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23章 ?宣宗下葬,大明第一败家子,骥飞,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祁镇嘴角微翘,道“朕要让他按捺不住,主动出手!然后杀鸡儆猴!”
“这……”
金英和范弘对视一眼,均想不到朱祁镇打着这样的主意。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朱祁镇对两人摆了摆手。
“是!”
随即,金英和范弘便齐齐躬身告退,离开了乾清宫。
……
宣德十年六月,朝廷开始准备大行皇帝的葬礼事宜。
首先就是确定谥号和庙号。
谥号早在宣德皇帝驾崩之时便已经开始讨论,最终确定庙号为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六月丁未,朝廷正式下诏,确定章皇帝于六月辛酉日,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景陵,送葬队伍提前一天离京,要求全天下文武百官及军民百姓当日素食祭奠,禁歌舞曲乐、婚寿酒宴,以示郑重。
六月二十日一早,整个北京城素镐白幡,为了防止有人闹事,五城兵马司全军出动,国安司和国情司也监视者北京城内的好事者,避免有人趁机闹事。
送葬队伍规模浩大,最前面是开路的各种白幡,朱祁镇身穿孝服扶灵,在京的藩王勋贵及文武百官全部都身着孝服跟在后面送行,道路两旁竖立着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卒,国安司和国情司精锐身着便衣,隐藏在人群中护卫。
送葬队伍往北,从宣武门出宫,经俗称‘煤山’的万岁山,经地安门出皇城。
出了皇城,道路两旁的平民百姓纷纷跪地,甚至还有抽泣声传来,不管是否出自真心,但却影响着周边的其他人。
实际上,这些抽泣声是那些殉葬者的亲人发出的。
在明初,殉葬制度并没有被废除,皇帝及王公贵族都实行殉葬,这对世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那些没有子女或者被皇帝选中的嫔妃都要殉葬。
虽然朱祁镇来自后世,十分不忍心,但这是宣德皇帝遗诏中定下的,朱祁镇即便贵为皇帝,也无权更改。
为朱瞻基殉葬的妃嫔达到十位之众,当然,她们也都因此得到了封号,其家人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赐。
一时间,整个北京城的气氛都压抑了起来,城墙上立着的白色幡旗随风飘扬着。
通过皇城,送葬队伍从安定门出城,一路经清河店、巩华城到昌平城,送葬队伍抵达昌平城时,天色已经很晚了。
剩下的路明天再赶,而今夜就在昌平城修整一夜,这也是早就定下的。
第二天一早,送葬队伍离开昌平,前往位于天寿山还在修建的景陵。
景陵,这是一座建在天寿山东峰的陵墓,依山而建,非常坚固,而且墓中还有各种防盗设施。
明朝皇陵不但依山而建,而且在明朝时期,每个陵墓都有一个专门的卫所护卫,比如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卫,太宗朱棣的长陵卫,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卫,而朱瞻基也有自己的景陵卫。
下葬仪式有序的进行着,陪葬的金银器物,哭得撕心裂肺的殉葬者。
天寿山非常大,原名黄土山,被太宗朱棣选为为徐皇后的墓地,当然,因为太祖朱元璋的帝后合葬制度那也是他的墓地。
当下葬完成之后,朱祁镇看着天寿山下的广袤地方,对杨士奇道“阁老,您说我大明是不是也可以学习汉朝制度,建立城池,迁全国世家大族至此,为我大明历代帝皇守陵?”
“这……”
杨士奇一愣,诧异的看着朱祁镇,道“陛下,这是不是有些劳民?臣担心可能会激起百姓的反抗!”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