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节 集村并屯,临高启明,吹牛者,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易晓坚决反对:“滥杀无辜是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些村民是很可恶,但是没有必杀的理由,乱杀人只会暴露出我们内心的虚弱。”</p>
刘易晓虽然坚决反对屠村或者杀人,但是对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始终没有底。</p>
他向临高递交的照浦村事件汇报在元老院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刘牧州那里传来的消息非常不妙。元老们对他的工作极其不满。很有可能会撤换他的儋州工作队队长的职务。</p>
一旦这个职务被撤退,他担任第一任儋县县长的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不仅如此,这个政治污点是很难洗刷的。他即沮丧又不安。只能尽量在后续处理上尽可能的给自己加分了。</p>
如果自己在处理此事上对于当地村民过于宽松,在元老院会必然引发更大的不满――按照刘牧州和他的通气,有一部分元老甚至要求屠村。</p>
但是过于残酷同样会遭到一部分元老的反感。宽严相济这个度如何把握,让他很是为难。</p>
左思右想了半天,还是方敬涵提出了一个“集体惩罚”的方案。</p>
方案是把整个望浦村村民的财产全部没收,作为这次工作队被消灭的惩罚。</p>
“屁,他们有什么财产?”</p>
“这里的土地,虽然少,也是财产。”</p>
“好吧,我们要了这土地干什么呢?”儋州同样不缺土地,缺得是人。</p>
“重点不在土地上――剥夺了他们的土地,也就剥夺了他们继续待在这里生存资源。”方敬涵说道,“村里的所有劳动力就成了供我们直接支配的人口,你愿意的话,称呼他们为‘国有奴隶’也未尝不可。”</p>
“类似移民都是契约奴……”</p>
“就是这样。把整个村子搬走,迁徙到条件好点的地方去搞集村并屯,把村民变成我们的直属人口。搞成儋州的第一个公社!”</p>
“三十来户就是个公社?人少了。”</p>
“我们搞集村并屯好了,将这一类的小村庄逐渐搬迁合并,这样即便于管理和控制人口也利于发展。”</p>
人口迁徙走之后,本地可以完全放弃――本来就没有多少开发价值,以后需要开发山地资源的时候,完全可以另外迁徙移民过来。</p>
至于被迁徙走的村民,方敬涵建议马上利用起来,首先将村内18~25岁的适龄男子全部征去当兵。</p>
“军队是个大熔炉。”方敬涵说,“到军队这个大熔炉里被魏爱文灌点米汤,再走上三年正步养成了纪律性,回来就是合格的‘新人’了。成年人只有靠这样的强制性才行。”</p>
18岁以下的孩子全部送到临高强制入学。年龄小的读国民学校,年龄大的上学徒培训班。剩下来得人作为劳工使用。所有人力一概不浪费。</p>
“就按照这个思路。”刘易晓点头同意了他的方案,“现在修路正缺人,这批人搬到新地方之后先修路三个月。”</p>
“还是先修公社好了。”余志潜赶紧补充说,“我看卫所的中和所所城的基础不错,空房子很多,完全安置得下移民。就把中和所作为未来的儋州第一个公社的所在地。”</p>
第二周,从儋州调来了更多的工作队员和第二个步兵连。村子被士兵紧紧的围困起来。随后,工作队分批进入村子,命令各家各户收拾行李,准备搬迁。</p>
村民们很穷,惟一称得上财产的只有几件破衣烂衫和农具、一点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最好的人家有牛。</p>
“除了衣服细软和牲畜之外,什么也不用带!”土著工作队员们用大喇叭不断的喊着话,“到了新得村子什么东西都有。路上还会给你们供应吃喝!”</p>
按照穿越集团的标准,村民们除了他们自己和牲畜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元老们瞧得上的财产。当地使用的农具之类的东西实在太劣质,还不如当废铁回炉用。就算最宝贵的铁锅元老们都觉得是在浪费铁料。更不用说用具还有卫生的问题了――综合考虑下来,大家一致觉得宁可来个全面供给制更省心。</p>
留在村里的东西经过检视之后可利用的物资――铁器、金属物件、棉麻纺织品等等消毒回收。没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就地捣毁。包括房屋在内也全部予以拆毁。彻底断除移民返回的心思。</p>
村里唯一留下的,就是被挂在竹竿上的那具已经严重腐烂的尸体。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p>
百姓们背着行李上路的时候,村里已经开始了拆除的工作,房屋轰隆的倒塌声和泛起的烟尘让移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伤心又彷徨的神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110-></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