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一百三十四章
增删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32、第一百三十四章,[三国红楼拉郎]金风玉露歌,增删客,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淮无甚雄主。我想北上投奔曹丞相。公瑾不如与我同去吧!”
手中烛火“扑”地被风吹出一声轻响,在寂静的走廊里分外清晰。灯影幢幢,看不清周瑜表情,他对蒋干的提议未置一词。
蒋干提袖大摇大摆走着,才起了话头,就止不住兴奋起来,“公瑾,依干之见,曹公新破袁绍,有一统北方之势,正是用人之际。你我此时前去投奔,好比孙武见用于吴王,苏秦得志于燕侯,前途不可限量啊……”
周瑜并不认同,“江东初定,也正值用人之际。吴侯爱才,江淮英杰乃至荆襄文士都慕名而来。子翼何故舍近求远呢?”
“诚然如此。只是江东不比北方地广,有张昭张纮两位大人,程普黄盖两位老将就足矣!公瑾,我们若屈身在此,这……不可不谓大材小用啊!”
周瑜不多与他争辩。蒋干还要劝告:“公瑾,我可都是为你着想……”
“子翼兄。”
蒋干滔滔不绝,沉浸在自己计划的前景中,突然被周瑜叫住,回头一看,老友挈着灯盏,站在一闪门边笑道:“子翼兄,这间。”
周瑜抬手一推,便将门推开。蒋干被他打断,愣了愣,也不觉有异,点头笑开,拱手谢过:“哦,哦。那就打扰了。”
“子翼兄客气。”周瑜目送他进屋,蒋干转过身来,意犹未尽,还要请他入房内一叙,被周瑜抢先上前一步扶住门,“子翼兄,夜深了。”
“公瑾……”
蒋干要出口的话硬生生被他堵回去,周瑜替他合上门,“早些歇息吧。”
卧房中,掀开重重湘帘,如纱灯影下,黛玉在镜前斜歪着头,拔下玉钗。她在镜中瞥见周瑜端着灯盏回来,步履迟缓。回身过去,余兴未尽,正要谈起今日观潮之事,打量他几眼,瞧出不对劲,笑问:“一会子的工夫,这是怎么了?”
周瑜放下灯盏,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终于放松下来。眼含柔情拾起她肩头一缕长发,低声道:“还是瞒不过你。”
“究竟怎么了?”黛玉放下手中玉钗。
周瑜想起刚才和蒋干的对话,哑然失笑,觉得滑稽,道来原委:“子翼打算投奔许都,呵,还约我同去。”
黛玉展眉而笑,抚着长发,思量道:“约你同去,难道不是你这同窗好友的一片盛情?”
周瑜知她在打趣自己,欺身上去去怪声怪气问:“夫人这是要劝我答应了?”
黛玉笑个不住,娇嗔:“他既能来劝你,你不能去劝他?还是说,你怕了他这个江淮才子,唯恐被他说动?”
周瑜笑而不语,忽得一下子拥住她,羞得黛玉反手去推。他低头坏笑,柔声呓语:“好,你如今越发学坏了!还帮着外人来奚落我!我今日就先降住了你,明天再去理会他!”
黛玉一面笑,一面躲,初时还不肯松口,禁不住他玩笑,讨了两句饶,捶了他一把,骂道:“真是不识好人心!替你出主意你还不领情,明儿我只看你有什么本事……”
“夫人休要取笑我!”周瑜却是苦笑,挑眉道,“回头你就知道子翼那人固执起来,多么难缠!”
秋深风烟冷,霜凝橘柚香,却是秋游好时节。鲁肃驾车,载着黛玉、紫鹃和周珏,周瑜、蒋干、阚泽骑马,七人结伴下山,趁一点残余秋兴,游览钱塘。晴光度暖,山清水明。晨时气清,水边便有人垂钓捕鱼,或在岸边安置下鱼篓、虾篓。
蒋干笑吟吟扯着缰绳,扬鞭指过去,要周瑜看岸边树丛里渔夫钓客的身影,大发感慨:“公瑾,此情此景,叫我想起一典故来。”
周瑜有意放慢马速,和黛玉所乘马车并行,向揭帘观景的黛玉交换一个带有“你看”意味的眼神。黛玉会意,抿嘴而笑。两人早有预料,耐心听蒋干说下去。
周瑜笑言:“子翼兄请讲。”
蒋干巾带飘飘,抖抖袖子,回头确认过周瑜在听,抑扬顿挫,侃侃而谈,似是有意要发一篇宏论,“我观钓客有感,昔年姜尚垂钓于渭水之畔,年逾八旬才出山助文王兴周。足见择主之紧要,不下于才学。”
言下之意,劝周瑜择主而事。周瑜不急不躁,反问:“择主一事,子翼有何高见?”
“择主,自是要择明主。择天时地利,方能成大业。”蒋干虽被他突然发问,倒还能对答,稍加沉思,便有下文,“譬如苏秦、张仪,二人之才不下李斯。然苏秦张仪之才,不过为一国所用,李斯却能助始皇成就统一大业,皆是择雄主、择天时所致。”
周瑜默然。蒋干得意一笑,摸摸小胡须,趁热打铁:“如今,以我观之,曹丞相便是雄主!江南虽富庶,终是一方之地,不若北方势大。曹孟德兵多将广,日后定有大事可图。倘若此时前去,必能有所作为!非安守于江淮可比……”
阚泽听着刺耳,皮笑肉不笑,冷笑两声,反唇相讥:“蒋先生也说,曹操兵多将广,如何能知去后便一定受重用?万一坐了冷板凳,岂不是空误才干?”
阚泽这一说,倒是蒋干始料未及,微微无措起来,尴尬笑笑,腹诽阚泽不过是个钱塘长,把周瑜抬出来,“我是说公瑾!以公瑾之才,何愁不得重用?曹丞相帐下谋士、将领虽多,但不论是单拿谋略、武艺来比,还是两样合而作比,都少有能胜过公瑾的!”
黛玉在车内听见,忍俊不禁,悄声对身边的紫鹃、周珏,还有驾车的鲁肃道:“不怪公瑾说他巧舌善辩,果真如此!听听他这话,这叫‘晓之以理’。”
言罢,又觉不足,兀自轻笑一声,抬眼继续去看周瑜如何应对,自言自语:“要说是晓之以理,却还不全。说理之中,兼有吹捧,可不是能言善辩吗?”
周瑜挨在车边也听去这话,胸中已有应对之法。迎风拍马赶上几步,洪声道:“子翼兄未免言过其实,瑜哪里敢当?不过……子翼所举之例,恐怕有失偏颇。”
“哦?还请公瑾赐教。”
周瑜眉眼凛凛,英气勃发,说来:“功业大小,岂是是否助人主成就帝业便可断言?苏秦张仪游说六国,合纵连横,名垂青史,后人敬仰,未见得就逊色于李斯之功。至于天时,子翼兄难道能预料到曹氏定能成就帝业?此语不可妄谈,子翼还是就此打住为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