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家独大之始,逆天换明,样样稀松,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大靖暂留辽东重新布署,最新的情报信息,几乎是同时传到了毛文龙和多尔衮的手中。
对于海州卫城的羊攻已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毛文龙收到大捷的情报,立刻布置水陆大军撤退。
撤退是撤退,但在塔山铺、耀州驿、梁房口关已经建立起坚固的防御体系,把辽南的防线再次北推了数十里。
如果再次进攻海州卫城的话,从新防线出发,只需一天的时间,可以说是近在迟尺,能继续保持对海州卫的压力。
何况,还有水师,只要不是在冰封之时,能够更快地突进海城河,对建虏也更有威胁。
同时,毛文龙也收到了郭大靖的亲笔信。不仅知道他要在辽东滞留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布署,还有上奏朝廷的事情。
“终于要向辽镇下手啦!”毛文龙心中有振奋,也有感慨,曾几何时,东江镇被百般压制,与辽镇相比,简直就是后娘养的。
他把书信的内容简单讲述给孔有德等主要将领,特别对水师统领张焘交代道“第一步是吞并觉华水师,这是你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准备。”
张焘躬身道“大帅放心,觉华水师只能充当运输力量,并不具备作战的能力。末将只派出十数艘大舰,就足以慑服他们。”
对东江水师的投入,郭大靖一直没有中断。
除了红夷大炮的装备,还购买了西夷的舰船,并开始彷制夹板船。在武力上,东江水师称霸黄、渤海,是没有问题的。
而掌握觉华水师,就意味着宁远的辽镇完全失去了从外采购或向外卖出的的渠道。如果不是从陆路通虏,那就是完全封闭了。
而想通虏,辽镇是固定的粮饷,并没有多余的物资。也就意味着,辽镇没有了通虏卖国的条件。
先有遵化大捷,后有摧毁赫图阿拉,建虏颓势难挽,辽镇除非脑袋进水,否则不会有投降建虏的心思。
也就是说,郭大靖选择在此时下手,迫使辽镇屈服的把握更大。
“朝廷只要从粮饷上压迫辽镇,他们就几乎没有反抗之力。”毛文龙缓缓说道“朝廷或许不想看到辽东是东江镇一家独大,但形势使然,要想更快地平辽灭虏,也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就看崇祯是更看重平辽,还是更加防范东江镇成为辽镇那样的军阀。
如果说两家平衡是最好的策略,那就很矛盾,至少现在崇祯对辽镇的态度就说不过去。
所以,毛文龙认同郭大靖的判断,也赞成逐渐吞并辽镇的计划。
大明现在不仅有建虏这个大敌,西南还有奢安之乱未平定,西北的民乱又逞蔓延扩大之势,崇祯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玩什么平衡之术。
钱财,应该是崇祯现在唯一最需要的东西。而占大头的辽东军费,最令他感到头痛。
袁崇焕吹牛五年平辽,崇祯愿意相信,主要原因也在于他急于节省下这足以令大明财政破产的饷粮。
“大帅。”尚可喜拱手道“既是如此,咱们东江镇不如向朝廷作个保证,以五年,或更短的时间为限,平定辽东。”
信心不断增加,才敢说出这个话来。
尽管在内部有过研究和探讨,认为在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三五年的时间完全能够平定辽东,但从来都是谨慎,不宣之于外的。
对于急于求成的崇祯,三五年平辽肯定是极有诱惑力的。有这个条件,或许对吞并辽镇,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文龙澹澹一笑,说道“经历过袁崇焕大言欺君,我们再故伎重施,恐怕适得其反。让朝廷知道东江镇大概的平辽时间可以,但正式的保证最好不要有。”
有监军太监方正化在,毛文龙或郭大靖可以稍微透露,通过他让崇祯知道。但正式的保证还是算了,容易让崇祯想起自己犯下的愚蠢错误。
“辽镇的人马要分批吞并,要想更有战斗力,就只能是打散安置。”毛文龙扫视着众将,沉声道“既是归入东江镇,又都是辽人,本帅不希望看到歧视和打压。”
刘兴治赶忙拱手道“大帅放心。既加入东江军,自然是袍泽战友,岂会有歧视和打压?”
打散安置的话,士兵自然没有问题,谁给粮饷就听谁的。
可那些辽镇的军官,显然是不会直接安插在东江军之中。至少在考察和学习之前,不会让他们再有实权。
这也好办,手中无兵,还不是任由毛文龙和郭大靖捏圆捏扁。就是光拿俸禄地养起来,也不是不行。
毛文龙只是随口一说,提醒一声,心里却是根本看不起辽镇的将领。如何安排,他要等郭大靖回来后,再仔细商量决定。
“辽镇的事情就说到这。”毛文龙岔开了话题,说道“建虏吃了大亏,不排除其在冬季要发动报复的可能。各协要继续保持训练的强度,作好迎战的准备。”
“末将遵命。”众将躬身施礼。
军议结束,屋内只剩下了毛文龙。他拿着郭大靖的书信又细读了一遍,思虑半晌,才拿起纸笔,开始写奏疏。
朝廷的支持,对于加快平辽的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军饷还是小事,象战马、硝磺、铁料等战略物资的供给,却节省了东江镇很大的资金。
节省下的资金,可以招募更多的工匠,扩充更多的人马。东江镇实力的增长,今年能够明显看出呈现着加速的状态。
如果能吞并辽镇,哪怕只是第一批的万八千人,甚至只是万八千的战马,对于东江镇来说,都意味着实力的骤然提升。
同时,这对东江镇,对毛文龙和郭大靖,都具有另外的重大意义。那就是,辽东将是东江镇一家独大。
特别是毛文龙,他更希望关外只有东江军,不会再有其他的军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