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小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7章,刑侦笔记,清韵小尸,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年在学校的时候,翁玉华曾经对苏回很好。

在几年前,国内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犯罪心理学系,犯罪心理这门课程只是作为犯罪学院的副课设置。翁玉华讲授犯罪心理学这门课程,他对国内外的相关历史非常了解,在学术方面也有很多独到见解。

在大学期间,翁玉华对苏回一直照顾有加,也对他有栽培之意。

他带着苏回发表了在核心期刊的第一篇论文,把他引入了相关的学术圈子。

后来,苏回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考取翁玉华的研究生。他提前两年完成研究生学业,临近毕业时,翁老师还问过苏回是否愿意留校任教。

苏回那时候一心向往着学以致用,想要到一线去,翁老师就没有对他多加阻拦,还很支持他进入警局的选择。

苏回快要毕业时,几处都对他伸出橄榄枝,其中有一些薪资待遇开得比华都要高,苏回和于烟见了两次面以后,最终选择在华都任职。

师生一别,就是多年过去。

如今再次见面,已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这几年,苏回也听到过一些有关翁老师的消息。

翁老师的妻子于三年前去世。

自从半年以前,翁玉华一次中风之后,腿脚就不太利索,从此他出席重要的活动都是靠着轮椅代步,翁玉华的师弟随良逸对他照顾有加,一直陪在左右。两个人不止是师兄弟,工作的合作对象,更是生活之中的好友,他们一路帮扶着,走到现在。

“苏老师也是来进行彩排的?”看到了苏回,随良逸笑了,低头对翁玉华说,“你看,我们两个努力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你这个徒弟争气,犯罪心理和刑侦实践相结合,屡破大案要案,就连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奖励,他都能够拿到手里。”

苏回听得出来,这次评奖,随良逸是对结果有些微词的。

他们这样的前辈还没得过的奖,他反而拿到了。

翁玉华看上去脸色不是太好,有些疲惫,开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苏回一直是我的得意门徒。”

然后他转头看向苏回,似是替随良逸解释:“苏回你做过那些事,破过那么多的案子,吃过很多苦,也该得到这样的回报。你师叔是替你高兴。”

“谢谢随教授,谢谢翁老师。”苏回说着取出一个小盒子,“翁老师,今年您的六十岁生日我没能来得及去参加,所以买了个小礼物送给您。另外等下午颁奖礼后,我想请您一起吃个饭。”

随良逸主动帮着接过了小盒子,放在翁玉华的手里。

翁玉华打开,发现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领带夹,看得出是金饰,材质很好。

他的心头一动,伸出手把领带夹取出,夹在了领带上。

翁玉华抬头对苏回道:“礼物我收下了,谢谢你。可是我们今天还要赶回去,就不和你吃饭了,等下次有机会吧。”

看来,他们等下参加完自己的环节,就准备离场了。

苏回没有强求,和他们又聊了几句,转身离开。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会场里走过,由于还没有正式开场,很多人还在闲聊着。

台上的主持演练着颁奖词:“他凭借着精湛的犯罪侧写技术,通过缜密的推理和取证,屡次破获大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特别是在今年的……”

听到这里,随良逸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你的好徒弟啊……”

翁玉华低着头小声道:“他也是在尽职尽责。”

不远处,谭局也在和到场的领导在寒暄着,有人问他:“谭局,那个案子你还在查吗?”

谭局长叹了一口气:“说起来这个案子,还好苏老师在我们局里,在他的努力之下,相信不久我们就能查清真相,水落石出。”

“唉,苏顾问还真是优秀。不过这时间也的确拖了一段了,你们不准备申请省厅的专家辅助吗?”

谭局看了看不远处,摆手道:“省厅的专家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毕竟不了解我们华都的情况,我们还是自己来吧,事情过了那么久了,侦破工作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在幕后的真凶尚未找到,不过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从旁边不动声色地走过了,坐在了右侧的前排,开始和与会的其他领导打着招呼。

很快,整个流程过了一遍,到了整点,领导入座,会议正式开场。

会议开始先是领导进行讲话。

随后是各个总局的领导进行总结。

到了颁奖环节,获奖人员们一个一个上台。

会议过了两个小时,终于告一段落。

随良逸拿完了奖,推着翁玉华给前排各位领导打过招呼,随后退场。

后排处,苏回和陆俊迟对视了一眼,陆俊迟也离开了现场。

苏回的那个奖项是在后半程,会议的安排上有个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随良逸推着翁玉华出来,递给他一根手杖,让他撑在手里,他把折叠轮椅放在了车的后备箱,然后带着他向着华都的郊外驶去。

翁玉华低头看着领带上苏回送给他的领带夹。

当年他的夫人总是提醒他要带着这个小东西,按照她的说法,领带的领夹才是领带的魂,只有带了才正式才好看。

有一次他忘记了,夫人还专门打车送到了会场去,那时候苏回也在,看着他们夫妻整理了领带。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现在他的爱人已经去世了三年,他依然总是忘记这些细节,没想到苏回倒还记得。

车忽然停住了。

随良逸下车,拉开了车门,把翁玉华从车中拉了出来,扶他来到了河边的长凳上。

翁玉华皱眉抬头,这里是一处僻静的河边,看起来有点眼熟。

随良逸道:“师兄,你还认得这是哪里吧?”

翁玉华抬头辨认了一会,周围变化很大,但是他还是认了出来,这里是372的旧址。

他扶了一下眼镜:“认得。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做的决定。”

对于他来说,那是一段不太好的记忆。

二十年前,那一年的公安总结会也是在华都举行的。

翁玉华记得,之所以想要搭建372心理研究院,是因为在那次总结会议上,他以警局顾问的身份,面对所有的领导进行了一次工作总结和宣讲。

那时候他慷慨激昂,下面的听众却听得鸦雀无声。

到了最后,领导给了他轻飘飘的一句话:“玉华,你们的工作进展得很好,我也支持你们去做这些新兴的理论研究,可是你说的这些,没有数据和事例的支持,也没有可以拿出来的结果。我希望,你们能够把一切落在实处。”

底下的人们议论纷纷:“这一套方法都是国外的,在国内,会水土不服。”

“国内治安很好,什么连环杀手,本来就很少见。”

“他提出的预防方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没有什么必要。”

“这些理论研究,就是纸上谈兵,在学校里讲讲课就可以了,根本就无法应用到现实之中。”

“是啊,所以他这个顾问只是挂名的,下面的警察根本就不愿意配合。”

“说得挺热闹,可是没有实用性,我们局里的那些老刑警,破案子比这些厉害得多。”

翁玉华听着,脸色越来越苍白。

他的心跳飞快,像是雷动,他想要大声反驳这些人的话,可是他尴尬地站在台前,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一句句话,像是飞过来的冰刃,灭去了他心中所有的光亮,他感觉着身体里的血液逐渐变凉。

他曾经那么拼命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翻译相关的文献,在各种会议上科普那些最为基础的知识。

他是从零开始的,是最早研究犯罪心理的人员之一,他像是面对一片荒野,背负重任,艰难地迈出步伐。

他曾经幻想,一切会开花结果,侧写技术会应用于每个案件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可是所有人看向他,目光都是不解,都是排斥,他们就像是在听天方夜谭。

这是浪费时间吗?

是没有意义的吗?

我们真的不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吗?

他教出过那么多有天分的学生,可是他们只能转业,或者是去国外深造,根本在国内找不到工作。

他想给那些警员们出谋划策,可是并没有人愿意好好听他的分析。

翁玉华迷茫了。

要放弃吗?

还是看开这一切,做一个只说对的话的好好先生?

他不甘心,这是他的兴趣,是他曾经准备奉献毕生的事业……

他已经四十不惑,他还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多远?

翁玉华憋了一口气。

那时,他踉跄地走下台来,是随良逸扶住了他。

“这些人是不会理解我们的努力的。”随良逸对他说,“师兄,我们的价值,可以证明给他们看。”

翁玉华看向这个和他选择了同一条路的师弟,他感觉到了强烈的共鸣。

随后他豁然开朗。

没有数据,那他们就来统计出数据。

没有实例,他们就去破获一个一个案子,研究一个一个犯人。

他们将要面对城市人群,进行技术总结把那些虚浮的理论,落在实际。

城市里有这么多的人,其中就会有一些人,会是潜在的凶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之夫夫种田日常张榛(张守松)

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在求生游戏里疯狂摸鱼

啦噜

重生后大佬她燃炸了

尤前前

综影视苏遍全世界

陌上初安

娱乐:国家队来欺负人了

天榜歌唱家

潘安

潘安的科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