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八章势如破竹,汉末之并州匪政,杨氏良家子,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兴平二年八月,关西三十万大军在天下诸侯都猝不及防时,全线发起了对袁术的攻势。
之所以这次战事会有这么强的隐蔽性,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路、右路大军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无论是在兖州作战的朝廷禁军,还是在徐州与袁术争夺下邳、广陵的府兵,都人未解甲、马未释鞍。遵循军令便杀入了淮南境内。
而左路军从长安出兵,身处关西腹地,很难被关东诸侯所察觉。
直到近十万大军开拔出武关,袁术在南阳的守军才终于察觉。但此时为时已晚,这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南阳大军的集结速度完全跟不上关西大军的进兵速度。
尤其左路军中汇聚了大量北庭精锐骑兵与幽州突骑、白马义从,骑兵战力非常强悍。
一支从随县方向支援宛城的五千人军队,被铁骑突袭,五千人全军覆灭。
不能怪袁术军将领不谨慎,武关在南阳的最西北方向,而随县在南阳的最东南方向,这支五千人的军队是负责防范江夏郡的荆州军。
关西大军大举进攻南阳,将随县方向守军调回宛城,参与守备,是非常正确的抉择。
可是任何袁军将领都没有想到,关西铁骑竟然敢如此大胆的深入,南阳中部的宛城还没有陷落,关西铁骑便游弋到了南阳东部。
袁术军将领以为的大胆,在徐荣看来却十分稳妥安全。双方军力差距已经扩大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
关西铁骑人数多达两万余人,对南阳骑兵具有碾压性的优势。只要骑兵将领没有头脑发昏,正面冲击步兵的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骑兵就安全无忧,可进可退,来去自如,牢牢掌控着战场的主动权。
应对敌军的骑兵优势,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步兵结阵,正面碾碎。宋朝步兵便经常依靠上万人的步兵方阵击溃金国、辽国铁骑。史载宋军作战“万弩射之,流矢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万弩齐发,飞矢蔽地”、“连发不绝,繁如雨注”
若没有这种血肉山河的正面步兵,稍次的手段就是依托坚固城池进行防守,深沟固垒,以耗敌锐。
袁术军将领审视南阳局势,深感无力,关西大军从武关突然杀出,南阳守军仓促迎战,完全来不及集结,无法做到汇聚数万大军列阵与关西铁骑正面交战,因而只得下令各地守军依托城池死守。
可这正是徐荣派出大量铁骑的目的,将各地守军困死在城池中,从而各个击破。
十万大军分兵进击,在各个方向都占据绝对优势。
一个月后,南阳三十六县,投降三十三县。只剩下了宛城、樊城与鲁阳三县未降,成为三座孤城。
然后徐荣汇聚主力,五万大军围困宛城,发起猛攻。
宛城城高池深,正常攻城,至少也要一两个月才能攻破。
但城内豪强孙狼发起叛变,夜里为关西大军打开了城门,数万大军云涌而入,血战一夜拿下城池。
随后樊城守将投降,只剩下鲁阳一地仍在坚守。
徐荣留下田豫率三万大军抚平南阳事宜,自己则率领主力继续向淮南进军,准备从左翼夹击袁术。
南阳盆地数百里一马平川,易攻难守,这种战果在关西文武意料之中。不然当年关西大军击败袁术也不会退出此地,留袁术、刘表在这里厮杀。
但与左翼顺利的战事不同,没有武关这种雄关作掩护的中路战事,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
早在关西大军平定兖州、豫州之时,袁术就调集了重兵守在江淮一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