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胆大的王雨森,日月永在,煌煌华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直隶,苏州府。<r/>

<r/>

守着年关,苏州知府王雨森醒了一个大早,开始着手处理起年底的公务来。<r/>

<r/>

当年他跟许不忌联手搞出了一次常熟流血运动,借着这股东风,他从常熟县的县令一跃成为苏州知府,在这个位子上待了两年多,王雨森又不甘寂寞起来。<r/>

<r/>

大明的升迁太难了,难到中枢无人的话,别说三年挪一下屁股,就算五年、十年都未必有这个希望。<r/>

<r/>

而今年,王雨森又嗅到了机会的美味。<r/>

<r/>

皇帝给内阁定了五年计划指标,而后内阁进行各省摊派,谁能在这次摊派中黑马当道、一骑绝尘,谁就必然会步履青云。<r/>

<r/>

这是官场共知的事情,但王雨森却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跟那些兄弟省府抢个头破血流。<r/>

<r/>

没办法,苏州的先天条件太‘差’了!<r/>

<r/>

北方人烟罕至,荒芜之田甚多,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垦荒的指标,而苏州呢?早几十年前就是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上哪里去垦多余的田。<r/>

<r/>

田垦不出来就要在税收上想办法,只要能够每年交出一份漂亮的税收成绩单,内阁一样不会找苏州的麻烦,不会找他王雨森的麻烦,但提拔的事,自然也就跟王雨森没有关系了。<r/>

<r/>

毕竟,他的名声可不太好。<r/>

<r/>

“另辟蹊径,要想办法啊。”<r/>

<r/>

坐不住的王雨森跑到府衙,煞有其事的召集了一府分管一摊的主官。<r/>

<r/>

王雨森有个大胆的想法!<r/>

<r/>

而想要实现他这个想法,他必须要把整个苏州府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好好在整个大明的朝堂上露一回脸。<r/>

<r/>

高坐首位,王雨森在等候同僚的时候,还煞有其事的扭头昂首看了一眼脑袋上那副‘明镜高悬’的匾额。<r/>

<r/>

“再过几天,转了年,这幅匾就要下咯。”<r/>

<r/>

内阁的行文已经下到了省府县三级,自建文七年始,一应署事衙门正堂的匾额都要撤换,要把太祖高皇帝和建文皇帝的画像挂上去。<r/>

<r/>

不用想也知道,这又是许不忌那个马屁精的提议。<r/>

<r/>

“好个许不忌,落地举人一个,倒是今朝平步青云,比我这个知府还要得势。”<r/>

<r/>

王雨森感慨着摇了摇头,他俩当初合谋搞出倒儒运动,他虽然混了一个实权的知府位子,但后者直接挺身了中枢,每个月总能见皇帝一面,政治优势可比他王雨森大的多了。<r/>

<r/>

这不,新的四个部门成立之后,杨士奇把他的小老弟胡嗣宗运作到了教育部左侍郎的位置上,杨溥接了班,履新通政司左参政,而这许不忌成了右参政,论级别,从三品咯。<r/>

<r/>

参与编修《建文大典》、主编《建文思想文选》、大搞逢迎拍马、个人崇拜、新儒教党魁。<r/>

<r/>

这可都是许不忌身上熠熠发光的政治亮点,王雨森看在眼里,心里那个焦灼啊。<r/>

<r/>

久在仕途耕耘,官场里的门道王雨森心中是摸得清几分路数来的。<r/>

<r/>

官场的门槛就是一堵高耸入云、密不透风的墙,是遮人耳目的层层迷雾。被拦在官场外的人可能会觉得官场有多么的复杂,动不动就非议,将政治阴暗化、妖魔化。<r/>

<r/>

但呆在这围墙里看官场,没有了层层阻隔直面接触,也没有那么令人望而生畏,更不存在所谓的做高官都是那种令人高山景仰的大智慧。<r/>

<r/>

做官首先需要一双慧眼,其次一张好嘴一杆好笔足以。<r/>

<r/>

看清楚道比什么都重要。不能中枢向左你向右,那你就算有十个卧龙的水平,也就只配回家种地。<r/>

<r/>

在这一点上,王雨森对于许不忌可谓是心服口服,甭管后者水平有多次,起码人家有一双慧眼,能够一眼就看中每个时间段下,皇帝的心思!<r/>

<r/>

内阁刚抛出质疑争论,他许不忌就敢借着东风批孔倒儒;朱允炆这个皇帝刚肯定五一劳动的伟大胜利,他许不忌就大力提倡让士农工商四个阶级通力合作,旨在为国效力的新儒思想。<r/>

<r/>

这双眼,这张嘴,这杆笔,活该人家升官升的快。<r/>

<r/>

王雨森这边还在感慨,正堂外已经陆续响起了脚步声,苏州知府衙门的主要官员都纷纷踏雪而来。<r/>

<r/>

“呼。”<r/>

<r/>

苏州同知韩旭踏足进来,室内暖炉带来的热乎劲让他长舒一口气,解下脖领处的大氅系带,又用手搓了两把冻僵的双颊,这才落座看向王雨森。<r/>

<r/>

“府尊年前召我等,是有何等急事?”<r/>

<r/>

主管十房的府堂知事也问道:“可是旬日前解税入京的粮税等物出了偏差?各县的印文与实数有不合之处?”<r/>

<r/>

早先大明有六部,而下一级的机构,布政使司衙门和地方府衙都仿照中枢,有专门分管的署事衙门,唤作六房。<r/>

<r/>

吏、户、兵、工、礼、刑。<r/>

<r/>

只是这次五年革制,中枢六部变成了十部,内阁给地方下了行文,视情况添设,不一定非要设齐十房。<r/>

<r/>

不过苏州地处南直隶,临近南京又是膏腴大府,自然是十房齐备。<r/>

<r/>

“岁入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五年计划迫在眉睫,眼下我苏州府的进展又过于滞缓,所以本府有些许想法,找诸位商量一下。”<r/>

<r/>

王雨森虚手示意几人落座,自有小吏奉上茶水,等都安顿好了,王雨森才继续开口。<r/>

<r/>

“今年咱们苏州府一共解粮七十万石,解税银五十五万两,丝绸布绢等物若干,总计收入达到了近一百万两,比建文五年多了百六,勉强达到内阁摊派的计划。”<r/>

<r/>

说着,王雨森还环顾了一圈,发现众人脸上都一副如释重负的轻松模样,就笑了起来。<r/>

<r/>

“怎么?诸位觉得今年的差交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今年勉强达标、明年勉强达标,五年计划结束,苏州府卡着内阁的红线过关,诸位屁股下的位子是稳了,但是想要升迁那也是断然没有希望的。”<r/>

<r/>

这一下,这群官僚的面色才端肃起来。<r/>

<r/>

说的对啊,累死累活干五年,还没法升官,那这五年干的有什么意思?<r/>

<r/>

“三日前的求是大家伙看了没有?”<r/>

<r/>

一看众人不做回应,王雨森便知道了结果,苏州府这群官僚实在是太缺乏政治敏锐性了,甚至惫懒的开始连求是报都不看。<r/>

<r/>

“这不是年底太忙了不是。”<r/>

<r/>

韩旭才刚开口,就见王雨森蹙眉:“本官倒是有一句话,所谓埋头拉车不如抬头看路,求是报是仕途风向标,不看怎么知道下一步的工作往哪里去做?做不对,那就是出傻力。<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辟天录

洋猫南北

究极体

安宁的小鱼儿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景公然

女爵爷驯夫记

星瑞

夫君个个美如花

画浮幽生

快穿后我只想吃恋爱的糖

孤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