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滟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5、第七十五章,万里随波行,金波滟滟,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滕琰和燕王、郑军师在燕王的大帐里,商议的不是如何攻城,攻城已经不是问题,攻下城后的工作,才是重点:原来燕国真正掌控土地的只有四郡和京城,等攻下了燕国的京城,加上昌平和平阳,从数量上看是占了燕地的大部分,从经济、人口、文化等诸多方面来看,则更是基本等于拿下了燕国的全部。
燕地是燕王的封地,攻下京城后,应该是成立新的燕国的时候,虽然是吴国的蕃属国,但在管理上却几乎是独立的,要做的事千头万绪。
他们已经商议了好几天,也拟定了不少的章程,滕琰同这两个上司也更熟了。三个有各有特点,燕王从小在皇宫长大,眼界不凡,郑军师满腹经纶,滕琰是见识深远,很快就惺惺相惜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理念虽然时有不同,但都擅于听取接纳各种意见,也很好沟通,这样一来,工作做得很顺利,大家也都心情愉快。
但不可能永远都是和乐的气氛,真的涉及到个人的利益时,矛盾就出来了。
只是郑先生和滕琰都不是为了个人争利益,而是要推。
燕王收起了面上的微笑,目光在郑军师和滕琰身上扫过,还是用波澜不惊的声音说:“那么,将来,先生将隐居山林,公子则一心修道,只留下本王了。”
本来是讨论将来的国相人选,郑军师一力推辞,滕琰当然也不能干,她只是个临时帮忙的,于是燕王就不满了,说出了上面的话。
毕竟是在皇宫中长大的,燕王的表情总是十分端正严肃,其实他也经常露出些微笑,但这种微笑过于程式化,让看到的人并不能从心里感到放松,滕琰觉得还是他面无表情时气场更加温和些。
不过,现在燕王的无表情不再是真的无表情,一种寒意由然而生,还伴着少许的忧怨,确实有一种类似的情绪,好像郑军师和滕琰抛弃了他一样。
比起郑军师的镇定,滕琰却有些坐不住了,燕王对她是礼遇有加,她确实显得有些太没良心了。
想到由于自己爱吃水果让燕王发现了后,从吴国给燕王运来的各种燕地少见的柑橘、香蕉、桂圆、木瓜等都直接进了自己的帐篷,就是以前在开国公府也没吃过这么多的新鲜的南方水果,还有其它种种,滕琰觉得有些话应该说明了。
“燕王,郑军师和我都不能为您做国相是有原因的,我是……”
“与其强调这些原因,还不如等我们进了京城再定国相的事。”郑军师截断了滕琰的话。
滕琰明白郑军师的想法,这是让她等打下京城后再说明郑军师病了而自己是个女子,既然郑军师反对,滕琰也不勉强,又接下来说:“治好燕地,也不是非设国相不可。”
当初明朝朱元璋改革政治体制,废辙消宰相一职,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这样就直接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后期昏君相当的多,几十年不上朝理事的都有,但朝政却大体不差,根源就在此了。当时朱元璋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他是明白这样的制度对皇权的重要性的。
所以滕琰就提议,“燕国可分吏、户、礼、工、刑、兵六个部门,分相国之责,各定典章制度,处理分管事宜,如有不决之事,直接上报燕王,如此,也能避免相国不贤之害。”
燕王和郑军师都沉默了,他们被镇住了,从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之下设宰相辅政的框架,历朝沿用,已经过了几百上千年,大家对些早就习惯了,滕琰不经意的说出撤消相国这一职务,对他们就是一个巨大的震动,恐怕得消化一阵。
正好,滕琰也有事,你们先慢慢想吧,“今天邓世兄同我约好在一起喝酒,我就先回去了。”邓锋去打仗,有些日子没见着了,昨天才回来,今天一早,亲自堵到滕琰的帐蓬前,约好了晚上喝酒。
滕琰早就知道与同事处好关系的必要性,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什么的,很快就成了熟人,再做什么事都方便得多。现在她在军中的朋友就不少,当然邓锋是最亲近的一个。
“上次我就说了,滕公子有好酒,也想着请燕王和老夫,燕王,我们也跟着去。”郑先生----现在滕琰也这样称呼他了,也总是给滕琰和燕王创造多接触的机会,他希望滕琰能够代替自己辅佐燕王。
“我是求之不得,只是委屈燕王和先生了。”滕琰也不拒绝,工作之余,大家一起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
到了滕琰的帐篷,邓锋已经等在那里了,飞珠领着侍卫们们正在布置酒席,郑军师坐了没多久就回去休息了,滕琰知道他的身体支持不住,并不多留。
只剩下他们三个年青人,却更热闹了。邓锋初见了燕王,还是有些拘紧,但过不了多久,跟着滕琰也随意起来,他从小在军营长大,又在皇宫中当了几年侍卫,性格豪爽,最擅交友,一时间,席间谈笑风生。
这些日子的密切接触,滕琰对燕王有些了解了,燕王看起来十分的严正,不苟言笑,其实不是难相处的人。他只是执行军法相当严格,但若是你不犯什么错误,燕王也不会找麻烦,还真与滕琰一见面的感觉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