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不甜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这儿媳妇怎么回事?,寒门婆婆不当诰命,荔枝不甜丶,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嗯,好了,来。”吴氏笑着道,这道考验不算重要,稍微看过心里有数就行,后面的才是重点。
宋香香和宋雨赶紧跟着,只见吴氏端了两盆豆子放在两人面前,两盆都是混合的,黄豆绿豆还掺了不少米粒混在一起,桌上还放着三个空盆。
“你们要把这些豆子和米粒清捡分开,时间一炷香,不能错一颗。”说着,吴氏分别捡了一颗黄豆、绿豆、米粒分别放在三个空盆里作为标记。
一炷香?
不仅宋香香和宋雨愣住了,妇人也愣住了,这么一盆豆子,可不少。
围观的妇人都是做过活计的,当即就算了个大概,不能捡错,还要区分,肯定是来不及的。
但也没人出声,大家都清楚,这是考验,既然是考验自然会难,不然还考验啥呢。
可能这捡豆子才是最重要的考验,不得不说,猜的都准。
裴玉看着好玩,又觉得似曾相识,大概是曾经在影视之类的地方看过类似的吧。
吴氏静静看着两姑娘,点了一根香“开始吧。”
话音刚落下,宋香香和宋雨就动手了。
宋雨经常做家务,捡豆子还算顺手,虽然动作有点着急,但还稳得住,慢慢的动作也就顺了。
宋香香整个人都透着着急,但又不敢出错,只能一点一点的捡着,反而因为紧张速度慢的很。
钱氏为小孙女着急的很,却不敢出声,这是拜师的规矩,之前都说好了的。
一炷香很快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姑娘面前的盆里都还有大半剩下,顿时都垂着头焉焉的。
众人看着也忍不住叹气,觉得这考验着实难了些。
裴玉也觉得是不是难了点,这份量有点多。
但她没开口,抱着宗哥儿轻摇了摇,一点都不打算对儿媳妇的做法指手画脚。
刺绣,她是个门外汉。
吴氏倒是没急着说话,看了一会两姑娘,笑着道“这两徒弟我收了。”
两小姑娘立马抬起头,惊喜又迷茫的瞪大了眸子,妇人们也是疑惑了。
周氏目露喜悦,却担忧道“芳娘啊,这,这可没通过?”
不会是为了两家的情分才收下吧?那可不行!
钱氏也想到了,直言道“是啊,芳娘,这考验没通过就算了,可不能坏了规矩。”
要是真顾着情面坏了规矩,那她成什么人了?之前和周氏铺垫打算的岂不是白费了?
吴氏赶紧解释“两位婶子我可没放水,这道考验本就不是要求她们把豆子捡干净。”
钱氏惊讶了“那,那这是?”
其余人也是疑惑的紧,不捡干净?那考验个啥了?
吴氏笑着道“我让她们捡豆子并不是要求捡完,而是看她们捡的时候有没有发脾气,有没有着急,若是错了一颗也是不能通过的。
可小雨和香香一颗都没检错,也没因为时间紧就急躁乱来,两人虽然捡的数量不同,但心性都是沉稳的,自然是通过了。”
吴氏可没有瞎说,当年她去拜师也是做个类似考验的,当初她是分丝线,可比捡豆子难。
刺绣最讲究的就是心细和耐心,这捡豆子就是她拿来考验两人心性用的,毕竟家里就豆子合适。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这么解释都明白了,还真是这么回事。
特别是宋香香,一向调皮爱闹的孩子,愣是静静坐在这一炷香,没挪过一次屁股,也没急呼呼的手忙脚乱。
钱氏这会也反应过来了,抱住小孙女激动的就开始夸“哎呦,乖宝竟然老老实实坐这么久,果然是对绣艺喜欢的紧,阿奶还以为是三天热呢。”
她孙女什么性子她最清楚了,从来静不下来,待不住的,她心里是真觉得孙女三分热度,怕孙女坚持不下来她还想了好多对策。
“好,好,咱们这就拜师?还是回去选个日子?”周氏高兴的都不知道说什么了,罕见的蒙了。
别人只知道有一门手艺好谈婚嫁,可她却明白,对于女子而言,刺绣不仅仅是能抬高身价名声的手艺,还是在婆家的底气。
往后若学有所成,她孙女不说嫁什么顶好的人家,就是说个正经读书人,说个秀才也是不含糊的。
裴玉笑着道“选什么日子!择日不如撞日,今儿正好。”
“对,对,对,今儿正好。”钱氏笑呵呵的赶紧应声,她就怕这是一场梦。
妇人们见此连连开口到喜应和,场面热闹的很。
顾暖已经麻溜沏茶端了进来,吴氏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两小姑娘恭敬的磕头敬茶,这拜师礼就成了。
钱氏和周氏开心的很,赶紧把提来的拜师礼拿出来,拜师银也是备好的,还用红布包包着的。
两人没遮掩,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各三两白银。
一看这拜师银,围观的妇人立马闭了嘴,这师拜不起了!
吴氏看着银子吓着了,立马抬眼看向婆婆,眼睛里写着慌。
这实在有些丰厚了,三两银钱对于乡下人家来说可是一笔大钱,她以为顶多也就一二两。
这银钱接了,她怕会被人说爱财!到时候会害的宋家风气落人话柄。
不接?可拜师茶都喝了!而且这么多人看着呢。
作为社交小能手的吴氏第一回慌了。
裴玉看了看场面,伸手给接了“嫂子们可真是看重芳娘,这礼也太厚了,咱们都是实在亲戚,哪能如此厚礼,这样,我给芳娘做主,这一年学艺用的针头线脑布料都算在内了,嫂子们千万别推辞。”
周氏和钱氏闻言愣了愣,赶紧笑着点头,“行,行,知道你疼孩子,是这两孩子有福气。”
周氏和钱氏心里是舒服的,拜师银钱都是她们打听过的,她们就怕被推脱回来,裴玉这话是一锤定音了,两人都松了口气。
她们心里有数,去镇上找人拜师,就算普通会刺绣的都要收三两,要是正经绣娘得五两起步,她们给的算低的。
吴氏虽然不是正经绣娘,可学艺时在绣坊里做过一年工的,虽然后面回家待嫁没再去绣坊,但也说明吴氏的绣艺并不比正经绣娘差。
要是较真了算,是该按照绣娘的给。
可五两,实在太多了,她们给不了,就算有也不敢偏心成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