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四章袁绍袭扰,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无数人脸色阴沉,对田丰极度不满。
曾经献计为袁绍从韩馥手中夺下冀州的谋士逢纪起身,驳斥道“这天下难道仅汝田丰一人远见卓识?关西满朝文武皆酒囊饭袋之辈,不知道留兵守卫险要?”
随后逢纪向袁绍拱手,说道“将军,万不可听信田丰之言。当初天下联合讨董。十余万大军屯兵河内,猛攻洛阳两关,死伤无数,亦未曾攻破。如今关西府兵战力更强于西凉兵,其据险而守,不可速克,一旦迁延,关西数十万大军回援,吾等进退维谷,必陷于险境矣。”
逢纪的说法明显有危言耸听的意味,完全是为了与田丰唱反调。
河北大军即便拿不下洛阳,至少魏郡、河内、东郡一线可以轻松攻克,更甚至于逼近关西精华之地河东、太原,极大削弱关西的战争潜力。
随后荀谌起身,对袁绍力谏道“将军,万不可因怒兴兵。如今关西强而河北弱,关西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吾等守土防御尚有一战之力,若兴兵主动进攻,必陷险境。自古未闻以弱迎强,而主动进攻者。以一州之弱,而攻九州之强,焉能获胜?”
田丰勃然大怒,斥道“竖子,妖言惑主,其心可诛。将军,请斩荀谌,以正忠义。”
荀谌反唇相讥,斥道“汝这厮心中有鬼,便看所有人皆为逆臣。汝一意孤行要仓促出兵,居心何在?是否想里应外合,葬送我河北大军主力?”
逢纪、郭图皆眉头紧皱,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议政论事,有争议分歧是十分正常的。道理不辨不明,大势不讲不清。可是现在互相污蔑对方为叛逆,这已经超出了争论的范畴。或者说,河北文武已经有人在想投降关西,不然不会有这种言论。
这点对比关西便能知晓,若关西文武探讨如何平定河北,文武大臣有所分歧,但绝不会互相污蔑对方暗通河北,想里应外合。
比如贾诩骂荀彧不忠,勾结袁绍。荀彧反唇相讥,说贾诩是袁绍内应,居心不良。这种情况想想都滑稽。
但在袁绍面前,这种情况却堂而皇之的发生了,而且所有人都在认真思考其中可能性。
袁绍再迟钝也知道不能让任由这种言论继续下去,否则将会动摇殿内所有文武的信念,给百官心中种下思乱的种子。
于是袁绍愤而起身,说道“都闭嘴,将此二人杖责三十,赶回家中!”
随着两人被侍卫架出大殿,袁绍方才与文武暂停欢庆,商议应对之策。袁绍问道“如今张瑞与袁术战于淮南,卿等以为吾等当如何处之?是战是守?”
一直是文臣发言,武将一列不甘沉寂,袁绍外甥高干起身,说道“是战是守,不应只关注于吾等,亦应视敌形势。若敌众守卫森严,吾等纵起大军亦难克险隘。不如起兵攻魏国、赵国,以试敌军虚实?”
逢纪点头,说道“张瑞天资神武,军威严肃,于天下鼎沸之际,横扫诸侯。贸然举兵与其决战,的确并非良策。尤其吾等尚不知淮南形势如何,若其已获大胜,而吾等出兵远阻,恐有倾覆之忧。”
袁绍沉吟片刻,说道“若如此,便令颜良、文丑各领兵万余,进攻魏国、赵国,尽复冀州之地。若敌军空虚,则继续进军河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