣笑骂了一句没出息的东西,而后就让老管家把朱祁镇抱走,自己引着朱文奎往堂内走。<r/>
<r/>
“这次你来南京,是不是陛下交代了要办哪些事。”<r/>
<r/>
坐定下来,朱棣便开口问了一句:“有需要孤帮忙的地方,你可以尽管开口。”<r/>
<r/>
“先谢过四叔祖了。”朱文奎嘴上谢了一句,而后才言道:“这次来南京,是内阁交办的事情,父皇那里只让文奎替他问您一句身体近来可好,又说等您有时间,可去北京,他和郑叔叔都想您了。”<r/>
<r/>
一句话,让朱棣有些感动,也是老人了,本就伤春悲秋的岁数,加上朱文奎话里提到了郑和,就更让朱棣忆起多年故事。<r/>
<r/>
“会的会的,再过两年瞻基的工作都稳定了之后,我这把老骨头要还能动的了,就去。”<r/>
<r/>
应下了这邀请后,朱棣又说及了正事:“内阁交办了哪些事啊。”<r/>
<r/>
“说是工部打算改制,让我挑头弄了个调研组,说看看江南六省的工业、工厂和工人现状,有没有哪些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r/>
<r/>
朱文奎如实道来:“最好呢,多看看这江南几省,毕竟您也知道,江南一地,牵挂中央超过六成的财政,是财税重地。<r/>
<r/>
何况之前因为五军府裁汰的事,又闹过东南军区跟中央不是一条心的乱子。”<r/>
<r/>
话里念叨到了五军府,朱棣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太好看,半晌才叹了一句:“当年都是出生入死为国献力的老兄弟,现在受此事,一个个的身体也都不好。”<r/>
<r/>
对朱棣的感慨,朱文奎没法接话。<r/>
<r/>
他总不能数落朱允炆吧。<r/>
<r/>
“罢,都过去的事了。”朱棣的情绪来去很快,又鼓励了朱文奎一句:“既然这次是内阁交代的差事,你要好好办,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跟孤说,南京这地界,孤的脸还是有用的。”<r/>
<r/>
“可不敢劳您费心。”<r/>
<r/>
朱文奎谦逊了一句,拿起茶壶往朱棣的杯子里续上茶水,放下的功夫说道:“哦对了,问一下四叔祖,这几年,文圻在南京可都还好。”<r/>
<r/>
这一声,朱棣刚端起杯子的手便僵住了。<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